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姚燮的《病剧就养城北玉清道院作三章(其三)》
拼音和注音
guǐ shén tì wǒ wēi , xiāng dài yì zhēng hòu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鬼神:鬼与神的合称。泛指神灵、精气。偏指鬼;死去的祖先。指形体与精灵。古代指天地间一种精气的聚散变化。
相待:对待。招待;款待。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原诗
悔乃愤之几,何如慎诸后?
自镜平生端,炯象毕呈丑。
猛警同晨钟,尘去复奚帚?
鬼神惕我危,相待益徵厚。
坦掌偶失持,势遂邻械杻。
命无侥倖存,正以顺为受。
岂真石作罂,其坚逊陶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