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夜坐》
拼音和注音
xíng yǐng tóng shēn yè , dēng biān yī shì ré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深夜:从零时起到天亮前的一段时间。
形影:形影xíngyǐng[ofanobjectformandshadow]∶物体和身影形影不离[aperson'ssillouette]∶身体的影子她的形影不时地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侍人:君王的近侍。随身的奴仆。后多指女侍。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形影同深夜,灯边一侍人。
香煎沉水片,酒酌雪花春。
不寐听疏雨,无言倚翠茵。
茫茫儿女事,叹息为清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