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送白将军

红烛芳筵惜夜分,歌楼管咽思难闻。
早知怨别人间世,不下青山老白云。

作品评述

红烛芳筵惜夜分,
歌楼管咽思难闻。
早知怨别人间世,
不下青山老白云。

译文:
红烛光明的芳香宴席,珍惜夜晚的时光。
歌楼中乐声婉转悠扬,令人陷入思绪难以割舍的境地。
如果早知道会怨恨别离苦难,
我宁愿不离开青山老去,与白云为伴。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夜晚的思念和对别离的痛苦之情。红烛芳筵和歌楼乐声勾起了作者对过去幸福时光的回忆,使他对与亲人、友人的离别产生了怨恨。作者表达了自己宁愿留在自然山水之间,与白云为伴的愿望,这是一种对人世烦扰的逃离和对自然宁静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夜晚场景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对离别的思念之情。红烛、芳筵和歌楼的意象都代表着人间的热闹和欢乐,与其中的歌声和乐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通过对红烛、芳筵和歌楼的描绘,衬托出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痛苦。最后两句诗以"不下青山老白云"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红尘世事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展示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表达了作者深情的离愁和对宁静自然的追求,反映了唐代诗人豁达超脱的境界。

作者介绍

武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人。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復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八年,徴还秉政,早朝为盗所害,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武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人。宪宗朝宰相,元和十年六月癸卯早朝,为盗所害,年五十八。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底官得似教官清,吏不能尘以道鸣。三鳣堂前推老宿,百花洲上见诸生。斯文有脉烦珍护,何地无才要作成。朝列诸公半知己,匪朝吹上玉皇京。

白铜鞮侧花迷坞,解佩江边柳拂青。

我吟谢脁诗上语,朔风飒飒吹飞雨。谢脁已没青山空,后来继之有殷公。粉图珍裘五云色,晔如晴天散彩虹。文章彪炳光陆离,应是素娥玉女之所为。轻如松花落金粉,浓似苔锦含碧滋。远山积翠横海岛,残霞飞丹映江草。凝毫采掇花露容,几年功成夺天造。故人赠我我不违,著令山水含清

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苦红。请君红白外,别眼看天工。

思我从网山,问道红泉市。托翁自渔溪,饷我百余里。数穷初值变,巢穴夜焚毁。我恰还君家,晓霜失行李。君家一物无,宦学吾请已。艰难全信义,勉强图终始。三载客招提,馈遗无废弛。薄莫闻叩门,奔走劳仆使。先生顾之笑,以我匹子美。他时誓作铭,自送此老死。新春方七十,行步

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常谓之知言。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闲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旋葺荒园,初开小径。物华还与东风竞。曲槛晖晖落照明,高城冉冉孤烟暝。柳色金寒,梅花雪静。道人随处成幽兴。一杯不惜小淹留,归期已理沧浪艇。

醉乡天广大。

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

乌衣更士能呼旦,金缕娇娘解唱歌。天与旅人供一笑,不然奈此寂寥何。

怒涛千里破空飞,洗尽青衫辇路泥。更惜秋风一帆足,南楼只在远山西。

倦榻呻吟每自哀,占蓍来告出余灾。自能洗研拂书几,时亦折花寻酒杯。久类寒蛟潜岫穴,忽如老马喷风埃。霜晴烂熳东窗日,一笑山坡访早梅。

楚楚初篁脱绿苞,城居约略似荒郊。土膏更得春风力,直引蔷薇上竹梢。

月澹蓬门掩候虫,穷通何必问天工。茶烹粟面粉纷纷白。灯吐花心灼灼红。屡改新吟添砚水,密翻旧稿护窗风。相逢莫道庞公老,览镜先惭似老翁。

修心慕道入玄机,方便门停次第依。种性莫教拘执定,因缘去住不相违。离他少欲阴功积,淡薄深来绝是非。浮世利名常逢遣,真空妄想一时归。

善苗栖亩昭灵贶,禁苑鸣銮值素秋。斂籍神仓符礼本,采诗良耜庆农收。宴开云幄皇慈洽,日驻天衢睿赏留。千载逢辰增岳抃,清尘叨从属车游。

半塘前日染来红,瘦尽金方昨夜风。留样最嗟无巧笔,护香谁为惜熏笼。缘停翠棹沈吟看,忍使良波积渐空。魂断旧溪憔悴态,冷烟残粉楚台东。

时雨久不施,飞云作朝阴。芃芃中原麦,赖此三日霖。朝阳忽清霁,披露南山岑。虽无济物迹,膏泽在民心。

终岁不得意,春风今复来。自怜蓬鬓改,羞见梨花开。西掖诚可恋,南山思早回。园庐幸接近,相与归蒿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