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次韵刘泾

我欲归休瑟渐希,舞雩何日著春衣。
多情白发三千丈,无用苍皮四十围。
晚觉文章真小技,早知富贵有危机。
为君垂涕君知否,千古华亭鹤自飞。
(泾之兄汴亦有文,死矣。

作品评述

诗词:《宿州次韵刘泾》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我欲归休瑟渐希,
舞雩何日著春衣。
多情白发三千丈,
无用苍皮四十围。

晚觉文章真小技,
早知富贵有危机。
为君垂涕君知否,
千古华亭鹤自飞。(泾之兄汴亦有文,死矣。)

中文译文:
我欲归休,琴瑟渐渐失调,
舞雩什么时候穿上春衣?
多情的白发长达三千丈,
无用的皱纹围绕四十圈。

晚年才觉得文学真是微末的技艺,
早知道富贵会有危机。
为你流下了眼泪,你是否知道,
千古华亭中的仙鹤已经自由飞翔。(泾的兄弟汴也是有才华的,但已经去世。)

诗意和赏析:
《宿州次韵刘泾》是苏轼写给他的友人刘泾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诗的第一句“我欲归休,琴瑟渐渐失调”,表达了苏轼对归隐退休的向往,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他的才华渐渐减退,乐器琴瑟也失去了往日的音调,暗示了自己身体和才华的衰老。

第二句“舞雩什么时候穿上春衣”,是对自己心中的愿景的追问。舞雩是一种祭祀仪式,穿上春衣意味着春天的到来,但苏轼在诗中暗示自己的希望可能无法实现或者迟迟未能达成。

接下来的两句“多情的白发长达三千丈,无用的皱纹围绕四十圈”描述了自己老态的形象。白发和皱纹是岁月的痕迹,表达了苏轼年老体衰的状态,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多情和经历的丰富。

在下半部分的两句“晚年才觉得文学真是微末的技艺,早知道富贵会有危机”,苏轼对自己的文学成就和富贵地位进行反思。他认为自己的文学才华实际上只是微不足道的技艺,暗示了他对自己的评价和才华的谦逊。而对富贵的警示则表明他深知富贵之间的脆弱和危险。

最后两句“为你流下了眼泪,你是否知道,千古华亭中的仙鹤已经自由飞翔”,是苏轼对刘泾的告别和寄托。他为刘泾而流下眼泪,希望他能够理解自己的心情和境遇。而“千古华亭中的仙鹤已经自由飞翔”则是对去世的友人泾和泾的兄弟汴的致敬。华亭是指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仙鹤象征着高尚和自由。这句话暗示了泾和汴已经去世,他们的才华和精神飞扬不再受到束缚。

整首诗以自嘲和自省的口吻,表达了苏轼对自己的功名富贵和才华衰退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逝去友人的哀悼。诗中通过对自身和他人的反思,展现了岁月流转中的无常和人生的无常。苏轼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的痛苦和对世事的洞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典型情怀和哲理思考。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浣花溪上如花客,绿闇红藏人不识。留得溪头瑟瑟波,泼成纸上猩猩色。手把金刀擘彩云,有时剪破秋天碧。不使红霓段段飞,一时驱上丹霞壁。蜀客才多染不供,卓文醉后开无力。孔雀衔来向日飞,翩翩压折黄金翼。我有歌诗一千首,磨砻山岳罗星斗。开卷长疑雷电惊,挥毫只怕龙蛇走。

城中楼阁似鱼鳞,不见清风起白苹。试选苕溪最深处,仍呼我辈不羁人。窥船野鹤何曾下,见烛飞虫空自驯。绕郭荷花一千顷,谁知六月下塘春。苦热诚知处处皆,何当危坐学心斋。海螯要共诗人把,溪月行遭雾雨霾。乡国飘零断书信,弟兄流落隔江淮。便应筑室苕溪上,荷叶遮门水浸阶。

室空无侍者,终日延白光。今夕果何夕,粲者忽在旁。得非散花天。来试铁石肠。非罗复非绮,何物为衣裳。或浓若猩血,或浅若鹅黄。或如淡胭脂,薰以百和香。竟不可意解,发书问何祥。乃知延阁老,买得从维扬。自不耐渠恼,幽怀可禁当。牢辞又不敢,熟视徒彷徨。吾闻诸古人,物美

仙方上品夸灵种,忽怪灵芝拆紫苞。玉泽返婴看验术,少微山是小三茅。

砾石何分埠与岑,神功且幸景多阴。愿闻庆义空中语,喜听子期岩下音。南圃壁悬居士杖,西邻床撼女郎砧。消磨乡思凭杯酒,力不能任莫放深。

四山围一寺,胜地出花封。秀竹辞春箨,晴云生夏峰。僧闲流水槛,村急夕阳舂。与客下山去,鹤归犹带松。

妙供来香积,珍烹具大官。拣芽分雀舌,赐茗出龙团。晓日云庵暖,春风浴殿寒。聊将试道眼,莫作两般看。

曲槛红阑小圃西,平池影浸碧玻璃。便同双剑看龙化,未许孤奁舞凤栖。连袂纵观金谷妓,联篇频付锦囊奚。使符永拟章江去,且听平安报帐犀。

金门有遗世,鼎实恣和邦。默语谁能识,琴樽寄北窗。子牟恋魏阙,渔父爱沧江。良时信同此,岁晚迹难双。

犹记臣之少。兴狂时、过陈遵饮,对孙登啸。岁晚登临多感慨,但觉齐山诗妙。任蓉月、柳风吹照。金印不来丹飞去。拟神仙、富贵都差了。空铸错,与人笑。九年前拜悬车表。试回看、柴桑菊老,玄都花少。周也曾言殇子寿。佛以白头为夭□□□:未得平生心,白头亦为夭。未后句、岩头

玉管箫声合,金杯酒色殷。听歌吴季札,纵饮汉中山。称寿争离席,留欢辄上关。莫言辞客醉,犹得曳裾还。

杨柳东风,海棠春雨。清愁冉冉无来处。曲径惊飞峡蝶丛,回塘冻湿鸳鸯侣。舞彻霓裳,歌残金缕。蘼芜白芷愁烟渚。不识阳台梦里云,试听华表归来语。

八月望夜天如蓝,海色卷雾山收岚。玉盘元沉龙窟底,忽起万丈谁能探。初来空中光尚湿,霜娥寒鬓风旂嵒。人言一年此最好,金精水气秋相涵。小星尽去大星在,芒角欲吐敢与参。天将洗眼照下土,啖食肯纵妖蟆贪。穿深窥暗不遗隙,罔两忌影逃岩嵌。前年客中忆见之,家人怨别方喃喃。

有说未尽处,为续四曲壶山好,博古又通今。结屋三间藏万卷,挥毫一字直千金。四海有知音。门外路,咫尺是湖阴。万柳堤边行处乐,百花洲上醉时吟。不负一生心。

爱花从使二毛侵,叹赏孤高与靓深。调护腊前珠结蕊,荡摇年后玉成林。莫教三弄飘飘落,剩把千篇得得禁。姑射肌肤最温润,夜眠无用辟寒金。

袷衣寥落卧腾腾,差似深林不语僧。捣麝拗莲情未尽,擘钗分镜事难凭。槎通碧汉无多路,梦入红楼第几层。已怯支风慵借月,小园高阁自销凝。

积多云鹤岩前雨,种遍长松墓上田。丰歉相乘天有数,今年管取半三钱。

发釉由换翟}转沟蒙厚德,葬枯横野荷深恩。当知仁者从来寿,鹤算龟龄不足论。

佣贩人人有阖庐,借居如我绝无娱。书无厚禄庸何叹,赖尔诗能数起予。

涌金门外断红尘,衣锦城边著白苹。不到西湖看山色,定应未可作诗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