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杨士奇的《沈处士夫妇挽诗》
拼音和注音
lín ān chǔ shì xiū wén hòu , xiāo sàn chūn qiū qī shí yú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春秋:(名)①春季和秋季,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也指人的年岁:~正富(年纪不大,将来的日子很长)。②我国古代编年体的史书,相传鲁国的《春秋》曾由孔子修订。后来常用为历史著作的名称。③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公元前722-公元前481),因鲁国《春秋》包括这一段时期而得名。现在一般把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划为春秋时代。
处士:1.星名。即少微星。2.有才学而隐居不做官的人。
临安:临安lín’ān[lin'ancounty]县名,在浙江省杭州市西部。县内的天目山多奇峰、竹林,为浙西名胜地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原诗
临安处士休文后,萧散春秋七十馀。
荒岁恤人频发廪,平生爱子只收书。
眼看兰茁森如玉,身着荷衣乐饭蔬。
同德相辉更同穴,后来凭轼有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