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衡山福严长老

衡山几千里,闻在湘川侧。
云霞不可到,峰壑无由识。
方丈开其间,青松隐寒色。
飞鸿尚莫过,况寄双凫翼。

作品评述

《寄衡山福严长老》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衡山千里外,听闻在湘川旁。
云霞难以抵达,山峰峡谷难以辨识。
方丈庐开启,青松隐现寒色。
飞鸿都不曾飞越,更何况寄双凫之翼。

诗意:
这首诗以寄托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福严长老的思念之情。诗中描述了衡山的壮丽景色和福严长老居住的地方,衡山被描绘为远离湘川的地方,云雾缭绕,山峰峡谷隐约可见。方丈庐敞开着,青松绿意盎然,但飞鸿都未曾越过山峰,更何况传递双凫之翼。这里的飞鸿和双凫象征着福严长老,诗人表达了对长老的远思和寄托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衡山的壮丽景色和福严长老的住处,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长老的思念之情。衡山被描绘得神秘而遥远,云雾弥漫,山峰峡谷难以辨识。方丈庐中的青松隐现出寒色,给人以清凉的感觉。诗人通过对飞鸿和双凫的比喻,表达了长老的高尚品质和超凡境界,认为即使飞鸿都无法越过山峰,更何况传递双凫之翼,暗示了长老的卓越地位和难以企及的境界。整首诗意境深远,意境清新,表达了诗人对福严长老的敬慕之情,展现了宋代文人对山水禅宗的崇敬和追求。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襄武家风迥出群,奇才能武又能文。剑锋足压三千士,笔陈还驱十万军。银管绿沈新草檄,丹书卢矢旧铭勋。临风自顾长缨在,醉袂苍茫欲赠君。

细细黄花落古槐,江皋不雨转轻雷。长空鸟破苍烟去,落日人从绿野来。散策意行寻水石,脱巾高卧避氛埃。羁游未羡端居乐,看月房湖又一回。

将喻红炉火裹莲,精金百煅转光鲜。居尘不染随宜用,始觉松风解说禅。

春山蕨方芽,春院桐始华。喧风荡红紫,还似幄遮。老仙坐鹿园,净眼阅岁华。会须乘五羊,结佩凌飞霞。

习气不解老,壮心故嵯峨;忽与乡曲齿,方惊年许多!有眼不自见,尚谓朱颜酡;今朝镜中逢,憔悴如枯荷。形骸即迁变,岁华复蹉跎;悟此吁已晚,即悟当若何?乌兔两恶剧,不满一笑呵;但淬割愁剑,何须挥日戈。儿童竞佳节,呼唤舞且歌;我亦兴不浅,健起相婆娑。

旅人无事喜,终日思悠悠。逢酒嫌杯浅,寻书怕字稠。贫来许钱圣,梦觉见身愁。寂寞中林下,饥鹰望到秋。

志士本激烈,况当离别情。直气不得发,逢秋吐商声。浮云蔽长空,驱马去孤城。广川无舆梁,一苇讵能横。将寻故山隐,自芟荒草耕。蠹书束高阁,龙剑日夜鸣。行路由正途,能使山岳平。端居息机心,卧闻蝼蚁争。知君重交结,临分吐平生。

权臣坐偃月,弃官如飘蓬。及兹颠沛秋,翻然挺孤忠。一死未得所,纲罗挂秋鸿。渡淮已不食,蜕槁夷齐风。

憔悴王居士,颠狂不称时。天公与贫病,时辈复轻欺。茅屋随年借,盘餐逐日移。弃嫌官似梦,珍重酒如师。无竹栽芦看,思山叠石为。静窗留客话,古寺觅僧棋。瘦马寒来死,羸童饿得痴。唯应寻阮籍,心事远相知。

未当求致仕,知命已先归。举案能同寿,如公者亦稀。庞眉天下老,绿发镜中希。吕望真堪笑,高年尚钓矶。

风高木叶脱,从此晓寒新。积雨见初日,远山如故人。烟村一苇渡,野寺数家邻。独念行藏异,沙鸥未我驯。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上人解作风骚话,云谷书来特地夸。杨柳杏花风雨后,不知诗轴在谁家。

修途六月清无暑。潘舆稳向盱南去。喜气已津津。平反一笑春。人言阴德报。罗纸重重诰。明岁早归来。泉江去鹞催。

雨滴草芽出,一日长一日。风吹柳线垂,一枝连一枝。独有愁人颜,经春如等闲。且持酒满杯,狂歌狂笑来。

散金结客不求偿,落落生平此势肠。七尺许君何慷慨,一朝用世果循良。满城山色侵官舍,遍地溪声度女墙。邑长若逢潘岳辈,肯教名独起河阳。

夜久寂无听,晓来微有声。鸡鸣疑远墅,鼓动忽孤城。异县留妻子,殊方老弟兄。怀哉一斗粟,于汝岂无情。

守得莲开结伴游,约开萍叶上兰舟。来时浦口云随棹,采罢江边月满楼。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拚得为花愁。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向朱颜不耐秋。

弱袂长鬟荡水中,钏文钗影入荷丛。鸣榔惊起韩朋鸟,一个西来一个东。

一枝丹桂谩成名,一片绯衫未是荣。赖有遗文在东观,直应千载气如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