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六根·异舌知味

憍梵钵提知此味,苦涩咸酸那裹是。
一举如能至梵天,超证如来真实钱。

作品评述

《楞严六根·异舌知味》是宋代释慧远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憍梵钵提知此味,
苦涩咸酸那裹是。
一举如能至梵天,
超证如来真实钱。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奥的境界,通过异舌知味的比喻,表达了修行者对于世俗尘嚣的超越和对真实境界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佛学的概念,探讨了人们对于世间各种滋味的认知和超越。

赏析:
这首诗词的诗意较为隐晦,需要借助佛学的知识背景进行理解。"憍梵钵提"是佛教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修行者通过禅定而觉悟到真实的味道。"异舌知味"则是将这种觉悟比喻为异于常人舌头的味觉体验。

诗中列举了几种具体的味道,如苦、涩、咸、酸,它们代表了人们在世俗中所感受到的种种滋味和痛苦。而"那裹"则意味着这些滋味都被包裹在其中,难以摆脱。通过修行者的努力,希望能够超越这些世俗的滋味,达到通向梵天的境界。

最后两句"一举如能至梵天,超证如来真实钱",表达了修行者希望能够通过一次的奋发努力,达到超脱尘世的境界,实现如来的真实境界。"真实钱"这里的"钱"是指佛教中的境界,修行者希望能够超越世俗的束缚,得到真实的觉悟。

整首诗词以佛教的修行思想为基础,通过对味觉的比喻,表达了修行者对于超越世俗的渴望和对真实境界的追求。通过修行者的努力与奋发,希望能够摆脱世俗的束缚,实现真实的觉悟和境界。

诗词推荐

金沙酴醾春纵横,提壶栗留催酒行。公家诸公酌我醉,横笔送晚延月明。此诗诸儿皆秀发,酒间乞书藤纸滑。北门相见後十年,醉语十不省七八。吏事衮衮谈赵张,乃是樽前绿发郎。风悲松丘忽三岁,更觉绿竹能风霜。去作将军幕下士,犹闻防秋屯虎兕。只今陛下思保民,所要边头不生事。

学诗须透脱,信手自孤高。衣钵无千古,丘山只一毛。句中池有草,子外目俱蒿。可口端何似,霜螯略带糟。

中坻出盘陀,曲突非刻画。仙翁碾玉尘,盈瓯试春色。

筇影虽离户,无能落近邻。多眠常废昼,如醉暗销春。面改翻疑镜,衣宽似借人。未从空际得,莫叹有兹身。

诗酒平生事,风流六十翁。词人寻郑老,坐客爱车公。已惜漳滨卧,那堪冀北空。交情不论晚,为子泣西风。

满帙填箱唱和诗,少年为戏老成悲。声声丽曲敲寒玉,句句妍辞缀色丝。吟玩独当明月夜,伤嗟同是白头时。由来才命相磨折,天遣无儿欲怨谁。

坤元生物,公里相宣。蠲兹祀事,美报致虔。清酤芬如,灵坛岿然。酌尊奠觞,神其格焉。

少日弹冠非贡禹,老来学圃似樊迟。平生爱我无如酒,凡事输人不但棋。一亩旧临佳丽地,四言新和《考槃》诗。炎风朔雪年年转,裘褐无心总不知。

深院静。尘暗曲房凄冷。黄叶满阶风不定。无端吹酒醒。露湿小园幽径。悄悄啼姑相应。半被余熏残烛影。夜长人独冷。

今代韩夫子,频年刺两州。官崇古常伯,地重汉诸侯。父老记茂宰,山川皆昔游。悬知里闾化,不待教条修。

几处澄辉几处秋,好闲时上水明楼。谁怜老子风前兴,为遗中郎醉上舟。一带横空长漠漠,时看飞栋影悠悠。今宵踏月归时节,莫骂徐郎只暗游。

拂竹绿莎复点台,夜窗无月见飞来。旧书乱后都抛却,懒就微光更展开。

诏书征拜脱荷裳,身去东山闭草堂。阊阖九天通奏籍,华亭一鹤在朝行。沧洲离别风烟远,青琐幽深漏刻长。今日却回垂钓处,海鸥相见已高翔。

去年精祷雨随至,今日熏香雨便来。人事只从无伪见,天心端可至诚回。溜匙即此知翻雪,枵腹何由更隐雷。若使边臣充此意,凶残到处岂难摧。

老去惊时节,春来念物华。青烟百六日,同社两三家。醉著凌风舸,歌成满路花。沧江万里意,独立送残霞。

德劭年高冠里闾,庆余犹及魏公舒。似闻白鹤归华表,应有青刍奠故庐。帝梦漫惊虞涧筑,史占空叹渭滨渔。泫然东望无从弟,莫厕邦人会葬车。

欹枕深轩,散帙虚堂,畏景屡移。渐披襟临水,支床就月,莲香拂面,竹色侵衣。压玉为醪,折荷当盏,卧看银潢星四垂。人归后,伴饥蝉自语,宿鸟相依。痴儿。莫蹈危机。悟四十九年都尽非。任纡朱拖紫,围金佩玉,青钱流地,白璧如坻。富贵浮云,身名零露,事事无心归便归。秋风动

人物满东瓯。别我江心识俊游。北尽平芜南似画,中流。谁系龙骧万斛舟。去去几时休。犹自潮来更上头。醉墨淋漓人感旧,离愁。一夜西风似夏不。

百指忍贫埯远次,壮心销尽鬓丝如。身如韦素居常泰,官被声名折得迟。束檐喜闻千里戍,出山唯有十年诗。兰亭风月应须记,人物依稀似晋时。

小池山额垂螺碧。绿红香里眠鸂鶒。波面翠云开。仙槎天上来。吹将红日落。懊恼严城角。风月此时情。知君华发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