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恒操上人归江外觐省

依佛不违亲,高堂与寺邻。
问安双树晓,求膳一僧贫。
持咒过龙庙,翻经化海人。
还同惠休去,儒者亦沾巾。

作品评述

《送恒操上人归江外觐省》是唐代卢纶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依佛不违亲,
高堂与寺邻。
问安双树晓,
求膳一僧贫。
持咒过龙庙,
翻经化海人。
还同惠休去,
儒者亦沾巾。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送别名为恒操的僧人,他将离开家乡前往江外朝拜佛教圣地。诗中表达了对恒操的祝福和对佛教修行的赞扬,同时也体现了儒家文化与佛教的和谐共存。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恒操的送别,展示了佛教信仰与家庭关系之间的平衡。首先,诗中提到 "依佛不违亲",表明恒操依然尊敬和顾及家人,即使他要离开他们去追求佛教修行。这种平衡体现了作者对恒操的理解和支持。

诗中还描绘了高堂与寺庙相邻的景象,显示了家庭与佛教寺院的紧密联系。双树晓间问候,体现了作者对恒操一天的开始的祝福。在江外的寺庙,恒操会过龙庙、翻阅经书,向海中的人们传播佛法。这些描写表达了恒操的虔诚和对佛教事业的热爱。

最后两句 "还同惠休去,儒者亦沾巾",表明恒操的修行事业得到了不仅是佛教徒,还包括儒家学者的支持和赞同。这暗示了儒家与佛教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和谐共处,显示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多元宗教思想的融合。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展示了作者对佛教修行者的赞美和祝福,同时表达了家庭情感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不同思想流派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包容。

作者介绍

卢纶,字允言,河中蒲人。大历初,数举进士不第。元载取其文以进,补阌乡尉,累迁监察御史,辄称疾去。坐与王缙善,久不调。建中初,为昭应令。浑瑊镇河中,辟元帅判官,累迁检校户部郎中。贞元中,舅韦渠牟表其才,驿召之,会卒。集十卷,今编诗五卷。

诗词推荐

宜繁宜远九标新,花露能仙雨点频。传姓老聃因指树,过门方朔验呼人。苇绡缟月明偷夜,练帨当风静撚春。实荐冰盆传种去,莫教鑽破核中仁。

非卿桥不立,谁是杜武库。下浦未更新,过者几惊雇。

三界唯心,唯心三界,一切法空观自在。处处光明处处身,老回泡幻同无碍。吐云如山,吞川如海,了无毛发居其外。万象森罗尽我家,只个虚空肚皮大。

山林曾是身由身,岂合区区入世尘。萧散未能忘故态,优游聊喜及时春。闲中浊酒偏亲我,同外飞花欲趁人。多谢鸣鸠催对雨,坐惭无术粒斯民。

一段离愁堪画处,横风斜雨摇衰柳。

六年绝域梦刀头,判得南还万事休。谁谓石渠刘校尉,来依绛帐马荆州。霜髭雪鬓共看镜,茱糁菊英同送秋。他日江梅腊前破,还从天际望归舟。

苏州定慧长老守钦,使其徒卓契顺来惠州,问予安否,且寄《拟寒山十颂》。语有璨、忍之通,而诗无岛、可之寒,吾甚嘉之,为和八首。左角看破楚,南柯闻长滕。钩帘归乳燕,穴纸出痴蝇。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崎岖真可笑,我是小乘僧。铁桥本无柱,石楼岂有门。舞空五色羽,吠

谁铸三钟栾乳形,不须笋簴自能鸣。仙君欲奏宾云曲,只感清霜便发声。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谁云至理宗无相,大道由来万法兼。且以声音为佛事,晓敲清磬诵华严。

老去关心最语离,不堪离久会还希。君方慷慨思矜振,我已婆娑喜惰归。万事莫如身自爱,十诗亦与世多违。倘将书寄南来雁,且问琼花果是非。

病躯终日困骄阳,正虑行行去路长。多谢天公怜此意,时飞疏雨作清凉。

浯溪一股寒流碧,耸起双峰如削壁。两公文墨照溪津,到今草木增颜色。想当忠愤欲吐时,尽把江山供笔力。我来吊古不胜情,岂但登临爱泉石。渔阳旧事忍再论,仅赖令公安反侧。书生百感夜不眠,起读新诗转凄恻。

残年仍旧学,平日亦新书。酒渴今司马,岩栖昔幼舆。梦无三字拜,家有五车储。但谂催诗烛,吾衰冀少徐。

桃溪柳陌好经过,灯下妆成月下歌。为是襄王故宫地,至今犹有细腰多。

万里书归说我愁,知君不忘北城幽。一篇封禅才难学,三亩蓬蒿势易求。欲与山僧论地券,愿为邻舍事田畴。应须急作南征计,漠北风沙不可留。

罢征光禄塞,初入玉门关。残月边兵尽,寒风壮士还。旗光侵桂卷,箭镝半星閒。归赐将军第,长铭窦宪山。

买得幽山属汉阳,槿篱疏处种桄榔。唯有猕猴来往熟,弄人抛果满书堂。

莫辞还作吏,且喜速回车。留醉悲残岁,含情寄远书。共看衰老近,转觉宦名虚。遥想清溪畔,幽人得自如。

四叙相迁亦可观,斜扉半掩半欹关。诗吟海岳皆空尽,扇觉秋凉渐放闲。树影临窗迷远思,渴禽恋水复飞还。旋教摘果螟心话,叶木苍苍天地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