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代施耐庵的《蝶恋花·一别家山音信杳》
拼音和注音
yī bié jiā shān yīn xìn yǎo , bǎi zhǒng xiāng sī , cháng duàn hé shí le 。
翻译及意思
自从离别家乡音信无踪,千百种相思,令人断肠伤情
词语释义
家山:家乡。自己的家庭祖祖辈辈的居住地。
相思:(动)彼此思念。多指男女间因爱慕而引起思念。
肠断:肠断chángduàn喻非常悲痛
何时:什么时候。表示疑问。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别家:别家biéjiā别的人家或单位我到别家去瞧瞧
音信:(名)往来的消息和信件:~全无|互通~。
施耐庵
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本名彦端,汉族,今江苏兴化人。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一切技术无不精通,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述,与门下弟子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施耐庵于元延祐元年(1314年)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举人,至顺二年(1331年)登进士不久任浙江钱塘县尹。施耐庵故里江苏兴化新垛乡施家桥村有墓园、纪念馆,有《施氏家薄谱》存世。
原诗
一别家山音信杳,百种相思,肠断何时了。燕子不来花又老,一春瘦的腰儿小。薄幸郎君何日到,想自当初,莫要相逢好。好梦欲成还又觉,绿窗但觉莺啼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