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秀上人长安寺居言怀寄渚宫禅者

旧斋松老别多年,香社人稀丧乱间。
出寺只知趋内殿,闭门长似在深山。
卧听秦树秋钟断,吟想荆江夕鸟还。
唯恐兴来飞锡去,老郎无路更追攀。

作品评述

次韵和秀上人长安寺居言怀寄渚宫禅者

旧斋松老别多年,
香社人稀丧乱间。
出寺只知趋内殿,
闭门长似在深山。

卧听秦树秋钟断,
吟想荆江夕鸟还。
唯恐兴来飞锡去,
老郎无路更追攀。

中文译文:

多年未见,旧斋松木已经老去,
香坛上拜的人越来越稀少,
出寺之后,只知趋向内殿,
闭门之后,却仿佛置身深山。

躺在床上,聆听秋天的钟声渐渐消散,
吟唱之间,想象着夕阳下荆江的鸟儿归来,
只是担心一旦被激发的灵感来临,便飞走离开,
老朋友啊,再也找不到一条路去追寻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所写,表达了禅者在长安寺内的心境和思念的情感。

诗人禅者多年未见,旧斋里的松木已经老去,香坛上拜的人越来越少。出寺后的禅者只知趋向内殿,闭门之后仿佛又回到了深山中,表达了禅者在世俗之外追求宁静和安宁的心态。

诗人躺在床上聆听着秋天的钟声渐渐消散,吟唱之间想象着夕阳下荆江的鸟儿归来,表现了禅者在内心中追求自然美景的情感。然而,诗人却担心一旦灵感来临就会离开,老朋友再也找不到一条路去追寻。

整首诗描绘了禅者的生活场景和心情,在深山中寂静的修行中感叹岁月的流转,思念远方和担心灵感的离去。通过表现禅者的内心世界,展示了一种追求宁静和自然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郑谷,字守愚,袁州人。光啓三年擢第,官右拾遗,歷都官郎中。幼即能诗,名盛唐末。有《云臺编》三卷,《宜阳集》三卷,外集三卷,今编诗四卷。

诗词推荐

王孙开邸第,窈窕远人寰。花树春连夏,楼台水杂山。举觞空翠里,上马月明间。胜赏牵情性,时令忆往还。

公车犹记昔年情,万里从我塞上征。牧圉此时犹捍御,驰驱何日慰升平?由来友爱钟吾辈,肯把须眉负此生?去住安危俱莫问,燕然曾勒古人名。

雄雉曳修尾,惊飞向日斜。空中纷格斗,彩羽落如花。喧呼勇不顾,投网谁复嗟。百钱得一双,新味时所佳。烹煎杂鸡鹜,爪距漫槎牙。谁知化为蜃,海上落飞鸦。

回文锦字殷勤织。归鸿点破晴空碧。上尽最高楼。阑干曲曲愁。黄昏犹伫立。何处砧声急。强欲醉乌程。醒时月满庭。

鸿鹄轻腾万里高,何殊朝野得贤豪。能知翼戴穹苍力,不是蒙茸腹背毛。

一受诸同气,熙和理道平。乘云无滞碍,大树种而生。尘垢勿教染,江河顺不争。机智潜弃用,方显贵佳名。

舟人自相报,落日下芳潭。夜火连淮市,春风满客帆。水穷沧海畔,路尽小山南。且喜乡园近,言荣意未甘。

北湖先生作许痴,闭门觅句嗔人知。日炊官米著处饱,独憎饭头行饭迟。天教五车与癯瘦,大笑阿苍如瓠肥。小槽秫糜已溜溜,老子拜会罂聊朵颐。

朱勃风标似可亲,文渊竟作白头新。平时轻侮知何事,辨雪冤诬独此人。

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雾里江船渡,风前径竹斜。寒鱼依密藻,宿鹭起圆沙。蜀酒禁愁得,无钱何处赊。

六月千江水似秋,片帆高挂岸云收。行行莫谓朝天阙,况倚文星在巨舟。

坚卧非由病,端居不是斋。世情元自薄,人事固多乖。晨饭炊稊米,宵行点豆秸。昔人言可用,第一忌安排。

人望南风贾舶归,利通中国海南夷。珠珍犀象来无限,但恐青钱有尽时。

沟堪揭厉难车水,雨怕讥征不入城。沃野燥刚妨种艺,老农歌哭不成声。

疏梅雪里,已报东君信。冷艳与清香,似一个、人人标韵。晚来特地,酌酒慰幽芳,携素手,摘纤枝,插向乌云鬓。老来世事,百种皆消尽。荣利等浮云,谩汲汲、徒劳方寸。花前眼底,幸有赏心人,歌金缕,醉瑶卮,此外君休问。

收尽微风不见江,分明天水共澄光。由来好处输闲地,堪叹人生有底忙。心既远,味偏长,须知粗布胜无裳。从今认得归田乐,何必桃源是故乡。

遥山层叠海云开,浴鹭飞鸥自去回。春水茫茫天不尽,片帆浮动碧空来。

多年於此住,卖药但资身。窗冷梅花月,门閒柳树春。水妖愁使术,山鹤伴朝真。果欲求仙道,惟应自养神。

削去百千重,字字括归宗。达佛真知见,不离此心中。

句法何曾问外人,单传山谷当家春。截来云锦花无样,倒写珠胎海亦贫。汗竹香中翻墨汁,扶桑梢上拄头巾。诗名官职看双美,向道儒冠不误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