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孔密州五绝 见邸家园留题

大旆传闻载酒过,小诗未忍著砖磨。
阳关三叠君须秘,除却胶西不解歌。
(来诗有渭城之句。

作品评述

《和孔密州五绝 见邸家园留题》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大旆传闻载酒过,
小诗未忍著砖磨。
阳关三叠君须秘,
除却胶西不解歌。

诗意:
这首诗是苏轼赋予孔密州五绝见邸家园的留题。诗中表达了他对孔密州的景物和人文环境的观察和感受。诗人在途中听闻邸园的美名,然后经过那里,却因为时间仓促,只能匆匆一瞥,没有停下来细细品味。他感叹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欣赏和写诗,因为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最后两句表达了他对邸园的美景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邸园主人的赞赏和祝福。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诗人苏轼游览孔密州邸园时的情景和感受。整首诗以四句五言绝句的形式呈现,行云流水,平实而不失意境。

首句"大旆传闻载酒过",旗帜飘扬,传播着邸园的美名,吸引了众人的关注。"大旆"可以理解为宏大的名声,"传闻"则凸显了邸园美丽的传闻已经广为流传。"载酒过"则暗示着他们途中是在觥筹交错、欢声笑语之中。

第二句"小诗未忍著砖磨",表达了诗人因为时间匆忙,没有停下来写一首细腻动人的诗作,只能匆匆地留下这个题记。"砖磨"指的是创作诗词的工具,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在一时之间难以凝聚思绪,无法创作出精妙的诗句。

第三句"阳关三叠君须秘",表达了诗人对邸园主人的神秘和尊敬之情。"阳关三叠"指的是那个园子的门户,可能是三道门或者是三重门,象征着邸园的庄严和尊贵。"君须秘"则表达了诗人认为邸园主人的身份和美德应该是神秘的,不为外人所知。

最后一句"除却胶西不解歌",除了胶西之外,其他地方都不值得歌颂。"胶西"指的是胶西州,与孔密州相邻,可能是诗人在此行的另一个目的地,但与孔密州相比,胶西州的景物和文化价值不足以引起诗人的赞美和歌颂。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味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邸园美景的遗憾和对邸园主人的赞美。它展示了苏轼细腻的观察力和对自然人文的感悟,同时也折射出他在创作时的情感和思考。整首诗以简短的语句勾勒出一幅画面,让读者在简洁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绪。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风雨虽如晦,鸡鸣不废晨。窗明惊次第,吾卧待逡巡。泣豆因煮豆,柏人何迫人。为家疑宿业,旧学似前身。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金爵觚棱转夕晖,翩翩宫叶堕秋衣。出门尘障如黄雾,始觉身从天上归。

月拟来宵好,吾先今夕遭。缯外半壁许,已复一轮高。迁坐明相就,群飞影得逃。望秋惟有此,彻夜敢辞劳。

姬泣贼由于,子辞必罪姬。为忧君不乐,宁死莫君知。

{上艹下含}头元不是花房,融蜡熬酥戏滴将。忽见微舒金爪甲,不知中有紫香囊。

雪子飞飞塞面寒,地炉石炭共团栾。天家赐酒十银瓮,熊掌天鹅三玉盘。

昨日青青尚未齐,忽看春色满高低。陂梅弄影争先舞,叶鸟藏身自在啼。樵蹻踏云归旧径,渔蓑背雨向前溪。似知我欲逃轩冕,谈笑相过各有携。

已哉已哉。寡人不能说也。尔来为。

若履暴荣须暴辱,既经多喜必多忧。功成能让封王印,世世长为列土侯。

开箔团团雪满床,桃浆洒尽煮兰汤。微躯分合葬君腹,报答君家三亩桑。

送雁迎鸿,未寒时节,已凉天气。针线倦拈,帘帏低卷,别般风味。欹眠梦到山中,共老幼、扶携笑喜。桑枯影深,鸡豚香美,家家人醉。

此翁疑是香山,老来愈觉才情富。天孙借与,金刀玉尺,裁云缝雾。一曲阳春,樽前惟欠,柳蛮缨素。对苍松翠竹,江空岁晚,伴明月、倾芳醑。深谷修兰楚楚。续离骚、载歌初度。麻姑素约,天寒相访,遗余琼露。拟借青鸾,吹笙碧落,采芝玄圃。奈玉堂催召,文园醉叟,草凌云赋。

人影窗纱。是谁来折花。折则从他折去,知折去、向谁家。檐牙。枝最佳。折时高折些。说与折花人道,须插向、鬓边斜。

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峨嵋仙府静沈沈,玉液金华莫厌斟。凡客欲知真一洞,剑门西北五云深。

儿女无悰坐客稀,今年孤负隔年期。谁从天上牢遮月,不管人间大欠诗。

平生瓮牖蔀茆菁,江左那无雨土宁。游宦飘然纡幕燕,陋居粗有读书萤。浮生佛脚须当抱,乱世儒衣便欲停。天定灾祥在淫善,北溟安得胜南溟。

一砚随身一棹轻,斗南斗北仰诗名。岂真寓意不留意,□恐无情还有情。瘦岛独敲逢尹诘,癖陵宁死要人惊。□□自号异商隐,妥律平平仄仄平。

龙疲虎困割川原,亿万苍生性命存。谁劝君王回马首,真成一掷赌乾坤。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