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清明二首

过眼年光疾弹丸,桐华半拆燕初还。
汉宫有烛朱门暖,墨突无烟白屋寒。
宁复斗鸡陪戏社,颇思携鹤访孤山。
今年秫与金同价,偶得茅柴且尽欢。

作品评述

《寒食清明二首》是宋代刘克庄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寒食清明二首

过眼年光疾弹丸,
桐华半拆燕初还。
汉宫有烛朱门暖,
墨突无烟白屋寒。
宁复斗鸡陪戏社,
颇思携鹤访孤山。
今年秫与金同价,
偶得茅柴且尽欢。

中文译文:

时间如弹丸般飞逝,
桐花已有一半凋零,燕子才刚归来。
汉宫里有明亮的红烛,门内温暖如春;
而我住的白色小屋却没有炊烟,寒气入骨。
宁愿和鸡一起参加戏剧表演,
也多次想起带着鹤去访问孤山。
今年秋谷和金子的价值相等,
偶然得到茅草和柴火,就尽情享受欢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光阴易逝的感慨和对生活中的一些经历和感受的思考。

诗的开头,诗人用"过眼年光疾弹丸"来形容时间的飞逝,暗示了人们对光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桐华半拆燕初还"则描绘了桐花凋零和燕子归来的自然景象,以此交代了诗歌发生的时节和背景。

接下来,诗人以对比的手法描绘了自己和汉宫的生活状况。汉宫里有明亮的红烛和温暖的门,象征着富贵和安逸,而诗人住的白色小屋却没有炊烟,给人一种寒冷和贫困的感觉。这种对比反映了诗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条件的差异,表达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体验。

在第三和第四句中,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心愿。他宁愿和鸡一起参加戏剧表演,也表达了对欢乐和娱乐的向往;而"携鹤访孤山"则表示他对自然和清静的向往和思念。

最后两句,诗人以一种比较轻松的口吻,描述了他在当下所拥有的欢乐。今年秋谷和金子的价值相等,暗示了他对物质财富的看法,并以"茅柴"和"柴火"来象征简朴的生活和温暖的气氛。这种对于当下欢乐的感受和珍惜,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积极态度和对简单快乐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时间流逝、生活经历和情感追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对简单快乐的向往,同时也展示了他对自然和清静的喜爱和《寒食清明二首》是刘克庄的一首宋代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寒食清明二首

过眼年光疾弹丸,
桐华半拆燕初还。
汉宫有烛朱门暖,
墨突无烟白屋寒。
宁复斗鸡陪戏社,
颇思携鹤访孤山。
今年秫与金同价,
偶得茅柴且尽欢。

中文译文:

时间如弹丸般飞逝,
桐花凋零了一半,燕子刚刚归来。
汉宫内有明亮的红烛,门暖如春;
而我居住的白色屋子没有烟火,寒气袭人。
宁愿与斗鸡一起参与戏剧社团,
也深思着带着鹤去孤山游览。
今年秋谷和金子的价值相等,
偶然得到茅草和柴火,就尽情享受快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主要描绘了寒食和清明时节的景象,并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开头的两句"过眼年光疾弹丸,桐华半拆燕初还"通过时间与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时间的短暂和岁月的易逝。诗人以弹丸和桐华的比喻,生动地形容了时间的飞逝和春天的脆弱短暂。

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比描写了汉宫和自己的生活环境。汉宫中有明亮的红烛和温暖的门,而诗人居住的白屋却寒冷无烟,这种对比给人一种贫困和冷落的感觉。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富贵生活的渴望。

在下两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愿望。他愿意与斗鸡一起参与戏剧社团的演出,也怀念着与鹤一起游览孤山的时光。这表达了诗人对欢乐和自然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自由的追求。

最后两句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口吻,描述了诗人目前的快乐和满足。今年秋谷和金子的价值相等,意味着诗人对物质财富的看法,并以茅草和柴火来象征简朴而温暖的生活。诗人偶然得到这些,尽情享受快乐。这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和当下欢乐的珍惜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时间流逝、生活环境和情感追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对简单快乐的向往。诗人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短暂和生命脆弱的主题,同时也传递出对自由和欢乐的追求。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江左重诗篇,陆生名久传。凤城来已熟,羊酪不嫌膻。归路芙蓉府,离堂玳瑁筵。泰山呈腊雪,隋柳布新年。曾忝扬州荐,因君达短笺。

落花空怨五更风,江水无情日自东。只解诗中嘲阿软,宁知花里活秦宫。进来荔子枝犹绿,洗去胭脂井尚红。多少风流多少恨,玉笙吹断月明中。

圣帝归梧野,躬来谒圣颜。旋登三径路,似陟九嶷山。日照堆岚迥,云横积翠间。期修封禅礼,方俟再跻攀。

未极人心畅,如何帝道明。仍嫌酺宴促,复宠乐游行。陆海披珍藏,天河直斗城。四关青霭合,数处白云生。饪餗调元气,歌钟溢雅声。空惭尧舜日,至德杳难名。

望行人,行人在何所。燕雁不齐飞,参商竟相阻。别以三秋为久,生以百岁为期。不如还家对亲戚,浮名浮利徒尔为。

风卷江湖雨闇村,四山声作海涛翻。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宿雨洗空台榭莹。下尽珠帘寒未定。花开花落几番晴,春欲竟。愁未醒。池面杏花红透影。一纸短书言不尽。明月清风还记省。玉楼香断又添香,闲展兴。临好景。心似乱萍何处整。

上巍楼、指顾剑东西,依然旧江山。怅谁为荆棘,委渠天险,薄我风寒。金瓯经营几载,鸿雁尚漂残。一片迷棋局,著手良难。犹幸红旗破贼,有竹边新报,喜听平安。问纷纷遗事,一笑付凭栏。愿天驱、五丁壮士,挽岷峨、生意兴春还。斜阳外,梦回芳草,人老萧关。

湖山迎客棹,触目总宜诗。回首蓬莱近,平生汗漫期。衰年得奇观,往事属怀思。何日鸱夷去,扁舟共翠眉。

炎凉飘忽叹如流,久客仍逢岁不秋。高处未应堪著眼,闷中惟可独搔头。市酤太恶难沾醉,晴色良佳竟倦游。戏马龙山总灰灭,儿曹焉悟此身浮。

玉窗朝日映,罗帐春风吹。拭泪攀杨柳,长条宛地垂。白花飞历乱,黄鸟思参差。妾自肝肠断,旁人那得知。

羸马趋程晚,冲风雪满衣。城荒更鼓暗,市冷吏民稀。乌垒兵初起,河桥客未归。北行殊未已,拜檄寸心违。

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翻风适自乱,照水复成妍。归视窗间字,荧煌满眼前。

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溟藩轸帝忧,见说初鸣驺。德胜祸先戢,情闲思自流。蚕殷桑柘空,廪实雀鼠稠。谏虎昔赐骏,安人将问牛。曾陪后乘光,共逐平津游。旌旆拥追赏,歌钟催献酬。音徽一寂寥,贵贱双沉浮。北郭乏中崖,东方称上头。跻山望百城,目尽增遐愁。海逼日月近,天高星汉秋。无阶异渐鸿,有志

水绕冰渠渐有声,气融烟坞晚来明。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雉咿喔,雏出鷇。毛斑斑,觜啄啄。学飞未得一尺高,还逐母行旋母脚。麦垄浅浅难蔽身,远去恋雏低怕人。时时土中鼓两翅,引雏拾虫不相离。

祖奠垂将撤,笳箫俨欲行。野寒嘶故马,树转出新旌。泉路幽无底,鱼灯暖不明。如何赍美志,郁郁向佳城。

楼外银屏入望赊。楼前鸥鹭舞交加。穿林淅沥飞琼屑,度嶂缤纷过柳花。歌白雪,醉流霞。晚寒寒似夜来些。明朝酒醒掀帘幕,帘幕依然卖酒家。

参谋健笔落纵横,太尉清樽赏快晴。文雅风流虽可爱,关中遗虏要人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