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幸承天(二首)

迢遥列郡总维城,彩仗朱笼夹道迎。
太守尚宽诛北地,群臣何似幸南京。
山河嵩洛开皇览,雨露荆襄动圣情。
莫谓此行劳万乘,即今四海是升平。
¤

作品评述

《驾幸承天(二首)》是明代孙宜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迢遥列郡总维城,
彩仗朱笼夹道迎。
太守尚宽诛北地,
群臣何似幸南京。

山河嵩洛开皇览,
雨露荆襄动圣情。
莫谓此行劳万乘,
即今四海是升平。

译文:
迢遥的列郡总纳城,
彩旗锦帽夹道欢迎。
太守尚宽待北地的罪人,
群臣们何等幸福在南京。

山河、嵩洛,向皇帝展示开创的伟业,
雨露滋润着荆襄地的圣德。
不要说这次行程劳累万乘之众,
如今四方都是安定和平。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明代时期皇帝驾临南京的场景。第一首诗描述了迢遥的列郡,城中彩旗和美丽的笼车装饰迎接皇帝的到来。太守将北地的犯罪分子处以宽容,而群臣们则感到十分幸福能够在南京迎接皇帝。

第二首诗描述了皇帝在南京观赏山河和嵩洛的壮丽景色,同时也展示了皇帝的圣明和仁德,使荆襄地得到了雨露的滋润。最后两句表达了即使是这样一次劳累的行程,也值得,因为如今整个国家都是安定和平的。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皇帝驾临南京的场景,展示了皇帝的威仪和国家的繁荣。作者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迎接皇帝的盛况,以及皇帝对于地方官员的宽容和对国家的关怀。

诗词中的山河和嵩洛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皇帝的统治,而雨露则象征着皇帝的圣德和仁爱。整首诗词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示了皇帝的威仪和圣明,以及国家的繁荣和安定。

作者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使人们对皇帝和国家的繁荣感到敬畏和赞叹。整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明代时期国家的安定和繁荣的赞美,并展示了皇帝的圣明和仁德,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诗词推荐

江边野花不须采,梁头野燕不用亲。西施本是越溪女,承恩不荐越溪人。

画得百千本,都记祗这是。师玿好阴当,杨岐第七世。

蔷薇泣幽素,翠带花钱小。娇郎痴若云,抱日西帘晓。枕是龙宫石,割得秋波色。玉簟失柔肤,但见蒙罗碧。忆得前年春,未语含悲辛。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今日涧底松,明日山头檗。愁到天池翻,相看不相识。

林禽畏冷暮争归,水上荒城早阖扉。敲月会棋迎皂衲,斧冰供茗唤青衣。齕萁老马廏中响,瞰烛痴蛾窗外飞。忽报楼头禁钟动,平生乐事叹今稀。

断岸通别浦,孤舟入春烟。与梅本无期,忽到醉眼边。折花插纱帽,花重觉帽偏。居人空巷看,疑是湖中仙。

只为情多病也多,省可思量我。

芙蓉开了,春未江梅透。小小东风弄晴昼。把万家和气,吹入笙歌,炉熏里,都与慈闱做寿。黄堂今日贵,自著莱衣,捧劝金船十分酒。愿从今,江海上,日日韶华桃李迳,总为人间种就。但看取、天边老人星,有一点台星,共光南斗。

空庭战凄叶,寒日下高原。虽家北阙下,白云常满园。风霁琴张静,池昏鸟语喧。茂陵方请告,悁忆奉清言。

池亭雨过一番凉,云髻罗裙客两旁。不觉行人离恨远,贪看积水照筵光。满堂樽俎欢方剧,极目江湖意自长。归去伊川潇洒地,不须遗念属清湘。

朝鲜儿发绿,初剪齐双眉。芳筵夜出对歌舞,木绵裘软铜环垂。轻身回旋细喉转,荡月摇花醉中见。夷语何须问译人,深情知诉离乡怨。曲终拳足拜客前,乌啼井树蜡灯然。共讶玄菟隔云海,儿今到此是何缘?主人为言曾远使,万里好风三日至。鹿走荒宫乱寇过,鸡鸣废馆行人次。四月王城

指谓名场结净缘,修行随处扩龙天。只今挽下银河水,已污缁尘四十年。

耕田衣食苦不足,悠悠送子长河曲。同行不可别未忍,日暮河边仰天哭。男儿从军薄妻子,妇人随夫誓生死。封侯佩印未可知,不道沙场即为鬼。

斗杓运四序,寒暑忽已换。人生知几何,去日难把玩。凭高望烟海,青山忽中断。秋风肺病苏,为子巾一岸。

久嗟留滞压丛轻,桃李无言向野亭。展骥始应流汗赤,登龙早见出蓝青。三馀共对贤人酒,四野欣瞻别驾屏。何日蒲轮趋召节,便看两两映魁星。

凉风檐外入,皎月坐中流。白首无新句,青山非旧楼。一杯宁惜醉,万事入搔头。勿向栏干拍,恐惊江上鸥。

有飞飞儿,出家尤好。与尔同袍,佛也被恼。

数珠在手鹿随身,一笑陶陶满面春。天地知他心事好,百年饶与作间人。

通学元分族,渊源信有余。二友名屡贡,一老庆悬车。义利过庭训,兴哀迂叟书。他时家国事,蕲不负幽墟。

当日曾弹贡禹冠,悬知出处独今难。宁将退翮翔千仞,谁肯模棱持两端。风雨笔头犹老健,江湖吟鬓未凋残。十篇话破平生事,留与时人作样看。

偃仆跳梁太自粗,从渠穷技逞揶揄。会须闻见都忘尽,看打虚空得住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