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菊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作品评述

《咏菊》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百花盛开时我不开放,
我若开放时众人惊骇。
我要与西风较量一番,
全身穿戴黄金甲。

诗意:
这首诗词以菊花为主题,表达了朱元璋对自身的赞美和自信。他比喻自己如同菊花,在百花中不显眼,但一旦开放,就会惊艳众人。他宣示要与逆境和挑战(西风)较量,用黄金甲来象征他的坚强和不屈的精神。

赏析:
这首诗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朱元璋的自信和雄心壮志。他将自己比作菊花,以突显自身的独特性和与众不同。朱元璋在这首诗中展现了对逆境的勇气和决心,他愿意与西风战斗,以展现自己的才华和领导能力。黄金甲象征着他的坚定意志和无畏精神,表达了他对自己的自豪和自尊。

这首诗词体现了朱元璋的个人特质和追求卓越的精神。他通过菊花的形象,展现了自己在众人中的与众不同,以及他与世俗的对抗和超越。这种自信和雄心壮志也反映了他作为明朝开国皇帝的野心和决心。整体上,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表达,展示了朱元璋的个性和他对自身和国家的追求。

诗词推荐

餐松兮饮水,望绛阙兮思归。白云兮黄鹤,胡不来兮何时。

哲理

征羌汉将赵充国,赐履齐侯周太公。虚叟纪年亦云尔,五湖四海一诗穷。

哲理

白石床无尘,青松树有鳞。一莺啼带雨,两树合从春。荒榭苔胶砌,幽丛果堕榛。偶来疏或数,当暑夕胜晨。露滴星河水,巢重草木薪。终南同往意,赵北独游身。渡叶司天漏,惊蛩远地人。机清公干族,也莫卧漳滨。

哲理

诸老各凋零,公乎独典刑。草堂春得句,雪户夜谈经。岁月头从白,江山眼共青。斯文今已矣,天亦自冥冥。

哲理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拿云 一作:拂云 / 擎云)

哲理

老树如人立,欲下意踌躇。明年柳条长,遮汝行捕鱼。

哲理

吕蒙江上橹犹羞,曹操徐州血尚留。千古渭滨并岘首,泪痕不逐谷陵收。

哲理

国虽褊小亦封除,疏奉仙灵意气馀。犹有黄冠说前日,开元曾是天下书。

哲理

正尔清寒与世殊,地灵不受柳诗愚。昼长何似醒幽梦,碧玉壶深贮雪腴。

哲理

公有长才动缙绅,朝廷不肯弃名臣。高怀空结山中社,远略今清塞外尘。竹坞未荒溪叶密,菊丛虽旧径花新。南台素壁题名处,莫惜麾铙一驻轮。

哲理

幽径何逼侧,蔓草没行路。此生苦不辰,出门畏多露。迟回蒙山居,仿像商颜步。藉藉春花萎,冉冉芳年度。寄语素心人,朱颜恐非故。

哲理

八月江湖风露秋,时闻脱叶下梧楸。离离斗柄西南指,烂烂天河今古流。人语正讙过古埭,角声三弄下谯楼。百城已共丰年乐,一老犹怀卒岁忧。

哲理

故国不是阻天涯,花木光中见独归。蜃水鄞江人莫问,月分春浪冷依依。

哲理

老去逢秋倍感伤,此生能风几重阳。喜君绿蚁初浮瓮,容我黄花满泛觞。幸返丘园如素志,况陪新旧话中肠。已拼今日如泥醉,苦恨频年客异乡。

哲理

日出东篱黄雀惊,雪销春动草芽生。土坡平慢陂田阔,横载童儿带犊行。

哲理

丘师伯莫晓,寂寂明皎皎。日午打三更,谁人打得了。

哲理

清江一日走千艘,独有闲仙一喜遨。几处白云思暮合,数行红树又秋高。

哲理

白云深处锦成堆,游子逢春定一来。会得四时春不断,桃村何日不花开。

哲理

谋身不解免飘蓬,零落孤舟西复东。双鬓虽青应早白,病颜更醉不成红。崎岖避俗人难合,憔悴多愁疾易攻。莼菜碧鲈秋正美,步兵终欲向江东。

哲理

稼欲登场只等晴,入仓方始是收成。雨须小住为佳耳,已约邻翁话太平。

哲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