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诚之待制挽词二首

济南风物在西湖,湖上逢公初下车。
谈笑樽前伏齐虏,旌旗门外听除书。
一封未奏先焚草,三黜归来便种蔬。
泪落西堂歌酒地,杉松空见岁寒余。

作品评述

《李诚之待制挽词二首》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济南的风景在西湖,湖上遇到李诚之初下车。
在酒杯前谈笑,伏在齐虏旗帜下,听除书声。
一封信未送出就被焚烧,三次降职回来便务农。
泪水洒落在西堂的歌酒之地,杉松树中只见岁寒的余韵。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李诚之的挽词,以表达诗人苏辙对李诚之的赞美和思念之情。诗中以济南的风景为背景,通过描写李诚之在西湖的情景,表达了对他的敬重和思念之情。诗人提到了李诚之曾在齐虏旗帜下工作,用谈笑和酒杯前的场景展示了他的才华和豪迈。然而,李诚之却因政治原因多次被降职,最终回归农耕生活。诗人对他的遭遇感到痛心,并以泪水洒落在西堂的歌酒之地,寄托了对他的祝福和悼念。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李诚之的遭遇和生活经历,展现了苏辙对他的敬佩和感慨之情。诗人以济南的风景作为背景,将李诚之的故事与自然景色相结合,使诗词更具情感和意境。诗中的转折点出现在李诚之被降职回归农耕生活的地方,通过对他的命运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他的同情和对时代局势的思考。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的悲痛之情,将泪水洒落在歌酒之地,同时也透露出岁寒的气息,寓意着李诚之的遭遇是时代的寒冷所致。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现了苏辙深厚的情感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是一首具有深远意义的挽词。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雨欠农忧燥,风多客苦埃。犹寒莺未出,将社燕还来。桃放红凝脸,梅飘粉褪腮。春山如旧识,一笑病颜开。

谁能胸次浇今古,老去蓬茅杂榛莽。朴遫已甘无足数。品题忽及乃君余,顿觉焦枯得时雨。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故人犹忆苦吟劳,所惠何殊金错刀。霜雪剪栽新剡硾,锋铓管束本宣毫。知君倒箧情何厚,借我临池价斗高。词客分张看欲尽,不堪来处隔秋涛。

春秋尊王,外攘夷狄。幼学壮行,终始惟一。凛然英气,尚父是匹。揭之徂征,可却回纥。

世皆笑幽独,可不少自贬。种竹南轩间,亦足以相验。況兹岁华晚,众卉日凋敛。清节良自如,栽培匪为谄。

太饱伤清气,微寒最好诗。轻鸥怜野性,垂柳让风姿。智巧从天赋,疏狂听我为。极知贫者病,未许药能医。

将军年少时,束发在行伍。西方顷多事,二十勇如虎。一身殆百战,手足疮四五。征行久边戍,肯惮服役苦。西陲五十郡,一一经险阻。一官三十年,铢积仅如许。我闻中兴后,卷甲久未举。宿将零落尽,屈指不可数。政恐据鞍者,骄懦如婴乳。时平偶无事,酒肉而子女。问之行阵事,缩头

拂拂轻阴雨麹尘。小庭深幕堕娇云。好花无几,犹是洛阳春。燕语似知怀旧主,水生只解送行人。可堪诗墨,和泪渍罗巾。

梧桐生碧砌,密叶暗金井。惊心昨夜月,照见栖禽影。

客过无名姓,扁舟系柳阴。穷秋南国泪,残日故乡心。京洛衣尘在,江湖酒病深。何须觅陶令,乘醉自横琴。

一生心下事,皆可对人言。独有这些子,难为世俗论。

头白乘驴悬布囊,一回言别泪千行。儿孙满眼无归处,唯到尊前似故乡。

官为骏马监,职帅羽林儿。两绶藏不见,落花何处期。猎敲白玉镫,怒袖紫金锤。田窦长留醉,苏辛曲让岐。豪持出塞节,笑别远山眉。捷报云台贺,公卿拜寿卮。

自古称浮玉,更名为得金。一山藏寺腹,双塔立江心。淮浙中流断,风烟四岸侵。梦回禅榻悄,月午听龙吟。

双剑齐飞下九渊,更惊白壁堕黄泉。世间何用知非福,独立斜阳意茫然。

雨凉陟驼巘,转历九十折。短竹亦自阴,小家亦自洁。寻草补断蹊,行人以旱说。农哭眼睛落,天懒霹雳歇。斯民谓天懒,对此予心热。凭高览清旷,一峰一气结。峰下桔槔人,踏水脚如血。短短赤赤秧,传供毒蝗舌。太息重凝眸,青青天骨出。

断桥缺月。点点枝头雪。画角吹残声未歇。早是一年春别。寿阳弄粉成妆。柔肠结结丁香。可怕真梅轻妒,游蜂说与何妨。

宰臣思得度,鸥鸟恋为群。远客回飞锡,空山卧白云。夕阳孤艇去,秋水两溪分。归共临川史,同翻贝叶文。

凄凄杨柳暮,时复一蝉声。沧海不可极,风帆难计程。微烟生晚浦,斜日上孤城。欲寄相思札,谁传万里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