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苦寒行二首

南纪巫庐瘴不绝,太古以来无尺雪。
蛮夷长老怨苦寒,昆仑天关冻应折。
玄猿口噤不能啸,白鹄翅垂眼流血。
安得春泥补地裂。
晚来江门失大木,猛风中夜吹白屋。
天兵斩断青海戎,杀气南行动地轴,不尔苦寒何太酷。
巴东之峡生凌澌,彼苍回轩人得知。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唐代杜甫创作的《后苦寒行二首》。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南纪巫庐瘴气不断,从太古以来无尺寸的雪。蛮夷的长者们怨恨严寒,昆仑山脉的天关已被严寒冻断。玄猿张口无法吟啸,白鹤的翅膀垂落,眼中流淌着血。如何才能够让春泥填补这大地的裂缝呢?

夜晚来临,江门失去了一株巨大的树木,猛烈的风在夜间吹袭着白色的屋舍。天兵们斩断了青海的蛮夷战士,杀气蔓延向南,动摇了大地的中心轴,难道因此才有了如此严酷的寒冷吗?

巴东的峡谷中产生了浮冰,那片辽阔的苍穹会传达人们的感知。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北方严寒地区的严酷自然环境和人们在其中所受的磨难。诗人通过生动的描写,表现出大自然的无情和人类的无奈,以及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关系。

诗中通过“南纪巫庐瘴气不断”一句,展现了南方巫山的气候异常潮湿,而北方昆仑山则极寒,对比两地的气候差异。作者通过“蛮夷长老怨苦寒”以及“昆仑天关冻应折”等句,表达了北方人们对寒冷的不满和对极寒环境的抱怨。这些描写体现了人类在面对自然的力量时的无力感和不满情绪。

诗中的“玄猿口噤不能啸,白鹄翅垂眼流血”表现了动物们在严寒中的痛苦,进一步凸显了严酷的自然环境。而“安得春泥补地裂”则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希望能够通过春天的来临来修补受寒冷破坏的大地。

诗的后半部分描写了战争的景象,天兵斩断了青海戎的战士,这与前半部分的描写形成了反差。通过描绘战争中的杀气和动荡,诗人强调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暗示了战乱带来的破坏和不稳定。

最后两句“巴东之峡生凌澌,彼苍回轩人得知”,则通过自然景象传达人们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知,使整首诗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形成了巧妙的对比。

总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示了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同时抒发了诗人对严酷自然和战乱所带来的痛苦和不满。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诗词推荐

近市嚣尘远,山居古意存。诗人常下榻,俗子莫登门。日坐图书府,时开风月樽。野夫因到此,忘却海云村。

欲留苦滞淫,欲去复仿佛。卧漳仍登龙,两心正交相。粲粲金玉人,纳纳锦绣肠。安得云随龙,意和即公傍。

天下大峨山,雄秀盘厚地。山虽不在眉,所在拥空翠。矫矫三苏公,挹此淑灵气。文章垂日星,照映盖一世。李侯起广汉,射策叩丹陛。褎然出群英,东南蔼名字。来上著作庭,行入甘泉侍。胡为把一麾,西归寻药市。吾闻此州俗,秉法更陈义。厚德坐镇之,近古翻易治。君家义概堂,活人

鸭绿桑乾尽汉天,传烽自合过祁连。功名在子何殊我,惟恨无人快著鞭。

巨镇为邦屏,全材作国桢。韬钤汉上将,文墨鲁诸生。豹虎关西卒,金汤渭北城。宠深初受棨,威重正扬兵。阵占山河布,军谙水草行。夏苗侵虎落,宵遁失蕃营。云队攒戈戟,风行卷旆旌。堠空烽火灭,气胜鼓鼙鸣。胡马辞南牧,周师罢北征。回头问天下,何处有欃枪。

兹山未识名,目挑心颇许。入户送眉青,犹湿昨宵雨。云南地即山,践踏等尘土。江南好山水,残剩不吾与。自我海外归,此石堪共语。便恐人持去,火急命游侣。天教看山来,强颜聊自诩。

缥缈南山萼绿华,春宵侍宴皇家。定知饮酹玻瓈碗,去拥云軿并六花。

百尺危楼初过雨,清风凛作轻寒。一声渔笛在云端。黄昏帘幕卷,新月半阑干。青翼不来音信断,云窗杳隔三山。何当携手便骖鸾。今宵同胜景,玉斝不留残。

疏柳摇湖叶叶声,新堤沙净簟纹平。千岩作暝鸦群没,一水涵空鱼队行。绰约重楼歌吹隐,飘旋小艇羽毛轻。胡床列坐车音里,远火高低隔雾明。

梦游帝里送残秋,重九真为帝里游。十月初头方赐对,痴儿枉却一生愁。

客子愁无奈,年来鬓已秋。尘埃自衮衮,勋业转悠悠。岛雾沉晴树,山鸡舞画楼。惠连有新作,一览病应休。

浓淡云无定,凄微气宇寒。鸠鸣桑叶吐,村暗杏花残。客子行裘薄,春塘野水宽。轻雷欣已发,谬作采茶官。

项王暴不减强秦,一语箴规总未闻。白首尚嫌君不忍,料知增更忍于君。

许负遗书果是非,子凭何处说精微。使君岂必如椰大,丞相元来要瓠肥。袖阔日常笼短刺,肩寒春未换单衣。半头布袋挑诗卷,也道游方卖术归。

端拱复垂裳,长怀御远方。股肱申教义,戈剑靖要荒。命将绥边服,雄图出庙堂。三台入武帐,八座起文昌。宝胄匡韩主,华宗辅汉王。茂先惭博物,平子谢文章。尽节恢时佐,输诚御寇场。三军临朔野,驷马即戎行。鼓吹威夷狄,旌轩溢洛阳。云台先著美,今日更贻芳。

阆中虽近蜀,监税本闲官。岂足淹贤俊,聊应长羽翰。读书心健否,答策意何阑。未可厌畋猎,田中有走貆。

世间拘碍。人不堪时渠不改。古有斯人。千载谁能继后尘。春风入手。乐事自应随处有。与众熙怡。何似幽居独乐时。

渐觉芳郊明媚,夜来膏雨,一洒尘埃。满目浅桃深杏,露染风裁。银塘静、鱼鳞簟展,烟岫翠、龟甲屏开。殷晴雷。云中鼓吹,游遍蓬莱。徘徊。隼旟前后,三千珠履,十二金钗。雅俗熙熙,下车成宴尽春台。好雍容、东山妓女,堪笑傲、北海尊罍。且追陪。凤池归去,那更重来。

水碧风清,入槛细香红藕腻。谢娘敛翠,恨无涯,小屏斜。堪憎荡子不还家,谩留罗带结。帐深枕腻炷沉烟,负当年。

欲整锋铓敢惮劳,凌晨开匣玉龙嗥。手中气概冰三尺,石上精神蛇一条。奸血默随流水尽,凶豪今逐渍痕消。削平浮世不平事,与尔相将上九霄。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