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江西宋漕三首

櫑具曾承衣绣迎,学宫仍见选诸生。
求文於白远何取,联第如詹时共荣。
公自典刑多教化,人谁菑播赖生成。
而今未报何侯力,万里神驰两泪倾。

作品评述

《挽江西宋漕三首》是宋代廖行之所作的一首诗词。诗人通过描绘江西宋漕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之情。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櫑具曾承衣绣迎,
学宫仍见选诸生。
求文於白远何取,
联第如詹时共荣。
公自典刑多教化,
人谁菑播赖生成。
而今未报何侯力,
万里神驰两泪倾。

诗词的诗意是表达作者对江西宋漕的回忆和思念之情。诗中提到了“櫑具曾承衣绣迎”,这是指从江西运送丝绸的船只。作者提到曾经江西宋漕上的船只装载着丝绸,迎接的是华美的衣绣,这描绘了昔日的繁荣景象。然而,时光流转,诗人看到的只有学宫中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年轻人被选拔,而在远方,白远的地方,人们还在追求文学的荣誉,但如今作者却不知如何才能取得文学上的成就。联第如詹时共荣,这句表达了作者希望能与时代的杰出人物聚首一堂,共享荣光。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江西的公务员自古以来以其典刑和多教化而闻名,人们都称颂江西的文明。人们纷纷前来播种,使得江西繁荣昌盛。然而,诗人感叹道,如今的江西还未能回报这些功劳,他们的力量还未被充分发挥,这让他感到痛心。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悲伤之意,他的泪水在万里之间流淌,神驰于故土之间。

这首诗词通过对江西宋漕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深刻感受。他在回忆过去的辉煌时代,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望。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江西的过去与现在,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情感的表达,传达出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作者介绍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诗词推荐

老觉无情恋物华,玉尘那复惜飞花。春风只在襟怀里,试问蓝溪吏隐家。

后来江左英贤传,又是淮西保相家。见说锦袍酣战罢,不惊越女采荷花。

景物天开四面宽,如披百幅画图看。有时鸥鹭下苍霭,无数菰蒲生碧澜。独立晚凉秋思动,醉呼小艇水云寒。他年虎节重来访,唯有恩波不解乾。

百和宝钗香珮。短短同心霞带。清镜照新妆,巧画一双眉黛。多态。多态。偷觑榴花窗外。

栋宇更新构,亭名即旧规。和容君子志,歌阕大夫仪。官政搜兵暇,宾贤命席时。弦开秋月满,矢落晓星驰。叠中朋筹胜,交酬饮树移。连鼙呈画的,急管送金卮。更得萧斋榜,重看沈壁诗。恩勤主人意,雅志最相宜。

揉蓝绿色曲尘开,静见三星入坐来。桂影已圆攀折后,子孙长作栋梁材。

痴儿[1]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2],青眼聊因美酒横[3]。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时情任销歇,闺思转殷勤。也胜山阴媪,挥毫托右军。

龙槛沉沉水殿清,禁门深掩断人声。吴王宴罢满宫醉,日暮水漂花出城。

池上笙歌寂不闻,楼中愁杀碧虚云。玉壶凝尽重重泪,寄与风流旧使君。

妙甚丹青手,能移造化功。三川山水国,半幅画图中。玉局人何在,铜梁路可通。巽岩扛鼎笔,文与画争雄。

石城蓑笠阻心期,落尽山花有所思。羸马二年蓬转后,故人何处月明时。风催晓雁看看别,雨胁秋蝇渐渐痴。禅智阑干市桥酒,纵然相见只相悲。

共列中台贵,能齐物外心。回车青阁晚,解带碧芳深。夜水随畦入,晴花度竹寻。题诗更相应,一字重千金。

水失其防,一决莫止。人心惟危,殆亦若此。曾子之守,传羽在是。以约失之,盖亦鲜矣。

一段无情作有情,如来相貌十分真。不因人世皆尘土,谁识山头不坏身。

竹杪风轻瓦雀哀,葛巾萧散步阶苔。放怀自对溪花笑,好事谁撑酒舫来。白发惊看今日老,青春刚到隔年回。壮心被酒如飞鹤,又逐红云上玉台。

水仙也曝晚霞衣,万片鲜红照绿池,花近酒杯逾酷烈,盖随舞袖忽欹垂。且延胜赏观灵匹,好折清香赠侍姬。苦被浊泥埋没久,题诗今喜相公知。

山花照坞复烧溪,树树枝枝尽可迷。野客未来枝畔立,流莺已向树边啼。从容只是愁风起,眷恋常须向日西。别有妖妍胜桃李,攀来折去亦成蹊。

祖灯传到老卢奴,解道元来一物无。葱岭笑伊携只履,渡江更要一枝芦。

爱此丘中物,烟霜尽日看。无穷碧云意,更助绿窗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