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晴徐步

百年几晴朝,徐步山径湿。
忽悟春已深,鸣禽飞相及。
雪消众绿净,雾罢群峰立。
涧边千嵁岩,今日何复集。

作品评述

《雨晴徐步》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百年几晴朝,
徐步山径湿。
忽悟春已深,
鸣禽飞相及。
雪消众绿净,
雾罢群峰立。
涧边千嵁岩,
今日何复集。

诗意:
这首诗以雨停后的晴朗天气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感悟。诗人徐步行走在湿润的山径上,体验着百年中几个晴朗的早晨。突然他意识到春天已经深入到了心灵深处,听到鸣禽的歌声,它们飞翔在空中,似乎也在唤醒诗人的心灵。

雪已经消融,万物变得绿意盎然,清新而明亮。薄雾散去,群山耸立在天空中,它们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在溪涧的边上,有着千嵁岩,这些岩石似乎在今天重新聚集在一起。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雨后的山水景色,同时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诗人通过雨后春天的景象,表现出自然界的变幻和生机勃勃的一面。

在描写方面,诗人运用了一系列的对比手法。他将雪消融与众绿净、雾罢与群峰立进行对比,展现了季节交替和自然界的变化。这种对比使得诗中的景色更加生动,也凸显了春天带来的新鲜活力。

此外,诗人还通过描写鸣禽飞翔和山岩的形象,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鸣禽的歌声和飞翔象征着生命力和活力,而千嵁岩的存在则提醒着诗人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自然界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使得诗意更加深远。这首诗词展示了陈与义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对生命的思考,具有典型的宋代山水诗的特点。

作者介绍

陈与义(一○九○~一一三八),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徽宗政和三年(一一一三)登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宣和四年(一一二二)擢太学博士、着作佐郎(《容斋四笔》卷一四)。谪监陈留酒税。南渡后,避乱襄汉湖湘。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召爲兵部员外郎。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迁中书舍人,兼掌内制。拜吏部侍郎,改礼部。四年,出知湖州。五年,召爲给事中(宋《嘉泰吴兴志》卷一四)。以病告,提举江州太平观。復爲中书舍人。六年,拜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爲参知政事。八年,以资政殿学士知湖州,因病,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卒,年四十九(《紫微集》卷三五《陈公资政墓志铭》)。有《简斋集》三十卷、《无住词》一卷传世。《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陈与义诗,以元刻《增广笺注简斋诗集》(此本爲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四部丛刊》据以影印,旧说宋刻,藏北京图书馆)及元抄《简斋外集》爲底本。校以日本翻刻明嘉靖朝鲜本《须溪先生评点简斋诗集》(简称须溪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简斋集》(简称四库本)等。编爲三十一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恨取一官晚,公人未展衙。空传读书苦,留与后生夸。有子联三俊,成名王两家。会须酬贵骨,野燎报宣麻。

发将雪白,面作茶黄。触动眼三角,忘言口四方。明月松头鹤梦,香风莲底龟藏。净极发光光自照,虚空鸟印不成章。

山峥嵘,水泓澄。漫漫汗汗一笔耕,一草一木栖神明。忽如空中有物,物中有声。复如远道望乡客,梦绕山川身不行。

列圣丛中独许君,空王令下急翻身。会须别有拿云手,指出威音那畔人。

中原殊未平,避地甘羁束。著意问樵渔,尚恐惊麋鹿。出门亦何事,望望清江曲。雨气晚来寒,惊风乱新绿。

池塘多谢久淹留,长得霜翎放自由。好去蒹葭深处宿,月明应认旧江秋。

雨后虹方挂,晴来雾始收。风光明翠岫,江色淡新秋。返照薰残湿,寒潮踏急流。放舟下三峡,定醉仲宣楼。

羲驭舒徐日正迟,园林已觉杏花稀。半晴半雨春无准,燕怯轻寒不耐飞。

凌晨静至乐倍,倚阑隈。*奇材。正是蟾宫。馀影世间来。遂得晴空甘露力,润根*,发修条,伟又瑰。能绽粉苞加红艳,按周天,四序开。蕊撒黄金腾馥郁,道眼堪猜。岂许□姿,陆地混尘埃。呼取好风同引去,上瑶台,复灵根,月里载。

漆园老子蝶魂飞,缑氏仙人鹤驭归。往事何凭烟漠漠,余生几度雪霏霏。早容身厕三千列,偶许年过七十稀。籍湜叛韩吾岂敢,平生不惯食言肥。

中兴事业耀无前,明圣相逢运半千。尽纳有生归礼乐,全提鸿化入陶甄。八风自转成天籁,五纬更调祚有年。体物形容劳颂笔,浪云无象岂其然。

吾早年来积学问,冲风冒雨多迷闷。一到曹溪更不疑,方知往昔虚劳顿。

余自来天台,凡经几万回。一身如云水,悠悠任去来。逍遥绝无闹,忘机隆佛道。世途岐路心,众生多烦恼。兀兀沈浪海,漂漂轮三界。可惜一灵物,无始被境埋。电光瞥然起,生死纷尘埃。寒山特相访,拾得常往来。论心话明月,太虚廓无碍。法界即无边,一法普遍该。本来无一物,亦无

清晓华芝度景阳,凝严又许对西厢。通宵客梦闻钧吹,几日朝衣带御香。东观图书经屡读,旧蹊桃李见新芳。三千文字皆奇册,饱死侏儒讵足量。

北窗竹簟午阴凉,亦有清风到我旁。还与陶公事同否,未妨诸子细商量。

通一月而泛咏,已侑金卮;辨四时而各言,未劳檀板。晦朔乃取于盈阙,寒暑盖资其往来。群动息而忙者闲,观光台上;众景生而悲者笑,窥影杯中。饮阑梦觉,则斜月得其情;望重意新,则初月致其事。是宜擅有六义,离为七章,尽入歌声,共资一笑。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人品真豪爽,天姿尚典刑。昼帘深院子,春旆拥郊坰。云子千艘白,监烟万灶青。南州高士博,三叹一彫零。

唐德虽中否,犹能愧畔臣。尽驱污贼者,往拜诈暗人。

三载居邻县,得闻金玉音。路遥相见少,道合受知深。已矣瓜时戍,悠哉魏阙心。归舟望不及,白日隐寒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