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国史

父翁伯季忠清节,凛凛同班立圣朝。
次第到孙孙又子,老僧屈指日非遥。

作品评述

《送李国史》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心月。这首诗描绘了李国史的家族世代忠诚清廉的品德,以及作者对其的赞颂和祝福。

诗词通过表达父亲、祖父、伯父和季父这些长辈们忠诚、廉洁和高尚的品德,来展示李国史家族的家风。他们以坚定而威严的态度,立于圣朝之中,为国家作出了贡献。然后诗词转向描述了李国史的子孙,他们将继续传承家族的价值观和品德,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最后,作者自称老僧,表示自己已经年老,日子不多了,但他仍然关注着李国史的家族,希望他们能够一直秉持着这种忠诚和高尚的道德风范。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李国史家族的敬佩和赞美,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家族价值观和传统的延续。作者通过描述家族中代代相传的高尚品德,强调了家风的重要性以及家族在社会中的地位。诗词中的老僧表示自己的关注和祝福,进一步强调了家族的凝聚力和继承性。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示了家族传统和家风的重要性,以及对李国史家族的敬佩和祝福之情。它在表达作者对家族的关心和期望的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对品德高尚和忠诚精神的崇尚。

作者介绍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歷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巖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隠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爲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孙震《石溪心月禅师语录序》、杨栋《御书传衣庵记》。 释心月诗,以辑自《语录》的诗及《语录》、《杂录》中单编的诗合编爲四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君不见山高海深人不测,古往今来转青碧。浅近轻浮莫与交,地卑只解生荆棘。谁道黄金如粪土,张耳陈馀断消息。行路难,行路难,君自看。不会当时作天地,刚有多般愚与智。到头还用真宰心,何如上下皆清气。大道冥冥不知处,那堪顿得羲和辔。义不义兮仁不仁,拟学长生更容易。负

照眼石榴裙褶红,回头浪蕊随春空。春归湓浦风尘外,诗到淮南烟雨中。护田将绿一水同,造化夺巧非天公。锦囊不尽思无穷,我欲从之歌元丰。

越国霸来头已折,洛京归后梦犹惊。沉思只羡天随子,蓑笠寒江过一生。

寰中有道逢千载,岭外观光只一人。

同是郾城客,对床如弟兄。秋风双鬓改,落日寸心明。终古方书在,随时局面更。公余经济学,讲贯不嫌精。

山为一案峙,水恰面前流。自是神灵宅,非从槁壳谋。风声分井络,云气接瀛邱。炯炯谁相领,焚香发半秋。

山前乳水隔尘凡,山上仙风舞桧杉。细细龙鳞生乱石,团团羊角转空岩。冯夷窟宅非梁栋,御寇车舆谢辔衔。世事渐艰吾欲去,永随二子脱讥谗。

融融春色伴花荣,浓翠参差雨乍晴。低拂冷烟元亮宅,静笼明月亚夫营。叶浮晚水愁眉细,絮落春衣雪片轻。莫上隋堤思往事,万株萧索傍河声。

客行鹿冈暮,四顾秋满目。涧碧烟草滋,林黄霜橘熟。归鸟各东西,啼螀相断续。愁心浩难留,故山正幽独。

家在琼崖万里遥,此身来往似孤舟。夜来梦趁西风去,目断家山空泪流。

紫菊馨香覆楚醪,奠君江畔雨萧骚。旅魂自是才相累,闲骨何妨冢更高。騄骥丧来空蹇蹶,芝兰衰后长蓬蒿。屈原宋玉邻君处,几驾青螭缓郁陶。

广学开书院,崇儒引席珍。集贤招衮职,论道命台臣。礼乐沿今古,文章革旧新。献酬尊俎列,宾主位班陈。节变云初夏,时移气尚春。所希光史册,千载仰兹晨。

屐齿休令破紫苔,柴门无客不须开。雨余篱菊埋光去,木落前山献体来。

汞可点为金,铁可浸为铜。勿使钟官知,一朝比仙童。

献酬不用辞升斗,曲直何劳问尺寻。要路风波无限恶,谪居情味最能深。交从锦水初无间,邻卜共山已有心。草圣诗豪并神速,数因南雁惠佳音。

片席随高鸟,连天积浪间。苇宽云不匝,风广雨无闲。戍影临孤浦,潮痕在半山。东原归未得,荏苒滞江关。

紫电宫嫔晓贯鱼,静鞭当殿肃金吾。近臣知有天颜喜,东殿疏囚有谏书。

都城日荒废,往事不可还。惟余故苑石,漂散向人间。公来始购蓄,不惮道里艰。尽従尘埃中,来对冰雪颜。瘦骨拔凛凛,苍根漱潺潺。唐人惟奇章,好石古莫攀。尽令属牛氏,刻凿纷班班。嗟此本何常,聚散实循环。人失亦人得,要不出区寰。君看刘李末,不能保河关。况此百株石,鸿毛

一区悬磬已偷安,常念风波世路艰。若谓他时庇寒士,会须令我作千间。

飞车去逐赤松仙,残藁空留四十年。致主耻居三代后,乞身期在二疏前。清朝厚眷真难报,白发孤遗只自怜。珍重我翁忠孝句,子孙百世更须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