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清明后即事

柳阴嫩绿藏莺语,花径余香著燕泥。
南亩十分农事好,平畴野水称耕犁。

作品评述

《和清明后即事》是宋代廖行之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柳荫嫩绿中藏着莺鸟的歌声,
花径上余香沾满了燕子的泥巢。
南边的田地十分适宜耕种,
平坦的原野和野水称得上农耕之乐。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景象和农田的繁忙景象。诗人用柳树的嫩绿和鸟儿的歌声,以及花径上残留的燕子泥巢的香气,来表现春天的生机和活力。诗人也表达了对农田的赞美,称赞南方的田地肥沃适宜耕种,平坦的农田和流淌的溪水使农耕工作更加顺利。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春天清明时节的景色和农耕的景象。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形象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活力和农田的繁忙与丰收。诗词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农耕劳动的赞颂,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田园情怀和对农业文明的推崇。整首诗词简洁明了,意境清新自然,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和农田景象的深情厚意,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作者介绍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诗词推荐

越井岗头松柏老,越王台上生秋草。古木多年无子孙,牛羊践踏成官道。

真妃已返凤台仙,独立池亭思怆然。海岳不传青鸟信,石房谁伴白云眠。宫桃移种难生实,院箨初翻又引鞭。凝碧荒凉弦管静,萍花浮满钓鱼船。

爱酒希元亮,敲门重子猷。孤松将秀岭,万竹已摇秋。懒去手搔发,兴来书映眸。此生当皎皎,毋作梦中游。

贫苦芝峰,赏元宵节。宴乐佳宾,将何铺设。明挑海底灯,细剪亭前月。打拍东山瓦鼓歌,掤领先剌札,乐有余,清不彻。趣味森严,恰似赵州,曾到未到,吃杯杯茶,洞山生姜不改辣。哑,不是知心向谁说。

天井虽收寇未平,所司促战急王程。晓驰云骑穿花去,夜与星郎带月行。新咏尽题关外事,故乡因过洛阳城。时逢寒食游人识,竟说从来有大名。

玉皇重赐瑶池宴,琼筵第二十四。万象澄秋,群裾曳玉,清澈冰壶人世。鳌峰对起。许分得钧天,凤丝龙吹。翠羽飞来,舞鸾曾赋曼桃字。鹤胎曾梦电绕,桂根看骤长,玉干金蕊。少海波新,芳茅露滴,凉入堂阶彩戏。香霖乍洗。拥莲媛三千,羽裳风佩。圣姥朝元,炼颜银汉水。

一瓶离别酒,未尽即言行。万水千山路,孤舟几月程。川原秋色静,芦苇晚风鸣。迢递不归客,人传虚隐名。

春山伴侣两三人,担酒寻花不厌频。好是泉头池上石,软莎堪坐静无尘。

世念分五兵,当使道战胜。昔别稽山险,风采臞而整。重逢惊少庄,神光烁衰病。一气中夜存,还丹强葛令。

师旅之余旱继之,可为太息此何时。江头人类鱼鳞集,局面忧深虎口危。国事不应分尔汝,边防岂特固藩篱。茂弘若问金陵事,说与江东米价知。

海棠著意唤诗愁,桃李才开又落休。小雨轻风春一半,去年今日在严州。

踌蹰古塞关,悲歌为谁长。日行见孤老,羸弱相提将。闻其呼怨声,闻声问其方。方言无患苦,岂弃父母乡。非不见其心,仁惠诚所望。念之何可说,独立为凄伤。

春尽未离关,之官亦似闲。不嫌请薄俸,为喜带名山。默祷三真后,高吟十字还。只应江上鸟,时下讼庭间。

但知才出吴公右,孰识诗堪子建亲。不惜剩吟黄竹句,何妨传示白头人。

花前洒泪临寒食,醉里回头问夕阳。不管相思人老尽,朝朝容易下西墙。

愚夫何所任,多病感君深。自谓青春壮,宁知白发侵。寝兴劳善祝,疏懒愧良箴。寂寞闻宫漏,那堪直夜心。

平生江海心,宿昔具扁舟。岂惟青溪上,日傍柴门游。苍皇避乱兵,缅邈怀旧丘。邻人亦已非,野竹独修修。船舷不重扣,埋没已经秋。仰看西飞翼,下愧东逝流。故者或可掘,新者亦易求。所悲数奔窜,白屋难久留。

乘炎出何许,人意以微看。怒剑休追逐,疑屏漫指弹。与蚊更画夜,共蜜上杯盘。自有坚冰在,能令畏不难。

十载长沙路二千,归心日夜在长安。居家有誉眉空白,恋阙无谋心谩丹。获雁不闻苏子信,沐猴徒笑楚人冠。马蹄恐有唐城便,为把功名问二潘。

筮仕当前职度支,平衡清操畏人知。宣恭在位和同列,理学传家重一时。能击武臣强似虎,宁□宰执怒如狮。□□犹有弦歌化,治谱真堪百世师。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