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信臣赴试南宫五首

漫仕虽同官事殊,故人来往未全疏。
因君时一论文字,难我穷年困簿书。

作品评述

诗词:《送沈信臣赴试南宫五首》
作者:韩元吉
朝代:宋代

一、
风和日暖洒南宫,
莺啼翠竹鸟儿喧。
闲庭信臣临早起,
晨光初照见书尊。

二、
三月春风送客行,
千山万水一天空。
心知此去路多险,
只愿君心永不忘。

三、
钟鸣鼓动送君行,
遥望南宫羽檄声。
雄师将士临大道,
忠诚荣辱万年名。

四、
征衣未脱又开封,
君将冠盖访春风。
却忆当年同春色,
如今相见已不同。

五、
别离何处是故乡,
离别情长让人伤。
愿君南宫得金榜,
回望故山泪满裳。

中文译文:

一、
春风和煦地洒落在南宫,
黄莺在翠竹间嘹亮地歌唱。
闲暇之际,信臣早早起床,
晨光初照时,他看见了放在书案上的文房四宝。

二、
三月春风送行客,
千山万水尽入天空。
我知道此行路途多险峻,
只愿你心中永不忘记。

三、
鼓声钟声随行人起舞,
远望南宫传来战旗飘扬的声音。
雄壮的将士们列队于大道旁,
他们的忠诚荣辱将在万年间留名。

四、
还未脱去军装又穿上朝服,
你将戴上冠冕,向春风出发。
回忆起当年一同欣赏春色的时光,
如今我们再相见已是不同往昔。

五、
分别发生在何处是故乡?
离别之情长久地伤人心。
但愿你在南宫能得到金榜,
回望故乡时,泪水充满衣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韩元吉为送别沈信臣赴南宫应试而作的五首联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沈信臣的送行之情,描述了南宫春景和行人离别的悲伤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行人离别的情感,展示了宋代士人的情义之道和对友情的珍视。作者以自然景物和季节变化来烘托诗中的离别主题,将南宫春景与离别的忧愁相结合,给人以深深的感慨。诗中融入了对友人的祝愿,希望他能够顺利通过考试,获得金榜题名,回到故乡。整体氛围既有悲别之情,又寄托了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离别之情,通过描绘南宫春景和士人的行旅情景,使读者感受到离别的忧伤和友情的真挚。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友人前程的期望和祝愿。整首诗以平易近人的语言,贴近生活,表达了人情之美和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韩元吉(一一一八~?),字无咎,号南涧翁,祖籍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南渡后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维玄孙,淲父。早年尝师事尹焞,初与从兄元龙试词科不利,后举进士,爲南剑州主簿。高宗绍兴二十八年(一一五八),知建安县。孝宗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后出入中外,两知婺州,一知建宁府等,入朝爲中书舍人、大理少卿、龙图阁学士、吏部侍郎等,中间曾出使金国。官至吏部尚书、颍川郡公。晚年退居信州,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尚存世。有《南涧甲乙稿》七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韩元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涧甲乙稿》爲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本(简称聚珍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近年出处略相同,十载邅回我与公。杭婺邻封迁谪后,湖濠继踵絷维中。诗人嗫嗫常多难,儒者凄凄久讳穷。他日得归江海去,相期来访蒜山东。

有客南来话所思,故人遥枉醉中诗。暂因微疾须防酒,不是欢情减旧时。

毵毵绿发垂轻露,猎猎丹华动细风。恰似青童君欲会,俨然相向立庭中。

尽说烟消,皆言火灭,触来总起无名。不知不觉,怎得离众生。道本易行易晓,奈心违、难晓难行。心魔障,未成大善,方寸不能灵。同流听嘱付,是非休辩,人我休争。叹行尸走骨,何辱何荣。急救自家性命,气神和、清结真形。灵灵语,瑶台阆苑,蓬岛是前程。

忆初兰渚访沉沦,一亩萧然里舍贫。节行久穷弥好古,文章垂老更惊人。诗书就我论新意,冠剑投谁拂旧尘。山驿荒凉烦枉道,一觞相属莫嫌频。

竹石梅兰号四清,艺兰栽竹种梅成。一峰久矣思湖玉,三物居然阙友生。赖得髯参令我喜,飞来灵鹫遣人惊。小轩从此完无恨,急扫新诗为发明。

寂寂春山一鸟鸣,春江入夜乱春声。长桥细月眉相约,远浦微波目共成。歌扇裂余犹见画,舞巾题处已无名。那堪一尺天涯路,空对繁星达曙明。

了了了了,空空空空,心肝不在臭皮袋中。想见出神似蝉蜕,可能吸露更餐风。

树端浮绿涨连云,青草池亭不见人。犹有蔷薇数枝在,虽然是夏亦如春。

中春艳桃李,东风惠以繁。胡为连日雪,花叶飘阑干。气非骄阳候,宛若残腊寒。玄冥僭融和,玉川知其端。

长乐喜春归,披香瑞雪霏。花从银阁度,絮绕玉窗飞。写曜衔天藻,呈祥拂御衣。上林纷可望,无处不光辉。

门前无俗物,城上亦奇观。花浪东流稳,云山西望寒。身凌尘外远,目极意中宽。最爱风标客,晴沙理青纨。

千年鹤表映溪滨,一代鸿文动至尊。仕路低徊唐老杜,才名合沓汉公孙。家风不减太丘令,盛事何如通德门。肯把浮荣衒流俗,欲遗典则到仍昆。

莫谓南枝能放花,傍分北秀亦堪夸。黄梅不用争高下,草本传来共一家。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

穿杨力尽独无功,华发相期一夜中。别到江头旧吟处,为将双泪问春风。

金銮殿里书残纸,乞与荆州元判司。不忍拈将等闲用,半封京信半题诗。

秋暑强如三伏时,午云不动涨炎晖。晚来忽作一霎雨,喜有新凉入客衣。

烂干横岁暮,徙倚度阴晴。木落太湖近,梅开南纪明。病余仍爱酒,身后更须名。鹳鹤忽双起,吾诗还欲成。

鸣鸠乳燕报新晴,更被提壶苦劝人。万点桃花落红雨,十分蕉叶负青春。醉乡归去疑无路,诗笔拈来似有神。莫惜千金买一笑,馀年乐事更关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