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清明二首

过眼年光疾弹丸,桐华半拆燕初还。
汉宫有烛朱门暖,墨突无烟白屋寒。
宁复斗鸡陪戏社,颇思携鹤访孤山。
今年秫与金同价,偶得茅柴且尽欢。

作品评述

《寒食清明二首》是宋代刘克庄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寒食清明二首

过眼年光疾弹丸,
桐华半拆燕初还。
汉宫有烛朱门暖,
墨突无烟白屋寒。
宁复斗鸡陪戏社,
颇思携鹤访孤山。
今年秫与金同价,
偶得茅柴且尽欢。

中文译文:

时间如弹丸般飞逝,
桐花已有一半凋零,燕子才刚归来。
汉宫里有明亮的红烛,门内温暖如春;
而我住的白色小屋却没有炊烟,寒气入骨。
宁愿和鸡一起参加戏剧表演,
也多次想起带着鹤去访问孤山。
今年秋谷和金子的价值相等,
偶然得到茅草和柴火,就尽情享受欢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光阴易逝的感慨和对生活中的一些经历和感受的思考。

诗的开头,诗人用"过眼年光疾弹丸"来形容时间的飞逝,暗示了人们对光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桐华半拆燕初还"则描绘了桐花凋零和燕子归来的自然景象,以此交代了诗歌发生的时节和背景。

接下来,诗人以对比的手法描绘了自己和汉宫的生活状况。汉宫里有明亮的红烛和温暖的门,象征着富贵和安逸,而诗人住的白色小屋却没有炊烟,给人一种寒冷和贫困的感觉。这种对比反映了诗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条件的差异,表达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体验。

在第三和第四句中,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心愿。他宁愿和鸡一起参加戏剧表演,也表达了对欢乐和娱乐的向往;而"携鹤访孤山"则表示他对自然和清静的向往和思念。

最后两句,诗人以一种比较轻松的口吻,描述了他在当下所拥有的欢乐。今年秋谷和金子的价值相等,暗示了他对物质财富的看法,并以"茅柴"和"柴火"来象征简朴的生活和温暖的气氛。这种对于当下欢乐的感受和珍惜,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积极态度和对简单快乐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时间流逝、生活经历和情感追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对简单快乐的向往,同时也展示了他对自然和清静的喜爱和《寒食清明二首》是刘克庄的一首宋代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寒食清明二首

过眼年光疾弹丸,
桐华半拆燕初还。
汉宫有烛朱门暖,
墨突无烟白屋寒。
宁复斗鸡陪戏社,
颇思携鹤访孤山。
今年秫与金同价,
偶得茅柴且尽欢。

中文译文:

时间如弹丸般飞逝,
桐花凋零了一半,燕子刚刚归来。
汉宫内有明亮的红烛,门暖如春;
而我居住的白色屋子没有烟火,寒气袭人。
宁愿与斗鸡一起参与戏剧社团,
也深思着带着鹤去孤山游览。
今年秋谷和金子的价值相等,
偶然得到茅草和柴火,就尽情享受快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主要描绘了寒食和清明时节的景象,并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开头的两句"过眼年光疾弹丸,桐华半拆燕初还"通过时间与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时间的短暂和岁月的易逝。诗人以弹丸和桐华的比喻,生动地形容了时间的飞逝和春天的脆弱短暂。

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比描写了汉宫和自己的生活环境。汉宫中有明亮的红烛和温暖的门,而诗人居住的白屋却寒冷无烟,这种对比给人一种贫困和冷落的感觉。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富贵生活的渴望。

在下两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愿望。他愿意与斗鸡一起参与戏剧社团的演出,也怀念着与鹤一起游览孤山的时光。这表达了诗人对欢乐和自然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自由的追求。

最后两句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口吻,描述了诗人目前的快乐和满足。今年秋谷和金子的价值相等,意味着诗人对物质财富的看法,并以茅草和柴火来象征简朴而温暖的生活。诗人偶然得到这些,尽情享受快乐。这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和当下欢乐的珍惜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时间流逝、生活环境和情感追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对简单快乐的向往。诗人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短暂和生命脆弱的主题,同时也传递出对自由和欢乐的追求。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万派奔流触断崖,涡漩一穷绝安排。渊深彻见灵源底,里许如何著得沙。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管城子无肉食相,孔方兄有绝交书。文章功用不经世,何异丝窠缀露珠。校书著作频诏除,犹能上车问何如。忽忆僧床同野饭,梦随秋雁到东湖。

舞罢霓裳日色低,满身春倦眼迷离。锦丝步帐繁花里,闲弄珊瑚血色枝。

北平山头羽穿石,将军醉眼横夜色。高堂白昼坐眈眈,想见负嵎俱辟易。铜环锁深双古槐,霍地啸舞含风雷。三生得非故人积,变化为我腾空来。目光射庭威百步,童奴近前初不怒。再三未敢尺箠麾,生绡张罗红打围。头如可编须可捋,约莫留皮是浑脱。世上丹青得许神,向来叶公龙乃真。

疏疏整整。风急花无定。红烛照筵寒欲凝。时见筛帘玉影。夜深明月笼纱。醉归凉面香斜。犹有惜梅心在,满庭误作吹花。

结子非贪,有香不俗,宜当鼎鼐尝。偶先红紫,度韶华、玉笛占年芳。众花杂色满上林,未能教、腊雪埋藏。却怕春风漏泄,一一尽无香。不须更御铅黄。知国色,禀自天真殊常。只裁云缕,奈芳滑、玉体想仙妆。少陵为尔东阁。美艳激诗肠。当已阴未雨春光。无心赋海棠。

九江迷去住,群吏且因依。高木秋垂露,寒城暮掩扉。随云心自远,看草伴应稀。肯信同年友,相望青琐闱。

高祖宽仁主,淮阴变诈才。设坛诚有礼,推食本无猜。怀惠初颙若,夸功抑殆哉。何如中正者,千载仰高裁。

街东街西讲佛经,撞钟吹螺闹宫庭。广张罪福资诱胁,听众狎恰排浮萍。黄衣道士亦讲说,座下寥落如明星。华山女儿家奉道,欲驱异教归仙灵。洗妆拭面著冠帔,白咽红颊长眉青。遂来升座演真诀,观门不许人开扃。不知谁人暗相报,訇然振动如雷霆。扫除众寺人迹绝,骅骝塞路连辎輧。

大火西流渐属金,登楼怀古独伤心。秦城已废烽烟息,晋岭空高草木深。落日鸦声依远树,残更萤点聚疏林。英雄回首皆黄土,独有寒云锁暮岑。

今日春已半,风雨停出游。缾中海棠花,数酌相献酬。尚想锦官城,花时乐事稠。金鞭过南市,红烛宴西楼。千林夸盛丽,一枝赏纤柔。狂吟恨未工,烂醉死即休。那知茅檐底,白发见花愁。花亦如病姝,掩抑向客羞。尤物终动人,要非桃杏俦。东风万里恨,浩荡不可收。

散发欹眠困郁蒸,谁推河汉落红尘。电光照雨不可尽,雾气满空疑有神。驾海怒潮新月夜,绕山腰鼓建溪春。此声此景谁能写,输与城中不寐人。

千金一饭恩犹报,南面称孤岂遽忘。何待陈侯乃中起,不思萧相在咸阳。

灵峰俯招人,老惫久乃至。荒荒墓旁庐,去住自移世。拂拭网丝榻,敢忘鼠衔泪。暝色接江海,渺然一身寄。缺月生楼头,光浮万松气。浸入苍烟窟,变灭荡层吹。野水出蛙声,共我肝肠沸。环环众壑影,漾漾孤灯味。竹丛把茗碗,露下湿秋思。窥廊夔魅空,冷抱星辰睡。

拜辞初下九天来,乞得斑衣学老莱。六月火云烘去艇,三山风露隔飞埃。多情送我诗盈轴,何意辞君酒一杯。后夜相思江雨黑,短檠寒焰锦囊开。

年登敛牲钱,日吉视牢荚。烹庖香满村,未觉膰脤窄。馂余裹青蒻,篱落笑言哑。咄哉陈孺子,乃有天下责。

暂别瑶墀鸳鹭行,彩旗双引到沅湘。城边流水桃花过,帘外春风杜若香。史笔枉将书纸尾,朝缨不称濯沧浪。云台公业家声在,征诏何时出建章。

风引春心不自由,等闲冲席饮多筹。朝来始向花前觉,度却醒时一夜愁。

万事岂容人有意,一春多被雨无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