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刘仁瞻画像

阵前仙琕生无愧,鼓下蛮奴死合羞。
三尺吴缣暗尘土,凛然苍鹘欲横秋。

作品评述

《题刘仁瞻画像》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袁陟。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阵前仙琕生无愧,
鼓下蛮奴死合羞。
三尺吴缣暗尘土,
凛然苍鹘欲横秋。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刘仁瞻的画像,表达了他的英勇和威严。诗中通过描绘他在战场上的形象,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赞美。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生动的形象描写展示了刘仁瞻的英雄形象。首先,诗中提到“阵前仙琕生无愧”,表达了他在战场上的威严和庄重。仙琕是指刘仁瞻的画像,他的形象栩栩如生,展现了他的英雄气概。接着,诗中写到“鼓下蛮奴死合羞”,描绘了刘仁瞻在战斗中的勇猛和威力,使得敌人感到羞愧并败下阵来。这表达了他在战场上的无所畏惧和英勇无敌。

接下来的两句“三尺吴缣暗尘土,凛然苍鹘欲横秋”则描写了刘仁瞻身上的装束和气势。吴缣是一种上等的丝绸,而“三尺”则暗示了他的威严和高贵。然而,他的衣袍已经被战场上的尘土所覆盖,暗示了他在长期的战斗中付出的辛勤和努力。最后一句“凛然苍鹘欲横秋”描绘了他的威严和气势,苍鹘是一种勇猛的猛禽,这里用来比喻刘仁瞻的英勇和决绝。整首诗通过描绘刘仁瞻的形象,展示了他的英雄气概和无畏精神,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赞美。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通过形象描写展现出刘仁瞻的英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佩之情。它通过具体的描写和象征的运用,使读者对刘仁瞻的形象有了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表达了对英雄气概和勇敢行为的赞美。

诗词推荐

逢君亦姓翁,莫即是吾宗。远自刺桐里,来看孤屿峰。虽云相识晚,宛若故情浓。囘首秋风路,闽山复几重。

世间有真画,诗人干其初。世间有真诗,画工掇其余。飞潜与动植,横写极太虚。造物恶泄机,艺成不可居。争如俗子通身俗,到处堆钱助痴福。断无神鬼泣篇章,岂识山川藏卷袖。我因耽诗鬓如丝,尔缘耽画病谷羸。投笔急须将绢裂,真画真诗未尝灭。

长乐沙坑郑了然,不依本分要参禅。自言已到无参处,歌罗管尔米疆年。

岜亭邂逅又轻离,时事更翻几局棋。游宦明知同旦过。出山聊复救朝饥。屠龙笑我真可用,跃马追君已落迟。

长闻披鹤氅,城市往来频。得道人难测,和光迹易亲。堂闲秋擣药,坛冷夜朝真。几忆蓬壶顶,蟠桃烂漫春。

数点归鸦过别村,隔滩渔笛远相闻。菰蒲断岸潮痕湿,日落空江生白云。

庐山之下,绣谷之中。一江夜月,万壑松风。此意谁能委,岳阳城外松。

绿云一散寂无声,此际何人太瘦生。香纵返魂应断续,花曾解语欠分明。白团画识春风在,红烛歌残夕泪争。从此朝朝仍暮暮,可能空逐梦中行。

我有一双眼,光可照明烛。我有一寸肠,时复潄醽醁。我有两垂鬓,与君相映绿。我有一双脚,比君非不足。眼能别妍丑,肠不虑荣辱。须鬓每自怜,足力能有遂。一一将比君,未便遽惭恧。胡为被君轻,污田对寒玉,君如邀我游,我亦知所以。朝出任意游,暮归同倒屣。况此郊野间,远近

月上西窗,书帏静、灯明又减。水漏涩、铜壶香烬,夜霜如雪。睡眼不曾通夕闭,梦魂争得连宵接。念碧云、川路古来长,无由越。鸾钗重,青丝滑。罗带缓,小腰怯。伊多感那更,恨离伤别。正是少年佳意气,渐当故里春时节。归去来、莫教子规啼,芳菲歇。

江边终日水车鸣,我自平生爱此声。风月一时都属客,杖藜聊复寄诗情。

大字韦将军,小字徐开府。惠我数百言,字字了今古。江山得何助,文采乃如许。莫羞无稻粱,鸿飞自高举。

历阳之南有牛渚,一风微吹万舟阻。华戎蛮蜀古百川,合为大江神所躔。山盘水怒不得泄,到此乃有无穷渊。朱衣乘车作官庥,操制生杀非无权。阴灵秘怪不欲露,毁犀得祸岂偶然。

柳棬凉罐汲泉遥,味苦仍咸似海潮。却忆径山龙井水,一杯洗眼洞层霄。

终日冲奔浪,何年坠乱风?谢公堪入咏,目极在云中。

云散晴山几万重,烟收春色更冲融。帐殿出空登碧汉,遐川俯望色蓝笼。林光入户低韶景,岭气通宵展霁风。今日追游何所似,莫惭汉武赏汾中。

野兴每难尽,江楼延赏心。归朝送使节,落景惜登临。稍稍烟集渚,微微风动襟。重船依浅濑,轻鸟度层阴。槛峻背幽谷,窗虚交茂林。灯光散远近,月彩静高深。城拥朝来客,天横醉后参。穷途衰谢意,苦调短长吟。此会共能几,诸孙贤至今。不劳朱户闭,自待白河沉。

布谷布谷,十家九家逃亡屋。去冬屯田买牛到黄犊,今春军需剥皮共食肉。无牛可耕休论饭,秋粮要米从何办。布谷布谷奈尔何,江南渐少淮南多。

人谓先生老,诗坛近一昂。共知文力健,何有鬓毛霜。自料才非敌,从今气减狂。同宗有徐谢,我亦漫窥墙。

长沙益阳,一时相b3.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