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苏辙的《次韵王适东轩即事三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chí táng cǎo zhǎng chū ráo mèng , cūn luò yīng tí qià chèn xī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池塘:(名)①较浅较小的蓄水坑。②浴池中供多人洗浴的大水池。
称心:(形)符合心意;满意:~如意|工作得挺~。[近]顺心。
莺啼:莺鸣。
村落:(名)村庄;农民聚集居住的地方。[近]村寨。[反]城镇。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原诗
新竹依墙未出寻,墙东桃李却成林。
池塘草长初饶梦,村落莺啼恰称心。
江满船头朝欲转,泥融屐齿莫尤深。
闭门怜子成书癖,试买村醪相伴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