出自明董纪的《开司十日无一人来讼者庭可罗雀书以自诮》
拼音和注音
wèi xǔ gōng sūn néng lì shì , qiě róng hé xùn dé yín sh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吟诗:1.作诗。宋孔平仲《孔氏谈苑·苏轼以吟诗下吏》:“苏軾以吟诗有讥訕,言事官章疏狎上,朝廷下御史臺差官追取。”清杜濬《一杯叹》诗:“坐使吟诗作赋兴索然,眼见斯文从此废。”2.吟诵诗歌。茅盾《子夜》九:“吟诗的杜新箨也看见了,放下筷子,站起来招呼。”巴金《雪》第一章:“原来他们斜对面座位上的一个有八字胡的中年人正在摇头摆脑地吟诗。”
公孙:姓。
董纪
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原诗
十日官衙无讼听,南山相对坐如痴。
却嫌事类不鸣雁,宁免人讥没字碑。
未许公孙能吏事,且容何逊得吟诗。
晚来偶纵墙东步,赖有梅花慰所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