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吴则礼的《放船先寄普照老夷白》
拼音和注音
chù chù tán chán zuò jū shì , nián nián xíng jiǎo jiàn sēng qié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行脚:谓僧人为寻师求法而游食四方。引申为行乞。见'行脚僧'。行走;行路。谓两脚不停地移动。
处处:(副)各处;各方面:祖国~有亲人|~严格要求自己。
居士:(名)在家信佛的人。
僧伽:1.梵语saṁgha的音译。意为大众或会议。佛教用以指出家团体。2.梵语。狮子。3.国名。指今斯里兰卡。旧称狮子国。4.人名。唐代高僧,江苏通州狼山广教寺开山祖师。自言何国人,因以何为姓。5.借指观音大士或其塑像。
吴则礼
吴则礼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兴,今湖北阳新)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荫入仕。会为军器监主簿,因事谪荆州。官至直秘阁,知虢州。工诗,与唐庚、曾纡、陈道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号北湖居士。则礼著有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书录解题》并傅于代。
原诗
柁楼澹沲冬日斜,半世三钟并五车。
处处谈禅作居士,年年行脚见僧伽。
偶然摩腹船鸣鼓,聊复捐书雁聚沙。
先遣毛锥交说似,即今镜里有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