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借观《睢阳老五图》

国老安荣心自闲,紫袍金带旧簪冠。
星骑箕簸扬糠秕,斗掌权衡表汉桓。
冬有愆阳嫌薄热,夏多沴气畏轻寒。
赖得五贤清雅出,俾人敬慕肃容看。

作品评述

《次韵借观《睢阳老五图》》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国老安荣心自闲,
紫袍金带旧簪冠。
星骑箕簸扬糠秕,
斗掌权衡表汉桓。
冬有愆阳嫌薄热,
夏多沴气畏轻寒。
赖得五贤清雅出,
俾人敬慕肃容看。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轼在观赏《睢阳老五图》之后所写。诗中描述了国老(指古代官员)心境宁静,身着紫袍、佩戴金带、戴着旧式簪冠。他们在星辰的引领下,像箕簸一样扬起了糠秕,又像斗掌一样掌握着权衡,展示了汉代桓帝时期的风采。诗中还提到冬天有时过于寒冷,阳光不够温暖;夏天则多了些炎热和湿气,畏惧轻微的寒冷。然而,感谢睢阳老五的艺术作品,五位贤者的清雅风范得以流传,使人们对他们心怀敬仰,肃容细细欣赏。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国老的安闲心境、服饰和对季节变化的感受,引出了对《睢阳老五图》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诗人以简洁而有力的笔触,将国老的形象绘制得栩栩如生,展示了他们的文雅风范和高尚品质。通过对冬夏之际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感受,并通过和五位贤者的作品相联系,突出了他们的价值和影响。整首诗以赞美之辞表达了诗人对睢阳老五以及他们的艺术作品的敬仰之情,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传承和推崇。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精练的语言,通过对国老、季节和艺术作品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展示了苏轼对人文艺术的独特洞察力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式乾殿久化烟埃,忠壮祠犹立水隈。当日早如龙剑逝,免将分拆累三台。

佩牛未敢邀君出,射虎何当许我从。要看堂堂冠剑叟,苍然十万甲夫中。

衰病厌多事,清游谐夙心。夜深楼突兀,岁晚柏萧森。汲井洗灵药,焚香横素琴。身闲境自胜,城市亦山林。

泾巘翠插天,泾溪清绕郭。峦环松竹里,崖磴自楼阁。是时秋阳骄,三日此栖泊。晓色林端来,晴云岩际落。飞梯接绝壁,画柱裹枯箨。谁拂梁间尘,谪仙久不作。予生捉月姿,方寸颇明廓。思君骑鲸鱼,赴我千金诺。

礼行东朝,乐奏大吕。羽术森陈,簪坤式序。云幄邃央,宏曲是举。天子万年,母备环宇。

海水奔腾朔风急,巨鳌震动坤轴折。茫茫水与云相连,中有仙人渺独立。槁梧三尺操南音,轻视功名等秋叶。调高韵古泣鬼神,毡帐轻弹燕蓟月。锦囊万里诗一编,字字丹心沥青血。回首铜仙旧梦寒,抚卷令人双鬓雪。只今复作潇湘游,拟续离骚吊忠魄。独夜何心闻杜鹃,云暗苍梧正愁绝。

瑞蓂八叶开蕤宾,湘川当年生俊人。天孙织裳云锦新。下与圣世为卿云。妙龄材策趣金銮,从横礼乐波澜翻。结知九重生羽翰,扬庭径许升朝班。姓名将启金瓯黄,海沂暂此留王祥。朝来椒颂传新章,青衫属吏欣观光。方瞳玉颊歌云谣,醴泉为酒{左奭右阝}斗杓。东方蟠桃三度实,安期瓜枣

诗情未尽在苏杭,幽绝札兰天一方;深浅翠屏山四面,回环碧水柳千行。牛羊点点悠然去,凤蝶双双自在忙。处处泉林看不厌,绿城徐入绿村庄。

幸是安心无可病,不曾为米底须归。养成乳鹿充神驾,散拾残云补道衣。

一自檀溪把酒余,年来夷路崎岖。栖头落日人空老,局面西风事顿殊。故国山容增黯淡,旧时柳色半荒芜。草堂想见忧时切,曾赋官军近捷无。

浮屠诞谩唐宗惑,大内王宫迎佛骨。披忠谏婴直逆鳞,远贬潮阳蛟鳄窟。雪寒蓝桥道路危,车儿追陪儿女悲。覉穷因苦暂时事,朝食南海无终期。

长风送月九霄宽,无赖浮云告亦顽。本自无私长委照,不应有碍似偏悭。苍生望治东山隐,四海倾风钓濑閒。潜复虽深终是昭,停觞且待夜深还。

鸣鼙渡长淮,霏烟散清晨。皎皎初日光,照辉草木新。横林渡余碧,叠嶂开嶙峋。移桡失向背,烟波浩无垠。儿童相橹歌,余心亦欣欣。轻帆轻相逾,画鷁映流津。徘徊望洲渚,悠然独怀人。樵渔有栖遁,寂寞谁问邻。暮风翻洪涛,鱼虾亦有神。四顾天地墨,孤舟恐漂沦。

好整风流有郑庄,买园栽菊待重阳。傥能怜我耽佳句,为遣秋根到草堂。

窗下修书寄远人,燕泥时复涴衣巾。东风催下清明雨,莺老花残又一春。

吹鬓东风可但寒,倦飞孤鹤已知还。花光弄暖翻承雪,云翼回阴却见山。野水曲行林下绿,春禽唤出梦中閒。欲营老宅南头住,待驻人间耐久颜。

只从地底一阳来,已把东皇次第催。烟缕未看原上柳,霜苞先探岭头梅。

日映宫墙柳色寒,笙歌遥指碧云端。珠铅滴尽无心语,强把花枝冷笑看。

六桥久客旧湖滨,春日花开不似春。游学顿无福建子,科名更说梓潼神。暗惊渊实丘夷事,枉作书痴传癖人。辛苦湘累辨兰艾,庄生齐物等埃尘。

秦王日无道,太子怨亦深。一闻田光义,匕首赠千金。其事虽不立,千载为伤心。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