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张处士

天台张处士,诗句造玄微。
古乐知音少,名言与俗违。
山风入松径,海月上岩扉。
毕世唯高卧,无人说是非。

作品评述

忆张处士

忆起天台山的张处士,他的诗句是那么玄妙微妙。在古代音乐中,能够与他相互欣赏的朋友寥寥可数,他的言辞与世俗不合。山风吹入松林小径,海月升上石门,这些景象深深地留在了他的记忆中。他终生都选择了高傲独立地沉寂思考,不愿与他人争辩是非。

作者介绍

王贞白,字有道(875—958),号灵溪。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人。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唐乾宁二年(895)登进士,七年后(902)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倡和。在登第授职之间的七年中,他随军出塞抵御外敌,写下了许多边塞诗,有不少反映边塞生活,激励士气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动人。对军旅之劳、战争景象描写的气势豪迈、色彩浓烈、音调铿锵。有《灵溪集》七卷,今编诗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

王贞白的轶事趣闻

  帝泽岂如和尚泽——王贞白逃不脱和尚掌“中”字

  有些人原本并没有做错什么事,但因被一些不明不白的东西纠缠着,竟使之遭受了许多不公平的待遇,这无疑就很让人感叹了。

  江西上饶人王贞白,①字有道,他生性机敏,对生活的要求颇为恬淡,只是他在科场上却显得甚为坎坷。尽管他在昭宗乾宁二年(895年)便考取了进士,但当时有人以为这次考试不无“猫腻”,遂纷纷向上举报。碍于舆论的压力,昭宗就命令有关官员对那些业已考取的新科进士进行复试。如此一折腾,王贞白虽然没被误予删除掉进士名额,但等到他被授予官职时,已是七年之后的事情了。因此,著名诗人郑谷便写了首五言诗来安慰他,其中有句云:殿前新进士,阙下校书郎。

  事实上,王贞白本人也是挺喜欢写诗作文的。他刚刚知道著名诗僧贯休时,便把他自己所写的《御沟》诗寄给贯休,并在信里十分客气地请求对方给予指点。当时和尚贯休便读到了该诗里的句子——此波涵帝泽,无处濯尘缨。贯休虽然觉得这句子颇为警策,但仍觉得它还有再予推敲的必要。但他们两人由于不认识,和尚觉得一时间也不便多说什么话;心说那就等将来有机会时再当面陈说吧。

  后来有朋友组织了一次聚会,王贞白和贯休两人都兴致勃勃地参加了。这样,贯休便说起了王贞白前回给他所寄的作品里似乎还有一个字未必安妥;如有可能,把它再行推敲一下,那就再好也没有了。而这王贞白一听,也像贯休当年不愿修改“十四”为“四十”一样,②随即“呼”的一声便站了起来,颇为生气地瞪了贯休一眼,扬长而去。看着王气咻咻地离去,这和尚却微笑着说道:“王先生思维非常敏捷,他很快就会明白过来,并掉转头来跟我谈诗的。”说罢,和尚遂取笔在手掌心里写了一个字,并痴痴地坐等着他了。果然不出所料,没到一盏茶的工夫,王贞白便又返了回来;他对着贯休深施一礼,然后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我想把上回所呈诗作的前句改为‘此中涵帝泽’,大和尚您觉得如何?”贯休当即笑着把他的手掌心摊开,原来他手心里所写的字正是一个“中”字!王贞白不觉大为惊服道:“大和尚实亦可称为小生之一字师也!”

  此后,两人便成了极为要好的诗友。由此看来,原本热望“帝泽”能给自己更多滋润的王贞白,想不到眼前这和尚给自己所受启发的恩泽,也是绝对不会少到哪里去的啊!

  后来由于适值世乱,对《易经》深有研究的诗人王贞白便不再去做官了,而是回到了老家关起门来专心致志地进行写作。

  按:① 此据《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他书有沿袭《唐才子传》卷十作“永丰人”者,似皆误。② 具见本书《棱棱傲骨识诗僧》一文。

王贞白的生平

  王贞白字有道,信州永丰人。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大顺初前后在世。
  尝寄御沟诗与诗僧贯休,有“此波涵帝泽,无处濯尘缨”句。
  他日面晤,语及此。贯休道:“当改一字”。
  贞白拂袂而去。
  贯休乃书一字于掌心以待,贞白果还,曰:“此中涵帝泽,如何”?
  贯休出掌示之,不异所改。
  二人遂订深契。乾宁二年,(公元八九五年)登进士第。
  榜下,物议纷纷。诏翰林学士陆扆于内殿覆试,仍中选。
  七年后,授校书郎。
  后迟隐以终。
  贞白常手编所作诗三百编及赋文等,为灵溪集七卷,(新唐书志只录诗集一卷。此从唐才子传)传于世。
  后以世乱而不仕,归隐后,曾在西山(今广丰中学内)建“山斋”,传道授业,常与罗隐、方干、贯休等名士同游唱和,号称“四大诗人”,手编所作诗三百首及赋文等,为《灵溪集》,共七卷。
  唐·乾宁二年张贻宪榜(895)登进士,是广丰县第一个进士。
  昭宗天复二年(902年)授职校书郎。
  昭宗奔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后,为避世乱而退居家山,以著书自娱,勤奋不辍,不复仕进。王贞白“学力精湛,笃志于诗”,其诗“内涵深刻,意存高远”,“清秀典雅,辞意工丽”,对江西文坛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其诗,深受四方学者所推崇,尊以为师。
  在中国文学史上,广丰县众多的文人当中,只有其占有一席之地。所作诗300首及赋文合为《灵溪集》7卷,《全唐诗》共录其诗78首,其中卷24有1首,卷701有65首,卷885有12首。但不知什么原因,最为著名传唱千古的名篇《白鹿洞》“读书不觉春己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却没有收进《全唐诗》中。
  五代十国·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南唐中兴元年)病卒于故里,葬于广丰县县城西门外城壕畔,并建有王有道公祠(今已废)。遗著自编有《灵溪集》7卷已佚,《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补编》存诗12首。

诗词推荐

初雨歇。照水绿腰裙带热。杨花不做人情雪。风流欲过前村蝶。羞成别。回头却恨春三月。

蓬莱阁上笑谈余,别后思君看画图。萍水相逢俱老矣,家山自好盍归乎。清风一榻庄周蝶,明月扁舟范蠡湖。此是达人真乐事,客中何必叹穷途。

马乳从他堆满盘,未如清嚼水晶寒。固知一县蒲萄熟,不用劳人数间安。

喧喧动车马,共出古都门。落日催行客,东风吹酒◇。树摇秦甸绿,花入辋川繁。若遇西来旅,时应问故园。

凉月在木末,我行出林坰。林坰何所事,爱此朝气清。池荇浥风露,洒洒醉梦醒。来离俯清泚,相照脸色頳。悠然到瓜田,钩蔓亦轩腾。万物咸得宜,吾生亦何营。

四方景好无如洛,一岁花奇莫若春。景好花奇精妙处,又能分付与闲人。

趁晴盖却屋,捉空种子麦。安身立命即无忧,只须体究庭前柏。坚守岁寒,青无变色,唤作西业直指宗,瞎。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路直华亭谷,林藏处士家。葵菘浮雨甲,粳秫吐晴葩。埘羽肥堪缚,谿鳞巨易叉。客来留共酌,浊酒不须赊。

风卷青天落大江,江风江水自舂撞。万千人看中秋月,十二楼开八面窗。

造化无馀岂有私,如何庶物自参差。群乌不涅身长黑,双鹭无愁顶亦丝。岩桂翠浓深雪夜,井桐黄落暮秋时。虚空世界都如幻,莫把闲心逐境思。

还如避溺而投火,两处未明令法堕。速须亲近正知人,如常处此菩提座。

是间正位至虚灵,都把精神逐外明。劝子抱琴归旧隐,乱云深处认真情。

朝家相真贤,表表梧桐树。群贤如凤皇,飞翔得依附。风来惊四邻,汗走僵训注。云胡太山巅,苍苍岂其数。

忧国耻为睁眼瞎,挺身甘上断头台。一舟风雨寻常事,曾自枪林闯阵来。

跨飞鸾、醉吹瑶笛,蓬莱知在何处。薰风飘散荷花露。梦觉已非帝所,忘归路。谁知道、人间别有神仙侣。身游枢府。奈诏入玉楼,猛骑箕尾,四海忆霖雨。问王母。天上桃红几度。蕊宫今是谁主。明年甲子从头数,春入鬟云鬓雾。如今去。是处里、福田都著黄金布。庭前玉树。看子早生孙

翩翻飞舞布田垓,似絮还疑玉蕊梅。一夜扑窗春蝶戏,好风吹去又推来。

三三两两谁家女。听取鸣禽枝上语。提壶沽酒已多时,婆饼焦时须早去。醉中忘却来时路。借问行人家住处。只寻古庙那边行,更过溪南乌桕树。

去水绝还波,泄云无定姿。人生在世间,聚散亦暂时。离别重相逢,偶然岂定期。送子清秋暮,风物长年悲。豪俊贵勋业,邦家频出师。相公镇梁益,军事无孑遗。解榻再见今,用才复择谁。况子已高位,为郡得固辞。难拒供给费,慎哀渔夺私。干戈未甚息,纪纲正所持。泛舟巨石横,登陆

高阁成长望,江流雁叫哀。凄凉故吴事,麋鹿走荒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