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桃源

舍舟入洞夕阳斜,得见方村八九家。
林锁山环藏屋宇,鸡鸣犬吠隐烟霞。
宁知门有今朝客,可使灯开昨夜花。
共喜相邀询动止,呼童汲水煮山茶。

作品评述

《题桃源》是一首宋代无名氏的诗词,它描绘了一个幽静的桃源景象,流露出对宁静和自然的向往。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舍舟入洞夕阳斜,
得见方村八九家。
林锁山环藏屋宇,
鸡鸣犬吠隐烟霞。
宁知门有今朝客,
可使灯开昨夜花。
共喜相邀询动止,
呼童汲水煮山茶。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舍弃舟船,进入一个洞穴般的地方,夕阳斜照。在那里,他发现了数家房屋,形成了一个名为「方村」的小村庄。整个村庄被群山环绕,与世隔绝,只能听到鸡鸣和犬吠声,而烟霞遮掩了一切。诗人不知道村庄的门是否有现代的访客,但他可以想象在那里,灯火将开启夜晚的花朵。作者非常喜欢这个地方,希望能与他人分享这份宁静,他呼唤仆人为他取水煮茶。

赏析:
《题桃源》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幽静而宜人的桃源村庄,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洞穴、山林、鸡鸣犬吠和烟霞等形象,都展示了一个与尘世隔绝、宁静祥和的场景。通过描绘对宁静生活的追求,诗人暗示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自然纯真状态的向往。在那个遥远的桃源村庄,没有纷扰和尘嚣,只有静谧和美好。

诗中的「门有今朝客,可使灯开昨夜花」表达了作者渴望与他人分享桃源的愿望。这两句话既传递了作者对友谊和交流的渴望,也表达了他在那个地方过去的美好回忆。作者希望能有人与他共同分享这片桃源之地,品茗赏景,共同感受其中的宁静与美丽。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细腻的意象,传达了作者对宁静和田园生活的追求。它唤起读者对自然、宁静和心灵栖息地的向往,使人们在纷扰的现实生活中寻找一份宁静和平和的心灵栖息地。

作者介绍

无传。

诗词推荐

天空霜无影。

鉴空阁上赏僧轩,只树深开不二门。一水横流界平野,数峰突起补前村。舟来舟去人多事,潮落潮生岸有痕。镇日长閒输老衲,倚筇独坐古榕根。

华屋丘山可柰何,百年光景一投梭。故人唯有羊昙在,恸哭西州不忍歌。

骨胎尽出先生楮,醉梦常宜处士梅。席上雪铺便我寝,帐中风动任渠开。

渥顶鲜毛品格驯,莎庭闲暇重难群。无端日暮东风起,飘散春空一片云。

玉简金文直上清,禁垣丹地闭严扃。黄扉议政参元化,紫殿称觞拂寿星。万户千门迷步武,非烟非雾隔仪形。尘中旧侣无音信,知道辽东鹤姓丁。

行路悲畴昔,驱车每戴星。数残双只堠,历尽短长亭。飞盖交迎饯,听歌半醉醒。至今湖海夜,犹梦陇山青。

“对一川平野,数间茅屋”九字分韵,以饯行色,盖反骚也。余得对字,就赋。把手西园,有山色、波光相对。金马客,明朝飞棹,水肥帆驶。问我年华旬并七,异乡时景春巴二。最堪怜、游子送行人,垂杨外。聊小小,旌旗队。聊且且,笙歌载。正冥_烟雨,许多情态。南北枝头犹点缀,

昨夕听雨喜不寐,清晓欲作喜雨诗。捻髭临纸笔未落,堕前乃获琼瑰辞。白鹅免烹巫不鼓,麦田欲乾沛甘雨。玄璧扬辉珠剖蚌,诗思方悭得奇语。似闻比屋歌谣中,如我与君欢喜同。偕渠一饱已入手,锡羡阴隲繄谁功。民是天民天自恤,佻天之功天所疾。君言宠矣吾敢荷,更喜因诗识诗律。

一自为农去国赊,九天无路献忠嘉。不争老杜广文饭,且共仰山鶖子茶。字画故家元佑脚,篇章时样鄂州花。它山待刻钟楼作,震撼烟霞十万家。

歌奏云瘵,式礼莫愆。以我齐明,声其告蠲。神保聿归,降康自天。萝图永固,亿万斯年。

客裹犹多事,秋来又一旬。青天星斗净,白露稻梁新。留落空存节,炎凉莫问人。儒堂得佳伴,吟讽动比邻。

断霞低映,小桥流水,一川平远。柳影人家起炊烟,仿佛似、江南岸。马上东风吹醉面。问此情谁管。花里清歌酒边情,问何日、重相见。

更无人迹逐攀跻,庐岳乌藤手自携。沧海谁论六月息,茂林今得一枝栖。幽芳满径春难老,翠樾连云日易西。况有北郊宜旷望,公余聊此发醯鸡。

憔悴闲坊底,萧条久客心。燕归知社过。叶密觉春深。灯火愁残史,麈埃叹素琴。余生犹有几?去日苦駸駸。

徘徊银穴送斜晖,散遣长须上翠微。青鸟似知予意确,故传仙语傍人飞。

漠漠轻花著早桐,客瓯饧粥对禺中。遥知阙下颁新火,百炬青烟出汉宫。

忽起尘外心,迹谢人中境。云去竹堂空,鹭下秋池静。野宿清溪深,月在诸峰顶。日暮立长江,遥看片帆影。

芳草又芳草,故人杨子家。青云容易散,白日等闲斜。皓质留残雪,香魂逐断霞。不知何处笛,一夜叫梅花。

童孙竞爽祝鸡翁,点勘凡将句读中。戏指丈兄夸少壮,懒推庚甲问雌雄。穷秋对展三更月,迥夜传呼万窍风。逗晓东窗相管领,举头滟滟日车红。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