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晓角

人影窗纱。
是谁来折花。
折则从他折去,知折去、向谁家。
檐牙。
枝最佳。
折时高折些。
说与折花人道,须插向、鬓边斜。

作品评述

霜天晓角·人影窗纱翻译及注释

翻译
人影映上窗纱,原来是:有人来摘花。折花,让他随便折吧!不要管——她摘了花去谁家!
告诉她:屋檐边那一枝,是最好的花,折的时候,折高一点;戴的时候,要在鬓边斜插。

注释
1、人影窗纱:倒装句,谓纱窗映现出一个人影。影,这里活用作动词,映照影子的意思。
2、从:听随,听任。
3、向:到。
4、檐(yán)牙:屋檐上翘起如牙的建筑物。杜牧《阿房宫赋》:“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5、鬓(bìn)边斜:斜插在两鬓。

霜天晓角·人影窗纱赏析

  从词意看,这首词的主人公应是一位妇女。起句“人影窗纱”,点明她看见窗纱上映出人影。“是谁来折花?”她心里想,这是谁来折花呢?她没有怀疑这人会来干别的,首先想到的是来折花,则她爱花之心切,便可想而知。既然爱花,尤其爱自家的花,当然要护花而不愿让人攀折。但她转而又想,虽然不知来折花的是谁,可既来折花,想必也爱花,“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那就“折则从他折去”吧。况且“知折去、向谁家?”如果送到爱花、惜花的人家,岂不是花得其所、花得其人了吗。上片,写发觉折花人时的思想活动。

  下片承前,写交代折花人折、插的具体方法。这时,女主人干脆发话了:“檐牙,枝最佳。折时高折些。”她告诉折花人,靠近屋檐边的花枝最好,折时要把手伸得高些。从这番话中可知,女主人对家中的花枝多么熟悉;生怕别的花枝被损害,又是多么怜爱。及至折花人折完花即将离去时,女主人还向折花人说道:“须插向,鬓边斜。”言这些好花最适合美人插戴,“花面交相映”,方能相得益彰。只是戴的时候,要斜着插在鬓边,才更显得别有风韵。女主人交代别人如此插法,则表明她自己必然是这样插惯了的,是非常欣赏这种插法的。

  这首词反映了妇女爱花、爱美的思想和表现,写得极有层次:从“见影”到“猜想”,到“发言”;女主人和折花人由对立(一防一折)到统一(女主人同意折花人折花,并告诉他什么地方花好,怎样来折,怎样去插)。值得注意的是,在一首短词中先后用了7个“折”字。其实,这是词人有意这样安排的。在中国诗歌领域的创作中,运用“重复”这一修辞方法,增强语言的复沓美,是屡见不鲜的。单以词而论,如王观的《卜算子》下片“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便是明证,四句中便用了三个“春”字。

  这是一首极有韵味的小令。词人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一件小事的描述,反映了他的近乎童心的情趣。辛弃疾《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下片云:“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中闲看。”两首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也有颇异其趣的一面:都表现了作者某种童心未泯、热爱生活的情趣,但一是单纯的旁观者,一是积极的参与者,就富有人情味一端而言,此词更能贴近生活,因而更能引人入胜。通首皆用通俗的语言和白描的手法,更使作品写得异乎寻常的生动活泼。

霜天晓角·人影窗纱创作背景

  对于这首词,有人以为“绝对不可能那么简单就写‘折花’这件事”.而是有所寄托的。据此认为:“此词,可能创作于南宋恭帝被掳北去,宋端宗在福州、潮州等处建立小朝廷之时。”写的是“人们传说有官府来请他出去做官的事情”,这首词就是他对这种传说的回答。

作者介绍

蒋捷,字胜欲,号竹山,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度宗咸淳十年(一二七四)进士。入元,遁迹不仕。以词着称,有《竹山词》。清嘉庆《增修宜兴县旧志》卷八有传。今录诗二首。

诗词推荐

有帨其新,有匜其洁。言念清祀,弗简弗亵。诚意既交,品物斯列。是用告虔,靡神不说。

霜天

全提半提,向上向下,冷泉直是口哑。真人面前,不得说假。

霜天

习冠献奇策,居然终贾才。赋成平乐馆,歌奉柏梁杯。丽藻留昭世,英游隔夜台。土中埋美玉,谁见不兴哀。

霜天

真皇多庙胜,仁祖用功深。卜宅迁九鼎,破胡藏万金。百年休战士,当日纵前禽。欲断匈奴臂,不如留此心。

霜天

度关山,意悠哉,秦关路险行车摧。秋云沉沉天未晓,关吏正眠关未开。孟尝逃秦畏秦逐,一日归齐未为速。重扉当道可奈何,搔首苍茫空驻毂。主君无言客无计,仰看天星俯相视。风鸣木响心自惊,咄嗟谩养三千士。下客趋前敢献诚,为君试效晨鸡鸣。引声未绝群鸡应,轧轧重门俄彻扃。

霜天

可堪风撼木,不见雪盈簪。嫠纬愁春昼,儿书课夜深。米盐毋我累,惸独是予心。未报熊丸苦,寒堂服已廞。

霜天

都门雪罢看杨柳,濯濯风流已不群。千里澄清方有道,十年出处不忘君。新诗旧自开锦段,醉面向人生缬纹。我欲从公借余地,与传名姓上青云。

霜天

彼寿而康,雁自能鸣,樗还不材。且光华老境,春风秋月、消磨旧梦,暮省朝台。倚伏相寻,穷通素定,轩冕于人果傥来。神仙远、有桃花流水,便到天台。云林都是亲栽。幸登览犹能矍铄哉。但携琴载酒,时时游戏,逢山见竹,处处安排。谏议无功,催科无政,烂醉何妨卧客怀。承平日,

霜天

醉我一壶玉,了此十分秋。江涛还此,当日击楫渡中流。问讯重阳烟雨,俯仰人间今古,此意渺沧洲。天地几今夕,举白与君浮。旧黄花,新白发,笑重游。满船明月犹在,何日大刀头。谁跨扬州鹤去,已怨故山猿老,借箸欲前筹。莫倚阑干北,天际是神州。

霜天

锦衣年少不知愁,风雨无端恼客游。万点残红空过眼,一番新绿又从头。夕阳细草堪横笛,野渡重杨可击舟。三百六旬浑是醉,饶春何用苦绸缪。

霜天

云根流出泻寒声,冷沁禅关竹树清。气泄化胎飞宝锡,岩开冰谷愧尘缨。鹤林月浪秋常浸,龙海波涛夜忽惊。分我一瓢甦旱岁,化为霖雨泽苍生。

霜天

泛杭川,临尘水。几日共游戏。歌笑开怀,酒醒又还醉。奈何一旦分携,连宵风雨,剪不断、客愁千里。水云际。遥望一片飞鸿,苦是失群地。满眼春风,管甚闲桃李。此行归老家山,相逢难又,但一味、相思而已。

霜天

宋时豪士石曼卿,帝命作主芙蓉城。我才比石万无一,半世虚负狂直名。年来似有丧心疾,荐共引鲧辜苍生。天诛未加公论沸,日夕惟待鼎镬烹。何哉异梦出非想,忽遇仙老谈真情。谓予夙是文昌相,漏泄轻举遭弹抨。帝令谪堕饱忧患,且使两足蹒跚行。追思善步不可得,忽升妙术矧敢轻。

霜天

休沐乘闲豫,清晨步北林。池塘藉芳草,兰芷袭幽衿。雾中分晓日,花里弄春禽。野径香恒满,山阶笋屡侵。何须命轻盖,桃李自成阴。

霜天

翠幙卷东冈,欹眠用半床。松声悲永夜,荷气馥初凉。清话非无寄,幽期故不忘。扁舟亦在眼,终自懒衣裳。

霜天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霜天

塞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春朝雨霁轻尘歇。征鞍发。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动黯然、知有後会甚时节。更尽一杯酒,歌一阕。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彻。念故人、千里自此共明月。

霜天

楚水东边别路多,秋风夜半动离歌。迢迢恨这关前月,独照行人过汴河。

霜天

待钱来,待钱来。

霜天

畏寒终日卧窗阴,衰飒政如霜后林。勿谓官閒得厅冷,几因诗至启门深。酒才饮湿宁崇味,琴且无弦岂嗜音。政尔欲閒閒不得,和诗频改又频吟。

霜天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