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国宜之官武林

自从棲隐入山深,间阔真同金玉音。
已谓清光依日月,不知幽趣尚园林。
暂违陶径菊松面,喜动苏堤梅柳心。
闻道专留荐贤牍,知音当在伯牙琴。

作品评述

《送赵国宜之官武林》是陈文蔚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表达了对赵国宜之官武林的送别之情,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的赞美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自从隐居入深山,
空旷真同金玉音。
曾说清光如日月,
却不知深情仍在园林。
暂别陶径菊松面,
喜动苏堤梅柳心。
传闻仍留荐贤牍,
知音应在伯牙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陈文蔚送别赵国宜之官武林的场景。首句"自从隐居入深山"表达了诗人自己隐居深山的生活状态,与官武林的离别形成对比。接着,诗人用"空旷真同金玉音"来形容官武林的处境,暗示其在官场上的纯粹和高雅。然而,诗人又提到自己曾经说过"清光如日月",但却没有意识到自然景观的深情仍然存在于园林之中,这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自己观察和理解的反思。

第三句"暂别陶径菊松面,喜动苏堤梅柳心"表达了诗人与赵国宜之官武林的暂时分离,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感动。陶径、菊松、苏堤、梅柳都是著名的园林和自然景观,诗人通过提到这些景点,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享受。

最后两句"传闻仍留荐贤牍,知音应在伯牙琴"表达了诗人对赵国宜之官武林的期待和对知音的渴望。荐贤牍指的是推荐人才的信函,诗人希望赵国宜之能继续保留推荐人才的良好传统。伯牙琴则象征着有共同兴趣和理解的知音,诗人希望能与赵国宜之在琴音之间相会。

这首诗词通过对赵国宜之官武林的送别,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知音和人才的期望。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的描绘,诗人反映了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诗词推荐

红照西沉暂解鞍,偶然假馆岂求安。新丰独酌谁为侣,坐对窗前竹一竿。

步月访诸邻,蓬居宿近臣。乌裘先醉客,清镜早朝人。坏壁烟垂网,香街火照尘。悲荣俱是分,吾亦乐吾贫。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斗柄阑珊风瑟瑟,银河错落露森森。人声静后幽虫急,月色好晴清夜深。

予家洛城里,况在天津畔。行年六十五,当宋之盛旦。南园临通衢,北圃仰双观。虽然在京国,却如处山涧。清泉篆沟渠,茂木绣霄汉。凉风竹下来,皓月松间见。面前有芝兰,目下无冰炭。坐上有馀欢,胸中无交战。冬夏既不出,炎凉徒自变。荣辱既不入,富贵徒自衒。恶闻人之恶,乐道

窈窕门前九锁山,琮琤石角千层水。白云影里阅群仙,风断木犀香未已。我从青城大面来,羽衣驾鹤欣相陪。五峰去此在咫尺,肯惜杖屦时徘徊。

昔作咸秦客,常思江海行。今来仍尽室,此去又专城。典午犹为幸,分忧固是荣。簈星州乘送,艛艓驿船迎。共载皆妻子,同游即弟兄。宁辞浪迹远,且贵赏心并。云展帆高挂,飙驰棹迅征。溯流从汉浦,循路转荆衡。山逐时移色,江随地改名。风光近东早,水木向南清。夏口烟孤起,湘川

香消云锁旧僧家,僧刹残形半壁斜。日暮松烟寒漠漠,秋风吹破纸莲花。

老子只堪持蟹螯。

玳筵绮席绣芙蓉。客意乐融融。吟罢风头摆翠,醉余日脚沈红。简书绊我,赏心无托,笑口难逢。梦草闲眠暮雨,落花独倚春风。

千古武陵溪上路,桃花流水潺潺。可怜仙契剩浓欢。黄鹏惊梦破,青鸟唤春还。回首旧游浑不见,苍烟一片荒山。玉人何处倚阑干。紫箫明月底,翠袖暮天寒。

泉源新涌出,洞澈映纤云。稍落芙蓉沼,初淹苔藓文。素将空意合,净与众流分。每到清宵月,泠泠梦里闻。

法演双林下,凡情世眼观。澹烟光雨际,孤月净云端。意思皆时暂,纵横大教宽。含情能息虑,物外不相干。

隐隐起何处,迢迢送落晖。苍茫随思远,萧散逐烟微。秋野寂云晦,望山僧独归。

雾蒙蒙,晓望平,悠然驱马独吟行。烟岚明灭川霞上,凌乱空山百鸟惊。

钏阁桃腮香玉溜。困倚银床倦绣。双燕归来后。相思叶底寻红豆。碧唾春衫还在否。重理弓弯舞袖。锦藉芙蓉皱。翠腰羞对垂杨瘦。

才起程时雪絮春,雪余又是雨兼旬。肩舆聊复能安稳,步屧其如受苦辛。楮贱米穷尝世味,风餐露宿链官身。一朝傥有青云上,莫忘泥耕水耨人。

临皋亭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闻范子丰新第园池,与此孰胜?所不如者,上无两税及助役钱耳。

击鼓填街道,传声过水滨。国严三岁祀,恩洗万方春。舟檝随南斗,衣冠拱北辰。岭南并岭北。多少望归人。

小携樽酒作清游,行到方壶最上头。山在断霞明处碧,水从白鸟去边流。苦无妙句窥天巧,赖有名亭慰客愁。从此江南添胜景,未应独数庾公楼。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