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柳

翠色晴来近,长亭路去遥。
无人折烟缕,落日拂溪桥。

作品评述

《途中柳》是唐代诗人李中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旅途中的景色,以及诗人在途中感受到的孤独和遥远。

诗中的"翠色晴来近,长亭路去遥"形容着眼前的景色,绿色的柳树在明朗的天空下显得格外鲜亮,而前方的长亭和道路则延伸得很远,给人一种遥远的感觉。

"无人折烟缕,落日拂溪桥"则描写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诗中说没有人来采摘烟雨的丝丝,指的是诗人没有伴侣或同行者,他孤身一人。而夕阳的余辉洒在溪桥上,增添了一份寂寥之感。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运用对比手法,展示出翠绿和孤寂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诗人在途中孤单寥落,但却能从风景中感受到远方的诗意。这首诗的音韵和意境都相当出色,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作。

诗词推荐

身似匡庐老病僧,闭门一衲坐腾腾。雨声惊断长安梦,惆怅西窗夜半灯。

山围古寺绿周遭,一阁轩腾面势高。炉篆得芗抽露穟,石泉借茗作云涛。风流二老归灵鹫,笔墨千年续楚骚。拙语留题罥蛛壁,暗中摸索愧刘曹。

自知名出休呈卷,爱去人家远处居。时复打门无别事,铺头来索买残书。

白云堆里缚茅庐,活计无多乐有余。午灶旋添烧药火,夜檠频勘养生书。门无过客常笼鹤,园凿新池学钓鱼。身远利名心似水,梦闲时复到华胥。

台高天汉近,匹练挂林端。秋深霜露重,谁见落西山。

里社久相於,深知我计疏。壮怀方磊磊,别语又渠渠。竟日犹传箭,何时可荷锄。烦君看三径,松与菊何如。

持节西南二十年,华堂遗像已苍然。归来侍従三朝旧,老去雍容平地仙。落笔纵横题壁处,诵诗清壮举杯前。东游邂逅迎归旐,泪落城南下马阡。

手无太尉玉麈,腰无鄂公羽箭。一声喝海潮音,一只眼岩下电。

尘外禅房掩渺瀰,高情终与俗流违。苦吟几度成华发,默坐连宵忆翠微。风带荷香飘静榻,雨滋苔色汙闲扉。炎天几阻相寻兴,空倚危楼对落晖。

龙德而隐,源流则长。宜乎亿祀,侑享弥昌。

茜马渡泸水,北来如鸟轻。几年朝凤阙,一日破龟城。此地有征战,谁家无死生。人悲还旧里,鸟喜下空营。弟侄意初定,交朋心尚惊。自从经难后,吟苦似猿声。

生来无分对书灯,却喜逢人便眼青。枵腹谩临求米帖,学耕频勘相牛经。堎赠骨相身长健,磊磈襟怀鬓未星。密掩柴扉盘膝坐,人非人是底须听。

画角梅花吸晓寒,数声清彻碧云端。谁知有客愁无寐,一掬乡心不奈酸。

五云双阙俯人间,岁晏天王狩未还。鹦鹉认人宫漏断,水沉销篆御床闲。朝仪无复风云会,郊祀空遗日月颜。莫向边陲动戎马,汉兵已过铁门关。

使君意气凌青霄,忆昨欢娱常见招。细马时鸣金騕褭,佳人屡出董娇饶。东流江水西飞燕,可惜春光不相见。愿携王赵两红颜,再骋肌肤如素练。通泉百里近梓州,请公一来开我愁。舞处重看花满面,尊前还有锦缠头。

乐广清羸经几年,姹娘相托不论钱。轻盈妙质归何处,惆怅碧楼红玉钿。

夫子同年第太常。偶然二内亦同乡。其间更有真同处,道义场中无别香。花入思,绣为肠。不妨冬月作重阳。家人但歉今年会,犹欠腰金与鞠黄。冬用重阳,用东坡事。鞠黄,夫人鞠衣也。

山水不改色,残碑空藓衣。多年翁仲在,寒食子孙稀。魈鬼时凭树,虞人夜伏机。悲凉眼前事,火葬未全非。

出岸桃花红锦英,夹堤杨柳绿丝轻。遥看白鹭窥鱼处,立破平湖一点青。

但信有生似寄,始知无处非家。往业难逃定数,妄想空自纷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