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十五之郡

平明江雾寒,客马江上发。
扁舟事洛阳,窅窅含楚月。

作品评述

《送刘十五之郡》是一首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这首诗的内容描绘了王昌龄送别刘十五前往郡守任职的情景。

诗中描绘了清晨,江面上弥漫着寒冷的雾气,刘十五乘坐的客马正从江上出发。诗人接着描述了刘十五此行的目的地——洛阳,并描写了洛阳的环境。诗的最后两句写道:“窅窅含楚月”,表达了洛阳的月色朦胧,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清晨江上寒雾蔽,
客马离开江面去。
扁舟驶向洛阳城,
洛阳夜色楚月含。

这首诗意非常简洁明了,通过描绘清晨的江雾和刘十五离开的情景,同时描述了刘十五要去的洛阳城的环境。整首诗词给人一种清新、静谧的感觉,并充满了怀念之情。王昌龄运用了简洁的语言和意象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刘十五的祝福和对洛阳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词的赏析,从形式上来看,它采用了五言古诗的形式,每句都是五个字,每两句构成一个意象完整的句子。整首诗虽然篇幅不长,但通过精简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刘十五的送别和对洛阳的思念之情,形象生动、意境深远。整个诗词运用了富有节奏感的韵律,通过诗人细腻的观察和抒发,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景色的细腻描绘之美。

作者介绍

王昌龄,字少伯,京兆人。登开元十五年进士第,补秘书郎。二十二年,中宏词科,调汜水尉,迁江宁丞。晚节不护细行,贬龙标尉卒。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涣之齐名,时谓王江宁。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诗词推荐

月明中。月明中。满湖春水望难穷。欲学楚歌歌不得,一场离恨两眉峰。

三茎瘦竹两株松,瑟瑟悠悠韵且同。抱节乍离新涧雪,盘根远别旧林风。岁寒相倚无尘地,荫影分明有月中。更待阳和信催促,碧梢青杪看凌空。

只锄蔬甲亦妨閒,久与溪云断往还。今日偶来僧却在,共煎茶吃话庐山。

叠送香罗浅色衣,著来春色入书帷。到家慈母惊相问,为说王孙脱赠时。

琴上金星正照,砚中瞿鸟眼相青。闲来自觉有精神。心海风恬浪静。且喜面前花好,更听林外莺新。瓮头清辣洞庭春。醉里徐行路稳。

对面雨来山欲移,援毫我亦赋新诗。扁舟纵是促行去,不废小亭筇一枝。

生名师命其姓刘,自少轩轾非常俦。弃家如遗来远游,东走梁宋暨扬州。遂凌大江极东陬,洪涛舂天禹穴幽。越女一笑三年留,南逾横岭入炎州。青鲸高磨波山浮,怪魅炫曜堆蛟虬。山cd讙噪猩猩游,毒气烁体黄膏流。问胡不归良有由,美酒倾水炙肥牛。妖歌慢舞烂不收,倒心回肠为青眸。

十二阑干绕玉楼,珠帘垂影控金钩。多情最是梁间燕,泥软花香去复留。

牧竖横清笛,骑牛引犊归。阴凝山仿佛,暝合树依稀。风逼衣裘冷,天将雨雪霏。倚阑遥睇处,接翅有鸦飞。

花缺伤难缀,莺喧奈细听。惜春春已晚,珍重草青青。堤柳自绵绵,幽人无恨牵。只忧诗病发,莫寄校书笺。燕语曾来客,花催欲别人。莫愁春又过,看著又新春。身外都无事,山中久避喧。破巢看乳燕,留果待啼猿。诗家通籍美,工部与司勋。高贾虽难敌,微官偶胜君。努力省前非,人生

微雨斑斑,晕湿海棠,渐觉燕脂红褪。迟日短垣,娇怯和风,摇曳一成春困。玉软酴酥,扶不起、晚妆慵整。愁恨。对佳时媚景,可堪重省。曾约小桃新燕,有蜂媒蝶使,为传芳信。西蜀杜郎,东坡苏老,道也道应难尽。一朵风流,雅称且、凤翘云鬓。相映。眉拂黛、梅腮弄粉。

上人处世界,清净何所似。似彼白莲花,在水不著水。性真悟泡幻,行洁离尘滓。修道来几时,身心俱到此。嗟余牵世网,不得长依止。离念与碧云,秋来朝夕起。

平生不识字,把笔学吟诗。旧说韦苏州,于余今见之。每遭饥寒厄,出吐辛酸辞。候虫鸣屋壁,凤蝉啭枯枝。但有可怜声,入耳终无奇。宏斋误题品,恐贻识者饥。

废功看不已,醉起又持杯。数日帘常卷,中宵雨忽来。凄凉无戏蝶,零落在苍苔。造化根难问,令人首可回。

方丈仙人定好奇,行吟合璧作琼蕤。免园且就如今赋,凤沼重看异日诗。

忽忽聚还散,荧荧暗复明。去嫌灭烛秽,来照读书清。不必烦罗扇,何妨屏铁檠。蚌珠大如月,不及尔身轻。

好物不虽多,自悟方悟他。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愿得无言经,尽度恒河沙。尽度一切已,依然无一物。

有约泛溪篷。游画图中。沙鸥引入翠重重。认取抱琴人住处,水浅山浓。一笑两衰翁。莫惜从容。瓮醅灰芋雪泥菘。直到梅花飞过也,桃李春风。

晚进违前辈,平生阙异闻。吾犹识此老,天岂丧斯文。善学家传业,英词世不群。固应讥尚白,官序见扬云。

一镞破三关,坐断江西路。佛祖到头俱冈措,至竟全凭这一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