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仲晦徐监丞

曩岁屡嗟萧补郡,此行稍喜□居中。
□□□□□□□,清议从来在泽宫。
未必诸生无郭泰,□□□□□□□。
遥知共起淹中蕝,不必畦间拾穗翁。

作品评述

《送仲晦徐监丞》是刘克庄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由于原文中有一些缺失的字词,我将以标记"□"的方式表示。下面是我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曩岁屡嗟萧补郡,
此行稍喜□居中。
□□□□□□□,
清议从来在泽宫。
未必诸生无郭泰,
□□□□□□□。
遥知共起淹中蕝,
不必畦间拾穗翁。

诗意:
这首诗是刘克庄送别仲晦徐监丞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仲晦徐监丞离开的感慨和祝愿。作者回顾了过去,认为萧补郡(指仲晦)曾多次受到悲伤和痛苦的困扰,而此次离别却稍稍带来一些喜悦。作者希望仲晦能够在新的岗位上有所作为,以清廉的态度履行职责,不辜负泽宫(指官场)中人对他的期望。作者相信仲晦具备郭泰(指贤能之士)的才干,并希望他能够共同努力,共同发展,不必像畦间拾穗的老农人那样辛勤劳作。

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仲晦徐监丞的祝愿和期望。通过对过去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对仲晦的赞许和鼓励。诗中运用了一些比喻和隐喻,如将仲晦比作郭泰,将官场比作泽宫,使得诗意更加深远。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仲晦的赞赏和对他未来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官场风气的忧虑和对清廉官员的向往。

尽管原文中有一些缺失,但从整体上看,这首诗词展示了刘克庄才情横溢的文学才华,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清廉官员和官场风气的关注。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眼明忽见此亭新,公子诗成思入神。坐爱秋波十顷绿,梦回芳草一池春。

空埋贞观兰亭字,再出文城玉枕书。想见八梅冢无物,生前曾笑马相如。

书贵在瘦硬,诗须成管弦。典刑君尚有,老至我加年。早作诸侯客,远劳从事贤。见来元不款,别去忽何边。

诗眼到姑苏,今愁古恨俱。台惊吴后鹿,江问汉时鲈。矫夺风应息,怀襄气未甦。梅边早回首,飞鹤望林通。

香在溪头古晋林,潇潇风雨惯曾禁。休寻白玉堂前梦,自有此君知此心。

海东谁敌手,归去道应孤。阙下传新势,船中覆旧图。穷荒回日月,积水载寰区。故国多年别,桑田复在无。

学成不必要心齐,眼到前修脚自偕。挽住春风还独笑,更无一物可装怀。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烟波江上西亭小。晓来雨过惊秋早。飞栋倚晴空。凉生面面风。痴儿官事了。独自凭栏笑。何处有尘埃。扁舟归去来。

默默专城岁月驰,忽来郊外得心期。龙蛇起伏知何处,天地圆方在此时。更喜风光似江介,可怜饱饷便忘疲。即从此路东归去,他日何能得梦思。

祠古孝诚遥,悲风想暮号。月魂迷草色,血泪溅江涛。断碣惟黄绢,孤坟掩绿蒿。千年暗潮水,亦以姓为曹。

为怜情景好,倚杖立还移。海近云来湿,波平日下迟。归牛行砾确,幽鸟语沦漪。觅句心将呕,傍人过不知。

于嘻阴祀,封土惟崇。于时之吉,歆予鼓钟。柔静化光,人赖其功。陈兹量币,百贷是隆。

薄宦苦营营。半世长亭复短亭。一旦结茅当叠嶂,云屏。朝暮阴晴几样青。浊酒瓦盆盛。农父无才却有情。好雨知时公到此,安宁。话到盆空

黄昏蚊扑扑,白昼蝇营营。天地一红炉,几人得聊生。

周公制乡礼,无有相通佐。鼎肉送子思,烝豚出阳货。交亲随高低,岂问小与大。自从此礼衰,伏腊有饥卧。乡人慕古俗,酬酢等四坐。东邻遗西舍,迭出如蚁磨。宁我不饮食,无尔相咎过。相从庆新春,颜色买愉和。

相携及嘉月,采菱度北渚。微风吹棹歌,日暮相容与。采采不能归,望望方延伫。倘逢遗佩人,预以心相许。

突兀霜崖俯雪洲,时时登览唤渔舟。溪分南北地初合,月在山间天共流。三两可人曾此会,百千年后复谁游。桑田不变金鳌健,只恐吟翁白尽头。

岸旁燎火莫阑残,须念儿郎手脚寒。更把绿荷包热饭,前头不怕上高滩。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湖上有水仙王庙。)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