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三首

尝观七发论涛篇,比物侔形恨未妍。
声入闾阎家十万,势陵组练甲三千。
冯夷海若凭深险,种魄胥神竟后先。
纵使风波能鼓怒,终归漩{左氵右复}作澄渊。

作品评述

诗词:《观潮三首》
作者:苏颂(宋代)

观赏潮水涌动的壮丽景象,我曾写了七篇论述潮汐的文章,比拟各种事物,却感到未能表现潮汐之美妍。潮声进入闾阎百姓的家中,乐曲声在各个方向传达,仿佛有十万人的声音,潮势如同军队的训练,有三千校阅的士兵般有声有势。海洋冲击大地,仿佛冯夷和海神凭借险峻的地势,互相交锋,竟然有先后之分。即便风浪能够激怒潮汐,但最终它们都会平息,漩涡消散,恢复平静,如同水清澈见底。

【诗意与赏析】
苏颂的《观潮三首》通过观察潮汐的景象,以及对潮汐与自然、人类的类比,表达了他对潮汐壮丽景象的观赏与赞美之情。诗中展现了作者对潮汐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在第一首诗中,苏颂提到自己曾经写了七篇关于潮汐的文章,但他感到自己的文字未能真正表达潮汐之美妍,这体现了作者对潮汐的视觉和感官上的震撼与难以言喻之美的认识。

接着,苏颂通过比拟,将潮声形容为进入闾阎百姓家中的声音,如同十万人的合唱,传达出潮汐的声势之大。而潮势则被描绘成组织有序的军队,训练有素的士兵,展现出潮汐的力量与威严。

在第三首诗中,苏颂通过冯夷和海神的形象,描绘了海洋冲击大地的景象。冯夷和海神象征着自然的力量,它们在险峻的地势中相互交锋,展示了潮汐的汹涌与激烈,以及自然界各种力量之间的较量。

最后,苏颂强调了潮汐的变幻无常,即便风浪能够激怒潮汐,但最终它们都会平息,漩涡会消散,恢复平静。这种平息与恢复的过程,使得潮汐在变化中又显得稳定,如同水清澈见底般平静,传达出自然界中循环不息、变化无常的特点。

苏颂的《观潮三首》以深邃的思考和精妙的描写,展现了潮汐的壮美景象,以及自然力量的伟大与变化。通过这些描绘,诗人引发读者对自然与人类的思考,使人们对自然的力量与生命的脆弱有更深刻的感悟,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诗词推荐

迹自青门远,田衣贲在躬。旧房千峤外,归棹五湖东。地力薑畦沃,年支芋盎充。从支乃荣道,一与祖心同。

绛河垂地七襄回,弦月无云半壁开。何处笛声传《折柳》,满庭秋气飒苍苔。遥疑灵鹊桥边落,暗度穿针席上来。莫遣天孙闻此曲,欢情离恨正难裁。

以身吒孤,实惟死友。抚妪长之,若父若母。潜授于韩,克兴厥后。崇斋以献,德侈报厚。

云母屏低,流苏帐小。矮床薄被秋将晓。乍凉天气未寒时,平明窗外闻啼鸟。困殢榴花,香添蕙草。佳期须及朱颜好。莫言多病为多情,此身甘向情中老。

偶坐松根送落晖,竹风零露湿人衣。乱萤点水只自照,宿鸟赴林犹并飞。玉塔微澜秋月吐,澄江净练夜潮归。好山不负平生约,故傍吾庐翠作围。

黄云满坞沙田稻,白雪漫山荠菜花。路人缙云频借问,碧香酒好是谁家。

草庐卜筑小如巢,翠竹离离槛外交。邻米乞来分鹤饱,医书编就借僧钞。经年闭户穷幽讨,晴日携筇出近郊。为问练湖高隐地,可容杯水泛堂坳。

行年七十化,聩景亦乘时。日近尤为崇,雷轰尚弗知。顾多居士病,赖有宁馨儿。若得都无听,唯哦见赠诗。

一凤将两雏,往乞五色羽。谁有大势力,成此拮据心。若无出家心,勤苦难成就。但令发弘誓,谁不起慈悲

平昌四见碧桐花,一睡三餐两放衙。也有云山开百里,都无城郭凑千家。长桥夜月歌携酒,僻坞春风唱采茶。即事便成彭泽里,何须归去说桑麻。

心正能教笔不欹,古来书法独公知。颜筋柳骨留萧寺,总是甘棠去后思。

歙三万户多,黟户減半少。君才宜大用,何乃易而小。易邑不易心,千江一月皎。歙民时有谣,夺堇茹我蓼。黟产足筒布,粗绤自缠绕。黟之酒良佳,樽中无清醥。归来卧城东,赁阁临木杪。唯有一卷梅,古色暗锦褾。高官跃大马,鼓吹日扰扰。廉吏无人知,酸吟夜连晓。

离亭非旧国,春色是他乡。老畏歌声断,愁随舞曲长。二天开宠饯,五马烂生光。川路风烟接,俱宜下凤凰。

传道府中浇茗碗,灵坚陇畔炷薰炉。银钩茧纸闲舒卷,锥也无时未是无。

鼓声迎客醉还家,社树团栾日影斜。共喜今年春赛好,缠头红有象生花。

八月凉风天气晶,万里无云河汉明。昏见南楼清且浅,晓落西山纵复横。洛阳城阙天中起,长河夜夜千门里。复道连甍共蔽亏,画堂琼户特相宜。云母帐前初泛滥,水精帘外转逶迤。倬彼昭回如练白,复出东城接南陌。南陌征人去不归,谁家今夜捣寒衣。鸳鸯机上疏萤度,乌鹊桥边一雁飞。

怀仁辅义戒阿谀,万古先生两句书。长往不来安有此,如知王佐在樵渔。

紫荆一树花连枝,近以手抓动辄随。毋忘在莒孔怀日,可咏陟冈何怙诗。

绿云剪叶,低护黄金屑。占断花中声誉,香与韵、两清洁。胜绝,君听说。是他来处别。试看仙衣犹带,金庭露、玉阶月。

少年魂梦底曾间,多在江湖烟水间。今日精蓝方丈地,倚窗眠看洞庭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