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才书屋有墨竹一枝为其添补数叶五绝

老干枯枝傲雪霜,何人写影向华堂。
为君补缀枝头叶,坐觉春风细细香。

作品评述

杨秀才书屋有墨竹一枝,
为其添补数叶五绝。
老干枯枝傲雪霜,
何人写影向华堂。
为君补缀枝头叶,
坐觉春风细细香。

【中文译文】
杨秀才的书屋里有一株墨竹,
我为它增添了几片新叶,构成了五绝。
那老旧的干枯枝傲然挺立,经受住了积雪和寒霜的洗礼,
不知有哪位文人将它的倩影写进华堂。
我为了君子补足了枝头的绿叶,
坐在书房中,感受到春风细腻的芬芳。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杨秀才书屋中的一株墨竹。墨竹作为一种常见的文人雅兴,象征着高洁、坚韧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诗人在诗中通过描写墨竹的形象和墨竹所引发的联想,表达了对杨秀才的钦佩和赞美。

首先,诗人描述了墨竹的外貌,墨竹是一株经历了岁月洗礼的老竹,它的干枯枝条在积雪和寒霜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挺拔。这种形象描写体现了墨竹坚韧不拔、不畏艰难困苦的品质,同时也暗示了杨秀才在艰难险阻中坚持追求学问的精神。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有人在华堂中写下墨竹的倩影。这里,华堂可以指代杨秀才的书房,也可以象征文人雅士的高雅氛围。诗人以问句的方式表达出对那位文人的好奇,暗示了墨竹的独特之处引起了文人的注目,使得它的形象被写入华堂之中。

最后,诗人以修补枝叶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杨秀才的敬佩之情。他为杨秀才的书屋中的墨竹增添了几片新叶,使其更加繁茂。这种修补不仅仅是对墨竹的关怀,更体现了对杨秀才学识的推崇和赞美。坐在书房中,诗人感受到了细腻的春风带来的芬芳,这也可以理解为他在墨竹的陪伴下感受到了学问的美好和精神的滋养。

整首诗词通过对墨竹形象的描写和象征意义的引申,表达了对杨秀才的崇敬和对学问精神的赞美。它寄托了诗人对于文人的推崇和对墨竹这一象征的喜爱,同时呈现了一种追求知识、坚持不懈的精神境界。

作者介绍

胡寅(一○九八~一一五六),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安国子。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以御史中丞何?荐,除秘书省校书郎,迁司门员外郎。汴京陷,弃官归。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爲驾部员外郎,寻除起居郎,以上万言札子忤时相,主管江州太平观。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復爲起居郎,迁中书舍人。出知永州、邵州、严州。八年,除礼部侍郎,兼侍讲,寻直学士院。丁父忧,服除奉祠,俄致仕,居衡山。二十年,以忤秦桧,责新州安置。桧死,诏自便,寻復旧官。二十六年卒,年五十九。有《斐然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三五有传。 胡寅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斐然集》(其中诗五卷)爲底本。校以清经钼堂钞本(简称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法式善存素堂辑钞《宋元诗集八十二种》中的《斐然集》(存三卷,简称存本,藏北京图书馆)。集中诗集外之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欲雨春岚重,微风松韵清。泊舟古观下,卧听山鸟声。行乐惬幽步,访僧舒远情。仙翁遯世久,岩壑自峥嵘。丹灶颇可识,故基犹未平。何当遯世网,来此饭黄精。

书棚尚有送春诗,由见秋风满范围。夜雨床头多酿酒,天边一舸有人归。

仙翁不可见,惟有一空亭。地冷春留雪,林深书见星。松篁团秀色,兰蕙吐幽馨。立尽斜阳影,闲看鹤刷翎。

练日遵诏条,行春劝耕事。拥旆有传呼,据鞍小驰鹜。儿童竞聚观,父老欢来诣。松径度坡陀,莲宫得清閟。必行非遨游,所职在抚字。示之浅易语,论以丁宁意。扶杖既言归,解衣聊少憇。山中无俗情,物外有幽趣。僧閒众所羡,农困吾甚愧。不敢饱登临,肩舆一山去。

薄云笼月,轻飙却暑,天上人间佳节。银河自有鹊为桥,又那要、兰舟桂楫。后期可准,新欢如昨,选甚轻离易别。姮娥休要妒人呵,待更与、留连一霎。

一岩树色乱秋云,初喜秋风触鼻根。招隐归来浑未得,老怀索漠剩思君。

不梦清淮鬓欲凋,因君行色意飘飘。铁头船子旧游处,三尺霜鳞镜面跳。

水馆凄清天一涯,喜逢仙盖驻灵芝。烟霞初散海中会,风雨忽来江上期。琴轸玉寒弹宿露,酒卮金暖对朝曦。圮桥书在如相授,不独留侯是帝师。

建云斿,建云斿,土风到处总相犹。朝了霍山朝岳帝,十分打扮是杭州。

我爱山居好,蔬畦间莳花。笕泉归爨舍,篝火乞邻家。茁嫩猫头筍,焙芳雀舌苛。野人曾拜号,何用给黄麻。

一片残红落紫苔,笙歌无梦到楼台。溪山昼锁石桥断,山雨夜添春水来。江上客扶归马醉,柳阴人唤打鱼回。不知上苑花开否,无路行看羯鼓催。

郁密森沉师子住,野干狐狗难逃驻。横吞碧汉体堂堂,无位真人何处去。

朝从园中去,暮从园中归。园中何所有,杂草青离离。刈多还渐稀。岂忧筐筥频,要使牛羊肥。但放刈手缓,勿伤兰与葵。葵高叶难护,兰弱根易萎。惟彼恶草种,刈尽转蕃滋。此理不可诘,此语令人思。

经正民兴礼教尊,救亡端赖旧文明。投壶雅集孙联帅,不愧先知先觉人。

三雨全清六合尘,诗翁喜雨句凌云。垤漂战蚁余追北,柱击乖龙有裂文。减去鲜肥忧玉食,遍宗河岳起炉薰。圣功惠我丰年食,未有涓埃可报君。

铃斋逼仄未销忧,暇日聊为帢帻游。乔木中间藏古寺,篮舆直上得名流。岂无云水连孤屿,亦有山林望一州。后日玉霄峰顶去,忆经行处为回头。

多病带围宽。未到衰年已鲜欢。梦破小楼风马响,珊珊。缺月无情转画栏。凉入苎衾单。起探灯花夜欲阑。书册满床空伴睡,慵观。拈得渔樵笛谱看。

花时曾惜别,菊候又相逢。落日深山道,清风古寺钟。往来非定迹,彼此是衰容。何日随师去,栖禅共竹松。

送客新亭恰放灯,儿曹迎我复新亭。百年事业何为者,送往迎来过一生。

三月三日天清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内,江上已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引,马前已被红旗阵。两岸罗衣破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擢影干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雷声冲急波相近,两龙望标目如瞬。江上人呼霹雳声,竿头彩挂虹霓晕。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