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段学士对雪

盈尺知丰稔,开窗对酒壶。
飘当大野匝,洒到急流无。
密际西风尽,凝间朔气扶。
干摧鸟栖枿,冷射夜残垆。
赞月登斜汉,兼沙搅北湖。
惭于郢客坐,一此调巴歈.

作品评述

诗词的中文译文:
开启窗户对着酒壶,丰满的谷物了如手掌一般饱满。雪花飘扬遍布大草原,洒落至急流中无法停歇。西风在雪地的交界处消散,月光凝结在北方的寒雾中。枯槁的树枝上不再有鸟栖息,寒冷的光束穿过夜色中的墙壁。赞美着月光登上斜阳的晚霞,同时也拨动着北方湖水的波痕。惭愧于坐在郢州客舍中,一时无法再调出巴歌之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述雪景为主题,通过描绘雪花飘落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之情。诗人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运用句句押韵和韵律,使诗歌节奏感强烈,令人读后回味无穷。

诗中用“开窗对酒壶”一句,展现了诗人欣赏雪景时的悠闲自得,凸显出一种安逸的氛围。随后的“飘当大野匝,洒到急流无”描绘了雪花飘扬的画面,使诗人和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雪的美丽和落地的声音。下文的“密际西风尽,凝间朔气扶”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表现了西风消散和月光的凝结,形成一种对自然力量的掌握和感慨。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干摧鸟栖枿,冷射夜残垆”和“赞月登斜汉,兼沙搅北湖”的描写,展示了雪给万物带来的寒冷和静默,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喜悦之情。最后一句“惭于郢客坐,一此调巴歌”则道出了诗人在赏雪之时的自省和无奈,显示出一种对自己的抱歉和对艺术的追求。

整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喻凫对自然景观的感叹和喜爱,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困惑和对自身才华的追问。通过对雪景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冬天的寒冷和悠远,以及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艺术的追求。

作者介绍

生活在唐代的诗人喻凫是一位非常典型的江南才子,《唐才子传》卷七记载了他简短的生平,《唐才子传》中载:“凫,毗陵人,开成五年,李从实榜进士,仕为乌程县令,有诗名。”1458作为进士出身,喻凫一生创作甚丰,但《全唐诗》仅收录喻凫诗一卷又一首,计65首。这也是他一生之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诗词推荐

白头风雪上长安,短褐疲驴帽带宽。辜负故园梅树好,南枝开放北枝寒。

倾来百颗恰盈奁,剥作杯羹未属厌。莫遣下盐伤正味,不曾著蜜若为甜。雪揩玉质全身莹,金缘冰钿半缕纤。更浙香粳轻糁却,发挥风韵十分添。

穿筑非求丽,幽闲欲寄情。偶怀因壤石,真意在蓬瀛。苔益山文古,池添竹气清。从兹果萧散,无事亦无营。

一从婚宦别家乡,又见西风雁作行。卧念昔言乘款段,梦寻新句得池塘。猿惊鹤怨草三尺,楚尾吴头天一方。归云儿童定相笑,秋容已上鬓边霜。

老可能为竹写真,小坡今与石传神。山僧自觉菩提长,心境都将付卧轮。散木支离得自全,交柯蚴蟉欲相缠。不须更说能鸣雁,要以空中得尽年。倦看涩勒暗蛮村,乱棘孤藤束瘴根。惟有长身六君子,依依犹得似淇园。

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不雨山长润,无云水自阴。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犹忆西窗月,钟声在北林。

云叶重重护雪花,玉人隐隐隔窗纱。虽然不带微酸味,免与时人置齿牙。

申以贰钐,百味且旨。礼告三终,神具醉止。旌容骑沓,扬光纷委。降福穰穰,被大岂美。

小阁清幽,胆瓶高插梅千朵。主宾欢坐。不速还容我。换羽移宫,绝唱谁能和。伊知麽。暂听些个。已觉丝成裹。

高阁连城十二栏,西风领客共跻攀。半帘烟雨长江外,千里湖山咫尺间。雁带秋声归别浦,莺分春色过巴山。当年蛱蝶知谁画,一梦庄周去不还。

浪说春回地底阳,驼裘正怯北风凉。未来事甚云难测,已老身无日再长。紫逻招魂千里雪,彤庭待漏五更霜。閒人幸脱拘挛外,客枕何庸早起忙。

林麓幽幽气象闲,三年肄留萃衣冠。自从引翼无求地。

独步人何在,嵩阳有故楼。岁寒问耆旧,行县拥诸侯。林莽北弥望,沮漳东会流。客中遇知己,无复越乡忧。

四郊飞雪暗云端,唯此宫中落旋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长生秘殿倚青苍,拟敌金庭不死乡。无奈逝川东去急,秦陵松柏满残阳。

物情非耦不能久,并蒂芙蓉亦自变。珍重鹤君新得配,故应清唳彻秋江。

荆璞自楚宝,顾终杂土木。和氏浪三献,一身已再辱。小儒褐衣底,磊落几荆玉。把玩坐蓬屋,和应笑遗俗。善价谁不怀,一辱讵可赎。吾亦笑和氏,葵犹卫其足。

锁钥边城固,储胥幕府闲。风声先上郡,烽火绝秦关。紫塞铙歌发,黄云猎骑还。侧知铃阁夜,梦绕殿东班。

玉洞沉沉锁碧虚,月华曾伴日华居。刀圭影触金丸弹,蝉蜕形留锦鲤鱼。旧隐已荒三径草,仙人忽授数行书。丹霞自有栖真处,十里松风可跨驴。

连连麦浪摇空阔,挺挺松幢暝寒。眼底春工馀几在,更堪风雨苦摧残。

[黄簇为徽]北方之神,执槿司冬。三时务逐,于焉告功。礼备乐作,归功于神。风马来游,永锡斯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