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孟子好辩

禽兽纵横鬼魅多,人间岐路总差讹。
当时缄口终无语,天理民彝竟若何。

作品评述

《孟子·孟子好辩》是宋代诗人陈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禽兽纵横鬼魅多,
人间岐路总差讹。
当时缄口终无语,
天理民彝竟若何。

诗意:
这个世界上,禽兽横行,鬼魅众多,
人们在人生的岔路上时常迷失方向。
当时,我默然无言,
天道正义、人民的规范又将何去何从呢?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禽兽横行、鬼魅众多的现象,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人性的思考。诗中提到人们在人生的岔路上容易迷失方向,意味着人们在面临选择时常常迷茫和困惑。作者在面对这种现实时选择了沉默无言,这或许是出于对社会道德沦丧、价值观混乱的无奈。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天理和民众规范的担忧。天理指的是宇宙的法则和道义准则,民彝指的是民众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作者对于这些准则在现实中的状态产生了疑问,似乎在质问人们为何违背了天理和民众规范。这种质问反映了作者对社会伦理和道德观念的关注,以及对人性的思考和反思。

整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人性的思考,引发人们对于人生取舍、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的思考。同时,作者通过揭示社会的困境和人性的迷茫,呼唤人们应该回归天理和民众规范,追求道义和价值的真正归宿。

作者介绍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诗词推荐

君自入关将,如何身不王。笑谈秦失鹿,去住楚亡羊。白璧谁先碎,黄河空复长。当时绝甬道,老大畏鹰扬。

嵩华平生梦,骑驴未得游。橐中分雅惠,掌上起新秋。报国何能早,埯时莫漫忧。祗尖长近眼,过夏亦慵收。

不入山中不识闲,不因月上不知还。老僧长揖归方丈,只有钟声送出山。

牧童见客拜,山果怀中落。昼日驱牛归,前溪风雨恶。

半开半谢花相催,江水东流不复回。扶杖江头看花树,不知笑向酒家来。

数点寒鸦过别村,晚来秋色眼中分。木从阙处留残照,山欲昏时杂乱云。两岸草深虫语话,一汀沙白鸟耕耘。林间僧舍知何处,回首钟声远近闻。

雪意知呈瑞,还期客鬓星。悲欢随处异,艰阻向来经。梦境翩蝴蝶,宗盟近脊令。盘餐更谭麈,足用慰漂零。

郭中爱青山,推窗纳青碧。不见山中人,白云自堆积。登睇廓悠悠,此眼亦已窄。但见寰中尘,不见尘中客。相去讵几许,恍若万里隔。日暮攀崔嵬,泫然感畴昔。蜀道无人行,嵩山绝蹄迹。岂无九回肠,安得双飞翮。倾我百壶酒,抚此千丈石。不知蜡屐翁,著得几量屐。

渡子未回舟,立傍沙头树。天寒雪欲来,莫滞人归去。

种向东林得,此花真个希。芳心能自洁,玉体静相依。每讶鸥将浴,犹疑鹭不飞。月明无处认,香气袭人衣。

禅不用参,道不用学,行住坐卧,是大圆觉。

花柳依然弄晚风,才郎袖手去无踪。不知郿坞金多少,争似卢门席不重。

弟兄本三人,怀抱丧其一。颀然仲与叔,耆老天所骘。师心每独往,可否辄自必。折足非所恨,所恨覆鼎实。上赖吾君仁,议止海滨黜。凄酸念母氏,此恨何时毕。平生贤孟博,苟生不谓吉。归心天若许,定卜老泉室。凄凉百年後,事付何人笔。于今兄独知,言之泣生日。

江风吹梦到书楼,楼外新鸿数点秋。葛老巾山空落照,晋时带水尚东流。鱼虾市散荒烟合,鸟雀门深细草幽。何处一声长笛起,觉来独客在沧洲。

骤雨昼氤氲,空天望不分。暗山唯觉电,穷海但生云。涉涧猜行潦,缘崖畏宿氛。夜来江月霁,棹唱此中闻。

遍索天地间,彼此最痴癖。主人幸未来,与君为莫逆。

但人做。限百年、七旬难与。夺名争利强凭,徒劳辛苦。金飞玉起催逼,老死还被,儿孙拖入土。余今省悟。舍攀缘爱念,一身无虑归去。云水长游,清闲得遇。识汞知铅,气满精牢神聚。金翁却期,黄婆匹配,能养婴儿姹女。刀圭足数。又蓬莱客,至,上仙留住。

战伐求三国,覊縻自五溪。归飞慕鸿雁,沿戏狎凫鹥。酒以忘忧酌,诗因访古题。是身真老矣,南北更东西。

三十年前会府同,红颜销尽两成翁。别泪共将何处洒,锦江南渡足春风。

醉起意不尽,江边寻杜蘅。折来何所寄,游子在西京。一别三春晚,穷年百虑生。日斜空怅望,一水隔盈盈。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