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圃蕙庭桐雕大半。
西风不借行人便。
不用留题明月观。
西园宴。
颜酡浪说觞无算。
万斛羁愁推不远。
千杯鲁酒何曾见。
却羡南宾凫与雁。
行不乱。
哀鸣直到翻江岸。

作品评述

诗词:《渔家傲》
作者:洪皓(宋代)

圃蕙庭桐雕大半。
西风不借行人便。
不用留题明月观。
西园宴。
颜酡浪说觞无算。
万斛羁愁推不远。
千杯鲁酒何曾见。
却羡南宾凫与雁。
行不乱。
哀鸣直到翻江岸。

中文译文:
花园中种满了花卉和桐树,其中有雕刻得很好的一半桐树。
西风自由自在地吹,不需要借助行人的力量。
不必停下来赏观明亮的月亮。
西园宴会。
面红耳赤的人说着酒杯中的故事,数量无尽。
千万斛愁苦像羁绊一样无法推开远离。
千杯鲁酒从未见过。
反而羡慕南方的凫和雁。
行走不会迷乱。
悲鸣声一直传到翻江的岸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渔家自得其乐、骄傲自豪的场景。诗中通过描写花园中繁茂的花卉和雕刻精美的桐树,以及自由自在的西风,表达了渔家丰收的喜悦和自然的宁静。诗人并不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自己就能享受到西风的吹拂,体现了渔家人的自立和独立精神。

在宴会上,面红耳赤的人敞开心扉,畅饮美酒,谈论着无尽的故事。这种场景展示了渔家人豪爽的性格和对生活的热爱。

然而,诗中也透露出一丝忧愁。万斛羁愁指的是内心深处无法摆脱的愁苦,即使喝下千杯酒也无法解脱。这种羁愁的存在,使诗人羡慕南方的凫和雁,它们可以自由自在地飞翔,远离困扰。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鸣声,哀鸣声传到翻江的岸边,意味着诗人的思绪和情感无法平静,仍然困扰着他。

整首诗以渔家的自得和豪迈为主题,通过对自然和人情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喜悦、愁苦和无奈,展示了宋代渔家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洪皓(1088~1155),字光弼,徽宗政和五年(1115)进士。历台州宁海主簿,秀州录事参军。宋代词人。

洪皓的生平

  洪皓,江西乐平人。(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进士。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以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使金被留,绍兴十三年(一一四三)始归。迁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学士院。寻因忤秦桧,出知饶州。十七年,责授濠州团练副使,英州安置。二十五年,主管台州崇道观,卒谥忠宣。有文集五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鄱阳集》四卷,另有《松漠纪闻》二卷行世。事见《盘洲文集》卷七四《先君述》,《宋史》卷三七三有传。洪皓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鄱阳集》为底本,酌校他书。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曾任宁海主簿、秀州司录。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五月,宋高宗准备将都城由杭州迁往建康(今南京),以避金兵锋芒。洪皓不顾职位卑微,上书谏阻。他的意见虽未被采纳,但却因此为高宗赏识。高宗特意召见他,擢升其为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出使金国。金国留不遣返。在金15年,直至绍兴十三年(1143年)归。在金期间,威武不屈,时人称之为“宋之苏武”。后除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学士院,封魏国忠宣公。宋高宗于杭州西湖边葛岭赐建国公府。明王守仁《谥襄惠两峰洪公墓志铭》称:“维洪氏世显于鄱阳。自宋太师忠宣公皓始赐第于钱塘西湖之葛岭,三子景伯、景严、景庐皆以名德相承,遂为钱塘望族。”清梁章钜《楹联丛话》云:“西湖葛岭下有洪忠宣公皓祠。

洪皓的相关事件

  洪皓被派出使金国议和,但金没有议和之意,所以当时的使节非常危险。“凡宋使者如(王)伦及宇文虚中、魏行可、顾纵、张邵等,皆留之不遣。”(《金史·王伦传》)洪皓行至太原,被金人扣留近一年,第二年转至云中(今山西大同),见到金国权臣完颜宗翰。完颜宗翰不许洪皓请归二帝之要求,逼迫他到金廷操纵的伪齐刘豫政权去当官。洪皓严词拒绝:“万里衔命,不得奉两宫南归。恨力不能磔逆豫,忍事之邪!留亦死,不即豫亦死,不愿偷生鼠狗间,愿就鼎镬无悔。”(《宋史·洪皓列传》)完颜宗翰大怒,下令推出斩首。两名壮士“执剑夹承”,拥之以下。洪皓面不改色,从容而行。一位贵族见状,深受感动,不觉失声说道:“真忠臣也。”遂用目光制止剑士暂缓行刑,并亲自跪下请求完颜宗翰免除洪皓一死。完颜宗翰虽然免洪皓死,但把他流放到遥远的冷山(今黑龙江五常境内的大青顶子山)。

  冷山气候寒冷,十分荒凉,一年四季多被冻指裂肤的寒冷包围着。那里是女真贵族完颜希尹家族的驻地。洪皓以他渊博的学识和聪明才智,很快得到了完颜希尹的赏识。完颜希尹破例让他教授自己的八个儿子读书。洪皓时刻不忘自己的使命,一有机会就劝金国贵族与宋议和。完颜希尹最初力主攻宋。曾说:“孰谓海大,我力可干。但不能使天地相拍尔。”洪皓听后,警告他说:“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自古无四十年用兵不止者。”(《宋史·洪皓列传》)建炎四年(1130年)以后,金强宋弱的形势开始逐步向宋强金弱方面转化。到了绍兴七年至八年间(1137—1138年),宋强金弱的形势开始形成,金人遂有议和思想。以宗盘、挞懒等人为首的一派,主张在交还南宋河南、陕西地的条件下与宋讲和,并于绍兴八年与南宋签订了和议。在议和期间,完颜希尹曾就所议十事征求洪皓意见。洪皓条分缕析,完颜希尹以为洪皓说得实在,并没有诳他,遂于绍兴十年(1140年)带领洪皓赶赴燕京(今北京),意欲遣洪皓归宋进行议和。但在是否需要在归宋河南、陕西地的条件下与宋议和的问题上,金人内部存在着严重分歧。以完颜宗弼(兀术)为代表的一派坚决反对交还,后来联合完颜希尹,杀了宗盘、挞懒等人,重新发动了攻宋战争。完颜宗弼杀了挞懒等人之后,又杀了完颜希尹。洪皓因与完颜希尹有过异论,才幸免于难。

  在燕京,洪皓见到了昔日好友宇文虚中,宇文虚中被金人扣留后当了金朝大官。见到洪皓以后,宇文虚中劝他留在金朝当官,并积极向金熙宗推荐。金熙宗表示可以任为翰林直学士,洪皓坚辞不就。金人不甘心,换官时仍让洪皓就职。洪皓请求允许他到临近宋的真定(今河北正定)、大名(今河北大名)等地“自养”,以便寻机逃回宋朝。金朝参政韩昉看出了洪皓的意图,让洪皓任中京(今内蒙古宁城西大明城)副留守,洪皓坚决不允。金人又降其官为留司判官,并催促他尽快起行,洪皓置之不理,誓死不就。金人见高官厚禄留不住洪皓,又想出了新的办法。根据金法规定,虽未任金官,但只要被金人任使,则“永不可归”。韩昉为了留下洪皓,遂令其“校云中进士试”。洪皓深知其意,装病力辞。但韩昉不允,洪皓只得前往云中。到了云中以后,他不履行职责,对院官说:“今取士以诗赋,吾故学经耳。”云中院官和考官没有办法,只好将洪皓送回燕京。在燕京期间,他一直关心宋朝的发展和强大。当听说完颜宗弼在顺昌(今安徽阜阳)被刘锜打败而宋朝却撤兵的消息以后,写了数万言的秘信,谓:“顺昌之役,金人震惧夺魄。燕山珍宝尽徙以北,意欲捐燕以南弃之。王师亟还,自失机会。今再举尚可。”(《宋史·洪皓列传》)此后又多次送秘信。绍兴十三年(1143年),金熙宗喜得贵子,大赦天下,允许宋朝使者回归,洪皓与张邵、朱弁等都在被赦之列。

  洪皓知识渊博,于“书无所不读,虽食不释卷”,不但精通经学、史学,也精通诗文词赋。留金期间曾经写下上千首诗词,金人“争抄诵求锓锌”,后来大部分散逸。今《鄱阳集》所存数十首,皆清新朴实,含义深远。洪皓又曾同张邵、朱弁写诗唱和,集成《轩唱和集》三卷,今已不存。洪皓还“善琴奕”,“能别三代彝器”,识书画。留金期间,他通过言传身教,将汉文化向北传播。著名的故事如“无纸则取桦叶写《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传之,时谓‘桦叶四书’”(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炎兴下帙66引《金虏节要》)。他通过教授金人读书和其他接触方式,与许多女真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女真人把洪皓视为知心朋友,热情地邀请他参加婚礼、礼佛、生产等活动。他每到一地,人们“争持酒食相劳苦”。在涿州,过鞑靼帐,“其酋闻洪尚书名,争邀入庐,出妻女胡舞,举浑脱酒以劝”(《容斋五笔》卷三)。

  洪皓对金国的自然地理、历史沿革、经济社会、风土人情、礼仪制度、政治制度以及物产等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松漠纪闻》原书为洪皓留金时所记金国杂事,及归宋时,惧为金人搜获,悉付诸火。回宋后乃复追述一二,名曰《松漠纪闻》。书未刻而秦桧有私史之禁,其书遂秘而不宣。后其长子洪适于乾道初知绍兴府、浙东安抚使时,厘为正、续二卷。又后,次子洪遵根据洪皓生前谈及的往事,整理为11条,称《松漠纪闻补遗》。这就是今天所见的《松漠纪闻》。洪适《松漠纪闻续》云:“先君衔使十五年,深阸穷漠,耳目所接,随笔纂录。闻孟公庾发箧汴都,危变归计,创艾而火其书,秃节来归,因语言得罪柄臣,诸子佩三缄之诫,循陔侍膝,不敢以北方事置齿牙间。及南徙炎荒,视膳余日,稍亦谈及远事。凡不涉今日强弱利害者,因操牍记其一二。未几,复有私史之禁,先君亦枕末疾,遂废不录。及柄臣盖棺,弛语言之律,而先君已赍恨泉下。鸠拾残稿,仅得数十事,反袂拭面,著为一篇。”“松漠”是“千里松林”和“平地松林”之意。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太宗在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境设置松漠都督府,由契丹酋长充任都督。因洪皓流放的地区就在古松漠都督府之北,书中所写的内容都是发生在广大的塞北地区,因此取书名《松漠纪闻》。

诗词推荐

匼匝渠穿宛转桥,绮楼香暖月迢迢。海南蜃市浑无异,添得歌声堕九霄。

渔家傲

三让始循墙,一麾尝屡把。夔门德政碑,深镵仍大写。

渔家傲

陇头无驿奚为朵。岩前有折宜来堕。风急雪云溪。诗清满意携。竹炉良夜饮。饮竟煎僧茗。梅以句深长。得花情未忘。

渔家傲

江上筑台遗世尘,堂上虚白见天真。丹心许国平生事,皓道还家自在身。水树芬馨怜茝蕙,雪轩颜色爱松筠。清时解绂端荣佚,不独贤哉咏古人。

渔家傲

飞花闲院落。渐燕觜泥融,蜂髯香薄。风光未全恶。有出林青杏,殿春红药。东皇旧约。把余芳、一时留著。等君侯维岳佳辰,惜景为供春酌。新乐。谁番清韵,非石非金,金城弦索。如闻荐鹗,青云外,有飞削。双凫容与,摩天东上,稳步鸾台凤阁。管平泉,尺锦归时,发犹未鹤。

渔家傲

退无偃息资,进无当代策。冉冉时将暮,坐为周南客。前登阙塞门,永眺伊城陌。长川黯已空,千里寒气白。家本渭水西,异日同所适。秉志师禽尚,微言祖庄易。一辞林壑间,共系风尘役。交朋忽先进,天道何纷剧。岂念嘉遁时,依依偶沮溺。

渔家傲

细雨双飞鹭,寒蓑独钓船。

渔家傲

别来如一日,话著又三冬。信断悲鳞羽,情亲忆駏蛩。非君诗律妙,奈我客愁浓。叹息青云器,谁能识仲容。

渔家傲

金花诏纸夜封芹,首录先朝社稷臣。贯日精忠格天业,狂胡勿谓汉无人。

渔家傲

未问仙家九节蒲,且持茗碗对熏炉。黄冠也肯迎留客,咀嚼梅花费一壶。

渔家傲

问讯杨夫子,经年客异乡。南浮湘水远,西望楚天长。五岭梅花发,孤城草色荒。白云遥满目,曷久住炎方。

渔家傲

脉脉受风斜,野望迷青草。

渔家傲

学道非学世,韬精养中和。纡朱各自贵,谁肯聆商歌。皦皦大圣心,脗然空自多。著书后子云,千载应不磨。

渔家傲

夜静四听绝,蟠蟀鸣我堂。知时尔虽早,啧啧竟何伤。西风肃万木,百物皆摧藏。尔岂不自得,悲鸣诉中肠。寒衣已在椸,纨扇委空床。豳诗嗟妇子,入处谨风霜。而我独何成,远游悲异乡。出处两无策,感时空慨慷。

渔家傲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拿云 一作:拂云 / 擎云)

渔家傲

一领彤弓下赤墀,惟将清净作藩篱。马卿山岳金相似,张绪风情柳不如。心染烟霞新句出,笔驱奸蠹宿根隳。鄱阳黎庶还堪羡,头有重天足有牦。司马迁文亚圣人,三头九陌碾香尘。尽传棣萼麟兼凤,终作昌朝甫与申。楼耸娇歌疏雨过,风含和气满城春。因知寰海升平去,又见高宗梦里人。

渔家傲

秋后梧桐雕落,故园兄弟衔杯。旅梦三更烛影,归心千里尘埃。

渔家傲

富贵把手,贫贱掣肘。贫贱把手,富贵掣肘。金石之交,死且不朽。市井之交,自难长久。

渔家傲

上人合动山间兴,吾恨衰迟学谢安。纳屐操筇那有限,吹云落雨漫无端。先戚报信春枝破,预想分题雪屋寒。林下不谙人世苦,笑将霜鬓与君看。

渔家傲

当年开元主,得失鉴前迹。图治极焦劳,自谓吾虽瘠。自从嬖在妾,乾坤轻一掷。妖花恐其魂,宜远数百驿。

渔家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