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二首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栏,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作品评述

《长相思二首》作品评述:燕然:山名,即杭爱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简析】:《长相思》属乐府《杂曲歌辞》,常以“长相思”三字开头和结尾。全诗写得情真意切,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前一首似有寄意,后一首写妇女对远征亲人的思念。李白七言歌行往往逞足笔力,写得豪迈奔放,但他也有一些诗篇能在豪放飘逸的同时兼有含蓄的思致。象这首《长相思》,大约是他离开长安后于沉思中回忆过往情绪之作,就显然属于这样的作品。“长相思”本汉代诗中语(如《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六朝诗人多以名篇(如陈后主、徐陵、江总等均有作),并以“长相思”发端,属乐府《杂曲歌辞》。现存歌辞多写思妇之怨。李白此诗即拟其格而别有寄寓。诗大致可分两段。一段从篇首至“美人如花隔云端”,写诗中人“在长安”的相思苦情。诗中描绘的是一个孤栖幽独者的形象。他(或她)居处非不华贵──这从“金井阑”可以窥见,但内心却感到寂寞和空虚。作者是通过环境气氛层层渲染的手法,来表现这一人物的感情的。先写所闻──阶下纺织娘凄切地鸣叫。虫鸣则岁时将晚,孤栖者的落寞之感可知。其次写肌肤所感,正是“霜送晓寒侵被”时候,他更不能成眠了。“微霜凄凄”当是通过逼人寒气感觉到的。而“簟色寒”更暗示出其人已不眠而起。眼前是“罗帐灯昏”,益增愁思。一个“孤”字不仅写灯,也是人物心理写照,从而引起一番思念。“思欲绝”(犹言想煞人)可见其情之苦。于是进而写卷帷所见,那是一轮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呵,诗人心中想起什么呢,他发出了无可奈何的一声长叹。这就逼出诗中关键的一语:“美人如花隔云端。”“长相思”的题意到此方才具体表明。这个为诗中人想念的如花美人似乎很近,近在眼前;却到底很远,远隔云端。与月儿一样,可望而不可即。由此可知他何以要“空长叹”了。值得注意的是,这句是诗中唯一的单句(独立句),给读者的印象也就特别突出,可见这一形象正是诗人要强调的。以下直到篇末便是第二段,紧承“美人如花隔云端”句,写一场梦游式的追求。这颇类屈原《离骚》中那“求女”的一幕。在诗人浪漫的幻想中,诗中人梦魂飞扬,要去寻找他所思念的人儿。然而“天长地远”,上有幽远难极的高天,下有波澜动荡的渌水,还有重重关山,尽管追求不已,还是“两处茫茫皆不见”。这里,诗人的想象诚然奇妙飞动,而诗句的音情也配合极好。“青冥”与“高天”本是一回事,写“波澜”似亦不必兼用“渌水”,写成“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颇有犯复之嫌。然而,如径作“上有高天,下有波澜”(歌行中可杂用短句),却大为减色,怎么读也不够味。而原来带“之”字、有重复的诗句却显得音调曼长好听,且能形成咏叹的语感,正《诗大序》所谓“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即拉长声调歌唱),能传达无限感慨。这种句式,为李白特别乐用,它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等等,句中“之难”、“之日”、“之水”从文意看不必有,而从音情上看断不可无,而音情于诗是至关紧要的。再看下两句,从语意看,词序似应作:天长路远关山难(度),梦魂不到(所以)魂飞苦。写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不仅是为趁韵,且运用连珠格形式,通过绵延不断之声音以状关山迢递之愁情,可谓辞清意婉,十分动人。由于这个追求是没有结果的,于是诗以沉重的一叹作结:“长相思,摧心肝!”“长相思”三字回应篇首,而“摧心肝”则是“思欲绝”在情绪上进一步的发展。结句短促有力,给人以执着之感,诗情虽则悲恸,但绝无萎靡之态。此诗形式匀称,“美人如花隔云端”这个独立句把全诗分为篇幅均衡的两部分。前面由两个三言句发端,四个七言句拓展;后面由四个七言句叙写,两个三言句作结。全诗从“长相思”展开抒情,又于“长相思”一语收拢。在形式上颇具对称整饬之美,韵律感极强,大有助于抒情。诗中反复抒写的似乎只是男女相思,把这种相思苦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美人如花隔云端”就不象实际生活的写照,而显有托兴意味。何况我国古典诗歌又具有以“美人”喻所追求的理想人物的传统,如《楚辞》“恐美人之迟暮”。而“长安”这个特定地点更暗示这里是一种政治的托寓,表明此诗的意旨在抒写诗人追求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就此而言,此诗诗意又深含于形象之中,隐然不露,具备一种蕴藉的风度。所以王夫之赞此诗道:“题中偏不欲显,象外偏令有余,一以为风度,一以为淋漓,乌乎,观止矣。”(《唐诗评选》)(周啸天) le_cha诗词大全

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或曰山东人,或曰蜀人。白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初隐岷山,益州长史苏颋见而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可比相如。”天宝初,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明皇,召见金銮殿,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酒徒饮于巿。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颒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鞾。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輙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乃浪迹江湖,终日沈饮。永王璘都督江陵,辟为僚佐。璘谋乱,兵败,白坐长流夜郎,会赦得还。族人阳冰为当涂令,白往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劒舞、张旭草书为三绝云。集三十卷,今编诗二十五卷。

诗词推荐

澹氏人安在,缥缈九霄间。我来唯有石屋,周览百寻宽。一曲中分夷险,两牖空光平布,满洞贮清寒。高歌自堪仰,何必论金丹。周贤士,知此意,薄秦官。一床一枕,依然犹伴白云间。门外俗尘如海,门里道心如水,谈笑足回澜。此事无今古,不信叩嵛山。(伊维吴千能守潇湘八阅月,乃

乐府

后念起时前念灭,起灭之念何尝别。唤取机关木人问,从头弄尽元无说。

乐府

苍苍中条山,厥形极奇磈。我欲涉其崖,濯足黄河水。古刹栖柿林,绿阴覆苍瓦。岁晏来品题,拾叶总堪写。

乐府

皎皎白纻白且鲜,将作春衣称少年。裁缝长短不能定,自持刀尺向姑前。复恐兰膏污纤指,常遣傍人收堕珥。衣裳著时寒食下,还把玉鞭鞭白马。

乐府

峡内为生绝可怜,那知世上有平川。生身未识三冬雪,仰面惟看一席天。

乐府

刮字刀质本精刚化,锋芒岂易群。未曾伤正典,长为铲讹文。类与铅刀异,名将彩笔分。删书及定礼,曾忝立奇勋。

乐府

京洛重新年。复属月轮圆。云间璧独转。空里镜孤悬。万方皆集会。百戏尽来前。临衢车不绝。夹道阁相连。惊鸿出洛水。翔鹤下伊信。艳质回风雪。笙歌韵管弦。佳丽俨成行。相携入戏场。衣类何平叔。人同张子房。高高城里髻。峨峨楼上妆。罗裙飞孔雀。绮带垂鸳鸯。月映班姬扇。风飘

乐府

青天隐隐响晴雷,绝顶流来不知处。巨灵怒擘两山开,飞下玉龙归海去。

乐府

大明御宇临万方,——李显顾惭内政翊陶唐。——皇后鸾鸣凤舞向平阳,——长宁公主秦楼鲁馆沐恩光。——安乐公主无心为子辄求郎,——太平公主雄才七步谢陈王。——温王重茂当熊让辇愧前芳,——上官昭容再司铨筦恩可忘。——崔湜文江学海思济航,——郑愔万邦考绩臣所详。——

乐府

嘉彼合颖,致贡升平。异標南亩,瑞应西成。德至于地,皇祗效灵。和同之象,焕发祥经。

乐府

三峰路险,雪满空崖,瑞祥烟雾起。涧畔听、龙吟虎啸,电闪星辉,迸出红光,鬼神惊避。铅凝汞结,炉中养就丹点,瓦史成至宝,愚人餐一粒,延年纪。那堪更有,神珠万颗,流霞晃耀,遍穿宫里。

乐府

风前旧揖青绮帔,老去今披古锦囊。千古未忘图像拜,也知风骨类文章。

乐府

出入乡关四十朞,劳人迎送每惭之。今朝单骑归来速,且喜乡人都不知。

乐府

吾家此弟有何知,多愧君开道业基。不觉裹头成大汉,昨来竹马作童儿。还缘世遇兵戈闹,只恐身修礼乐迟。及见和诗诗自好,eh公不到更何时。

乐府

直道年来冷似菰,西山去后有人扶。王郎此段真奇特,又喜三山出介夫。

乐府

晋鼎臲卼奸人窥,孰谋国者如儿嬉。陷穽弗设延虎貔,虓阚搏噬婴者摧。群公奔潞峭敢谁,卞公力疾起督师。谓事迫矣奚生为,以肉餧虎吁可悲。公则死矣二子随,伟哉忠孝萃一时。维公忠义天所资,向来谋国如蓍龟。不用吾言至于斯,为社稷死则死之。冶城之麓江之湄,荒冢突兀余丰碑。

乐府

鸣凤朝阳尺五天,匆匆忽过白鸥边。遥怜海内无双士,独酌人间第二泉。决去君今身似叶,赠行谁有笔如椽。老夫但祝重相见,未拟消魂赋黯然。

乐府

有底可人情意,尽是酒村鱼市。行人忘却家乡,洒酒买鱼供醉。

乐府

蠹简时披落暗尘,昼窗风冷冰蟾津。不须长叹夫差事,恐有邻房儳和人。

乐府

一苇江头风雨寒,邂逅三日同清驩。诸尘不染眼自碧,万事随缘心已安。雨晴归路马蹄疾,问君呼船定何日。杖藜过我城南偏,游戏世间文字禅。

乐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