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发五峰寺初入筠州界高冈铺

归时路何近,去时路何远。
山路无短长,人心有往返。
每因赴官期,一出谒乡县。
若非人事牵,无柰老身嬾。
初心作此行,夜雨醒醉眼。
孤愁念群驺,尺泥滑双趼。
首涂天全湿,回辙云半卷。
投寺借松床,呼僧同野饭。
颓然佳眠足,得此行役倦。
暂劳新不堪,遐征旧所叹。
松菊岂不怀,樊笼何时免。
瘦藤要觅闲,到了古道院。

作品评述

《明发五峰寺初入筠州界高冈铺》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归时路何近,去时路何远。
回家的路为何如此近,离开时的路为何如此遥远。
山路无短长,人心有往返。
山路无论长短,而人的心却有往返之情。
每因赴官期,一出谒乡县。
每当赴官之时,便要离开家乡。
若非人事牵,无柰老身嬾。
如果不是因为人事所牵,老身也不会如此疲倦。
初心作此行,夜雨醒醉眼。
初心驱使着我踏上这条路,夜雨使我清醒。
孤愁念群驺,尺泥滑双趼。
孤独的忧愁让我思念家中的马匹,泥泞的路使我的脚滑倒。
首涂天全湿,回辙云半卷。
头发湿透了整个天空,回程的车辙卷起了半片云。
投寺借松床,呼僧同野饭。
我投宿在寺庙,借用松树当作床铺,与僧人一起吃野饭。
颓然佳眠足,得此行役倦。
疲倦地躺下,睡得很香甜,因为完成了这次旅行的劳累。
暂劳新不堪,遐征旧所叹。
虽然暂时劳累,但对新的旅途却感到无法承受,思念起过去的地方。
松菊岂不怀,樊笼何时免。
怎能不思念松树和菊花,何时才能摆脱这个笼子。
瘦藤要觅闲,到了古道院。
瘦弱的藤蔓需要寻找宁静,来到了古老的道院。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离乡背井的心情和对归家的思念之情。诗人在旅途中感叹离家的路途遥远,但回家的路却近在眼前。他描述了山路的无短长,强调了人心的往返和离别的痛苦。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旅途经历,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归家的渴望。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旅途劳累的感叹,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和宁静的向往。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诗词推荐

佩韘相从四纪前,鲤庭论契荷忘年。文如潘陆倾江海,学造重黎绝地天。簪绂弃来名已厌,乡闾归后乐应全。冥飞尚隐樊笼旧,未副初心愧昔贤。

幽明虽异路,平昔忝攻文。欲知潜昧处,山北两孤坟。

天碧星河欲下来,东风吹月上楼台。玉梅雪柳千家闹,火树银花十里开。紫凤笙繁声曼衍,黄龙舞缦影徘徊。香车匝地红尘软,莫遣铜壶漏箭催。

重阴生夕霏,阴霭纷如雾。乍睹余霞景,已失前山处。氛氲迷去鸟,杳眇沉疏树。望远一凄然,徘徊独归路。

临水窗儿。与卷珠帘看画眉。雨浴红衣惊起后,争知。水远山长各自飞。受尽孤栖。极目风烟说与谁。直是为他憔悴损,寻思。怎得心肠一似伊。

三年流落塞垣春,雪屋冰庐乐藻芹。司业颇知怜郑老,薛宣能不吏朱云。鹗牋重剡新如昨,蚁壤高眠唤不闻。一掬垅头知已泪,霜风吹堕白杨坟。

火宅煎熬地,霜松摧折身。因知群动内,易死不过人。

荒凉城南奉先寺,后宫美人棺葬此。角楼相望高起坟,草间柏下多石人。秩卑焚骨不作冢,青石浮屠当丘垄。家家坟上作享亭,朱门相向无人声。树头土枭作人语,月黑风悲鬼摇树。宫中养女作子孙,年年犊车来作主。废后陵园官道侧,家破无人扫陵域。官家岁给半千钱,街头买饼作寒食。

山灵不为红尘扫,仙窦玲珑自天巧。或开或合谁主张,元气淋漓出蓬岛。压服坡陀万象高,平铺练带三江绕。水西接轸到斜阳,勒马回□问迟早。不见真仙只为仙,犹嫌秃发头颅老。三生岂必石点头,三晋何□石言好。行先之后更几人,龙奔虎噬争云扰。吴山但见楚山高,岂知砥柱千金宝。

玉箫声远忆骖鸾。几悲欢。带罗宽。且对花前,痛饮莫留残。归去小窗明月在,云一缕,玉千竿。吴霜应点鬓云斑。绮窗闲。梦连环。说与东风,归意有无间。芳草姑苏台下路,和泪看,小屏山。

[姑洗为羽]烨烨其光,炳炳其灵。窅其如容,剡其如声。扇以景风,导以朱游。我德匪类,神其安留。

不知远郡何时到,犹喜全家此去同。万里王程三峡外,百年生计一舟中。巫山暮足沾花雨,陇水春多逆浪风。两片红旌数声鼓,使君艛艓上巴东。

楼阁万重秋雨里,峰峦四合暮潮边。凤城今夕凉如水,多少人家度管纺。

晨起出蓬户,换却隔水峰。细看只旧山,色与昨不同。虽经夜来雨,未必有许功。云师挈众嶒,置在蓝水中。沙土俱绿净,草树添青葱。不然近秋襄,那得还春容。此意殊不浅,要将调诗翁。判断索一语,可惜语不工。正使语工著,不如山色浓。

四海游夫了,粹学洞谷今。闻善亟推挽,常恐力不任。时危系长才,白日已西沉。拱木战寒风,凄其千载心。

同条端的不同条,个个沩山水牯牛。一做这般虫豸去,牵犁拽杷几时休。

亦次其韵岩桂秋风南埭路。墙外行人,十里香随步。此是芗林游戏处。谁知不向根尘住。今日对花非浪语。忆昨明光,早辱君王顾。生怕青蝇轻点污。思鲈何似思花去。

陶令读《山海》,庄生适鷃鹏。遐心开旷瞩,循分谢修能。鼠穴无窥斗,龙门亦罢登。可知环堵内,形影是真朋。

数举除夜酒,稍消少年豪。浮光寄流水,妙理付浊醪。微阳未出土,大雪飞鹅毛。试问冰霜劲,春来能久牢。

满目是瑶琚,贫家遂富如。许观非许卖,宜惨不宜舒。醇酿装醺后,重衾造暖馀。肯於人世上,造险较锱铢。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