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谢中丞枉驾见过兼惠营草堂赀(其二)》
拼音和注音
zì cóng yī wèi cāng shēng qǐ , gāo wò rú jūn gèng jǐ ré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苍生:(书)(名)本指生长草木的地方,后借指老百姓:~涂炭。
高卧:高卧gāowò∶高枕而卧解衣铺被,准备高卧∶比喻隐居;亦指隐居不仕的人卿屡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谢安的字不肯出,将如苍生何。——《世说新语·排调》
自从:(介)表示从过去的某一时间或事情起:~听了讲座,心里豁然开朗了。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车马纷纷满四邻,中丞不厌草堂贫。
自从一为苍生起,高卧如君更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