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诸庵花光十梅颂

孤标向背从地,枝头各自精彩。
堂堂妙用纵横,谁识笔根所在。

作品评述

《和诸庵花光十梅颂》是宋代诗人王柏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十朵梅花各自独立绚烂的景象,以及作者对于梅花的妙用和笔墨的感悟。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孤标向背从地,
枝头各自精彩。
堂堂妙用纵横,
谁识笔根所在。

诗意:
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通过描绘十朵梅花各自的姿态和魅力,表达了梅花的高洁孤傲和独立自立的品质。作者通过对梅花的观察,赞美了梅花在寒冷的冬天里依然能够绽放出美丽的花朵,以及梅花独特的美学价值。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十朵梅花的景象。"孤标向背从地"一句,表达了梅花孤高的品质,它们像独立的旗帜一样,笔直地矗立在世间。"枝头各自精彩"一句,展现了每朵梅花的独特之美。梅花虽然相互依托在同一枝干上,但每朵花都散发着自己独特的光彩,彰显了梅花的个性与自主。

"堂堂妙用纵横"一句,揭示了梅花的独特用途。梅花在冬天中开放,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美感,还寓意着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品质。梅花的妙用在于它能够在寒冷的季节绽放,给人以希望和勇气。这种用逆境中的梅花来象征人的坚强与执着,也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种寓意。

"谁识笔根所在"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梅花的赞叹和感悟。作者通过观察和描写梅花,发现梅花的美丽和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在外观上,更在于其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品质。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自己的创作态度的自问自答,意味着只有真正理解梅花的人,才能领悟到其中蕴含的深层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练的文字展示了梅花的美丽和价值,并通过梅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对于坚韧、独立和个性的追求。诗中所描绘的梅花形象和所蕴含的意境,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感悟,也寓意着中国文化中对于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的崇尚。

作者介绍

王柏(一一九七~一二七四),字会之,少慕诸葛亮爲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爲“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爲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謚文宪。柏着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爲《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王柏诗,以《续金华丛书》本《鲁斋王文宪公文集》(其中诗四卷)爲底本,校以明正统刻本(简称正统本),及影印《四库全书》本《鲁斋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陈郎见我江阳城,自起唤妇亲庖烹。执勤纖手为袒割,始饮一杯和且平。一杯已尽催进酒,平头奴子皆传声。几州春色入此盎,陈郎调酒如调羹。我家东床有孙子,亦得从容陪燕喜。门前有客不速来,笑说今朝动食指。陶然胸次吞渭泾,入口岂知醨与醇。从兹剩致百家酒,更可作意呼真真。

满庭松桂雨馀天,宋玉秋声韵蜀弦。乌兔不知多事世,星辰长似太平年。谁家一笛吹残暑,何处双砧捣暮烟。欲把伤心问明月,素娥无语泪娟娟。

昨日看成送鹤诗,高笼提出白云司。朱门乍入应迷路,玉树容栖莫拣枝。双舞庭中花落处,数声池上月明时。三山碧海不归去,且向人间呈羽仪。

践更登陇首,远别指临洮。为问关山事,何如州县劳。军容随赤羽,树色引青袍。谁断单于臂,今年太白高。

鄞川人物拟三川,公似香山更永年。杨柳夭桃俱是幻,蓬莱兜率孰非仙。平生名脱虞卿历,岁晚诗齐梦得肩。近岸连樯多贾客,定携新句海东传。

僧居一路曲通村,日落层巅生暮云。白石巧於山背出,清泉时向涧边闻。钵盂未信承龙化,锡杖曾经解虎纷。归去鹤猿应笑我,稚圭何必更移文。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

粲粲夫容花,昨日犹鲜妍。憔悴忽乃尔,霜实使之然。南山有松柏,初未见贞坚。弱草一已萎,独立众木前。世不逮王霸,天犹生圣贤。君谅达兹理,何用常忧煎。

春色俄看到枳花,江东行客理归艖。世途水马波难溯,吾道人龙迹已遐。安世平生多气节,少陵老去忆桑麻。袖中未有留戡疏,羞向灯前看莫邪。

湿云不渡溪桥冷,娥寒初破东风影。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独自倚阑干,夜深花正寒。

惟时素秋,肇举元祀。礼备乐作,降登有数。洋洋在上,神既来止。神之格思,锡我繁祉。

梦里都忘两鬓残,恍然白紵入长安。硾教纸熟修温卷,僦得驴骑候热官。红叶满街秋著句,青楼烧烛夜追欢。如今万事消除尽,老眼摩挲静处看。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

嫋嫋条风至,悠悠桂影升。黄昏村市鼓,红日社林灯。节序更悲乐,乾坤几废兴。龙城旧游处,说着泪沾膺。

贰卿辞郡日,刺史乞身年。往事甑已堕,归来璧顾全。坐令颓俗振,未觉古人贤。白鹭思高举,琵琶有直弦。

桐上知音日下身,道光谁不仰清尘。偶来水馆逢为客,旧熟诗名似故人。永日空惊沧海阔。何年重见白头新。权门要路应行遍,闲伴山夫一夜贫。

霸略谁堪敌伯符,每开史册想规模。一千扫众横江去,十七成功自古无。不分老瞒称猘子,便呼公瑾作姨夫。君看末命尤奇特,指顾张昭为托孤。

千里江山一雁声,广文官舍冷如冰。祈奚若未忘公举,魏戊犹堪备内称。

政和间,余卜筑宛丘,手植众芗,自号芗林居士。建炎初,解六路漕事,中原俶扰,故庐不得返,卜居清江之五柳坊。绍兴癸丑,罢帅南海,即弃官不仕。乙卯起,以九江郡复转漕江东,入为户部侍郎。辞荣避谤,出守姑苏。到郡少日,请又力焉,诏可,且赐舟曰泛宅,送之以归。己未暮春

乌寺迎岩主,螭坳起涧翁。也须留几个,相伴听松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