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育王十二题·供奉泉

寻幽西去路非赊,回首红尘事可嗟。
不待鸾骖并鹤驾,便分人世与仙家。
几函道藏金壶墨,一片秋容玉井花。
还似武夷高会日,骨凡犹幸醉流霞。

作品评述

《和王刑部游仙都观》是宋代李覯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寻幽西去路非赊,回首红尘事可嗟。
穷尽心思去寻找幽静的去路,不是虚度时光。回首看红尘世界,感叹其中的琐碎事情。

不待鸾骖并鹤驾,便分人世与仙家。
不需要等待神仙的坐骑,我就已经与尘世分离,进入仙家。

几函道藏金壶墨,一片秋容玉井花。
几次将道法之书藏入金壶,用墨水写下。秋天的容颜如玉,宛如花朵盛开的井水。

还似武夷高会日,骨凡犹幸醉流霞。
仿佛是在武夷山上的盛会之日,我这凡人的身躯依然幸运地陶醉在飘逸的霞光中。

诗词通过对寻幽与红尘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感慨和对仙境的向往。诗人认为自己已经超脱尘世,与仙家分离,追求道法的修行。他将道法之书藏于金壶中,用墨水记录下自己的心得体悟。秋天的容颜如玉,玉井中盛开的花朵,象征着仙境的美好和纯洁。诗人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武夷山上的盛会之日,沉醉在流动的霞光中,表达了他对仙境的向往和对尘世的厌倦。

这首诗词展现了李覯对于人世与仙家的对立和诗人内心的矛盾。他渴望追寻仙境的纯净和超脱,但又不能完全摆脱尘世的琐碎和红尘的束缚。诗中运用了具象的描写手法,通过对金壶、墨水、秋容和玉井花的描绘,展现了仙境的美好景象。同时,诗人借用武夷山的意象和醉流霞的意象,将自己与仙境相联系,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将人世与仙家的对比巧妙地展现出来,体现了李覯对于仙境追求的向往和对尘世的反思,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思想情感。

诗词推荐

威凤集阿阁,所不矜爪咮。饥鸱得腐鼠,不敢喙瓦窦。有时脱翔去,鸱喙当正昼。饱能出妖声,呼起百怪斗。有狐毳九尾,有蛇歧两首。一足夔跃跃,四目蒙贸贸。鸱如喙不已,实恐颠载覆。仰吁太古帝,长使凤居守。

深水取鱼长信命,不曾将酒祭江神。

督府由来十六秋,几回祈去几回留。人称姬旦三朝辅,谁羡鸱夷一舸游。葛岭春风天地醉,芜湖夜月古今愁。平生心事青编在,身与皇家共戚休。

旆旆黄茆泼眼明,荒郊尽日绝人行。谁知气象萧条处,剩有山川可鼎烹。

迹暗心多感,神疲梦不游。惊舟同厌夜,独树对悲秋。晚角和人战,残星入汉流。门前早行子,敲镫唱离忧。

巷南敲板报残更,街北弹丝行诵经。已被两人惊梦断,谁家风鸽斗鸣铃?

吾侪自由身,声利为缠索。不有山林幽,何以宽此缚。熏炉仍茗碗,钩窗共盘礴。何必睹史天,是中差可乐。

吴头楚尾几名邦,公以循良达舜廊。未把勋庸齐冠邓,直将教化继龚黄。蠹蠲前政人云乐,最上诸司议曰臧。只恐周庐赖弹压,芝泥趣召觐清光。

插花行理鬓。迁延去复归。虽怜水上影。复恐湿罗衣。临桥看黛色。映渚媚铅晖。不顾春荷动。弥畏小禽飞。

雨色今夜别,映门白鲜鲜。隃知万古月,自在最高天。天高无阴晴,月亦无亏圆。中间隔云雾,顷刻变熊千。惟当自作乐,上界岂和邻。接竹风撼郭,倒尊水号川。狂歌眺渺莽,恐有浮槎仙。

元和六年正月乙丑晦,主人使奴星结柳作车,缚草为船,载糗舆粮,牛繫轭下,引帆上樯。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日矣,鄙人不敢问所涂,窃具船与车,备载糗粻,日吉时良,利行四方,子饭一盂,子啜一觞,携朋挚俦,去故就新,驾尘风,与电争先,子无底滞之尤,我有资送之恩

三十年前共苦辛,囊萤曾寄此烟岑。读书灯暗嫌云重,搜句石平怜藓深。各历宦途悲聚散,几看时辈或浮沈。再来物景还依旧,风冷松高猿狖吟。

不谭仁义只谭空,一着参差在个中。台上缤纷花正雨,城边一阵已西风。君王自有君王业,何事区区翻贝叶。雨花名台非识奇,要使后人知覆辙。

忠惠松楸过者饮,谁知藏伏祸机深。英魂久向兹埋玉,佛面今为汝削金。下马三号空抆泪,磔蟆万段亦甘心。迩来野外无全塚,谩使闲人愤满襟。

圣世优容许乞身,归来犹幸齿齐民。渔家那有悬车地,蔬食何施祝鲠人。獠婢临溪漂衣絮,蛮童扫叶续炊薪。生涯如此仍秋暮,赖是从来惯处贫。

洲前白鹭几时飞?芳草王孙归未归?二水依然台下过,阿谁演念家山破。

或棹孤舟或杖藜,寻常适意钓长溪。草堂竹径在何处,落日孤烟寒渚西。

亭傍乔木拂云天,亭下高桅泊晚湾。白是张骞曾泛水,青疑徐福所求山。羊城隔雾愁回首,鲸浸收风喜见颜。却笑金乌并玉兔,辛勤出没雪涛间。

直道年来冷似菰,西山去后有人扶。王郎此段真奇特,又喜三山出介夫。

圣君图治事如何,但见风云气象和。公似一夔奚翅足,我如乘雁岂加多。西郊索索飘黄叶,南浦鳞鳞起绿波。今日邮亭休恨别,行看麻制草銮坡。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