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海上人还荆门

遍礼南朝古佛宫,荆岑春去百花浓。
江通楚蜀波涛壮,山入湖湘紫翠重。
主杖穿云随白鹿,军持分水浴苍龙。
欲知后夜相思梦,月落猿啼满竺峰。

作品评述

《送海上人还荆门》是明代复初恢公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遍礼南朝古佛宫,
荆岑春去百花浓。
江通楚蜀波涛壮,
山入湖湘紫翠重。
主杖穿云随白鹿,
军持分水浴苍龙。
欲知后夜相思梦,
月落猿啼满竺峰。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复初恢公送别海上归人,并借景抒发对祖国江山的热爱和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南朝古佛宫的壮丽景色,描述了春天百花盛开的美景。江水流通着楚蜀之间,波浪汹涌壮观;山脉融入湖泊和湘江,紫色和翠绿交相辉映。诗人通过这些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祖国壮丽山川的赞美和眷恋。

诗词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自然景观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深情厚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展现了江山秀丽的景色。首句“遍礼南朝古佛宫”,通过描写佛宫来展示南朝的古老庄严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接着,“荆岑春去百花浓”一句,以春天百花盛开的景象,表达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丰富多彩。

接下来的两句,“江通楚蜀波涛壮,山入湖湘紫翠重”,通过江水和山脉的描绘,展现了江山壮丽的景色和多样的色彩。这些景物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中国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

后面两句,“主杖穿云随白鹿,军持分水浴苍龙”,通过描写主杖和军队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欲知后夜相思梦,月落猿啼满竺峰”,以夜晚的景象来表达诗人在远离祖国时的相思之苦和对家乡的思念。

整首诗词通过丰富的景物描写,展示了中国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底蕴,同时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思念之情,具有浓郁的情感和艺术感染力。

诗词推荐

武千洸洸,日靖四方。百王所祀,休有烈光。命官揶事,佩玉锵锵。思皇多祜,以惠无疆。

月新与月残,形状两相似。奈何人之情,初见自欢喜。

剑阁缘云拂斗魁,疾风生树过龙媒。前程憩罢知无益,但是驽蹄亦到来。

省座来分圣主忧,仙翁常作北郊游。瓜田接畛寻期会,菊蕊浮杯阻献酬。壮观风骚归作者,平山欢宴集清流。从兹淮海登临趣,乐事良辰属二州。

内顾何曾足肝胆,论交晚乃得髯翁。不观器识才终隐,即较文词势已雄。逃酒人随霜阵北,谈兵心逐海潮东。飞光自抚将三十,山简生来忧患中。

涂黄仙子娇无力。秋花不敢争颜色。风物一番新。从今到小春。新词仍险韵。赓续惭非称。桃李寂无言。此花名独传。

石湖今日开炉,纸窗银白新糊。童子烧红榾柮,老翁睡暖氍毹。

望美人兮天一隅,薜萝为衣颠倒披。水竹隔我不可趋,今我搔首三岁余。汉庭年少六七奇,须眉皓白来何为。我欲避寝问之道,安得玉貌生枯肌。长翁傲睨欲奋飞,沧江钓雪蓑笠欹。少翁顿挫卉牙角,笑齿一粲知音希。樵家斧斤磨以须,过者万人人背驰。梅乎梅乎我非痴,持汝二老将安归。

宿蔓盘根悉剪夷,只留庭下雪霜枝。史君第一憎贪攫,岂是苍鹰露爪时。

洞门生异竹,冉冉接同亭。石迸狂鞭怒,霜封密叶青。实应容凤食,杖欲变龙形。逋客归何日,岩阿已勒铭。

伊川不到十年间,鱼鸟今应怪我还。浪得浮名销壮节,羞将白发见青山。野花向客开如笑,芳草留人意自闲。却到谢公题壁处,向风清泪独潺潺。

老胡教网漫天阔,当甚多年椀脱丘。勘破转关千圣外,别行条贯结冤雠。

郊原雨初霁,春物有馀妍。古寺满修竹,深林闻杜鹃。睡馀柳花堕,目眩山樱然。西窗有病客,危坐看香烟。行歌白云岭,坐咏修竹林。风轻花自落,日薄山半阴。涧草谁复识,闻香杳难寻。时见城市人,幽居惜未深。

案成歌舞小春娇,何事君随草木雕。从此巴江江上月,有人和泪独吹箫。

推尊太元,重屋为盛。谁其配之,我祖齐望。开基握符,正位凝命。于万斯年,孝孙有庆。

心传异学不谋身,自要清时阅搢绅。火色上腾虽有数,急流勇退岂无人。书中苦觅元非诀,醉里微言却近真。我似乐天君记取,华颠赏遍洛阳春。

秋光一片,问苍苍桂影,其中何物?一叶扁舟波万顷,四顾粘天无壁。叩枻长歌,嫦娥欲下,万里挥冰雪。京尘千丈,可能容此人杰?回首赤壁矶边,骑鲸人去,几度山花发。澹澹长空今古梦,只有归鸿明灭。我欲从公,乘风归去,散此麒麟发。三山安在,玉箫吹断明月!

艾褐家紬阔阔裁,抱孙携子看灯来。余甘暂弃从教觅,莫斗机心漫自猜。

古凿岩居人,一廛称有产。虽沾巾覆形,不及贵门犬。驱牛耕白石,课女经黄茧。岁暮霜霰浓,画楼人饱暖。

冉冉新霜上□毛,相逢何事论英豪?山城雨重钟声短,海国风清剑气高。且自草衣同牧竖,不须骢马列官曹。古来勋业真堪笑,三士杀身争二桃。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