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闻笛

胡儿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作品评述

《塞上闻笛》是一首唐代的诗词,作者是宋济。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塞上闻笛

胡儿吹笛戍楼间,
楼上萧条海月闲。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中文译文:
在边塞上听到胡人在戍楼之间吹奏笛子,
楼上凄凉,海上的月亮闲淡无聊。
请问梅花落在何处,
风吹了整整一夜,满山的关隘。

诗意和赏析:
《塞上闻笛》通过描写边塞的景象和胡人吹奏笛子的声音,表达了诗人宋济对边塞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诗的开篇,胡人吹笛的声音在戍楼之间回荡。胡人是指北方少数民族,他们生活在边塞,守卫着国家的疆界。这里的笛声在辽阔的戍楼之间回响,让人感受到了塞上孤寂而坚定的氛围。

接着,诗人描绘了楼上的景象,楼上的人们凄凉而寂寞,海上的月亮显得无所事事。这种对比烘托出边塞的孤寂和遥远,以及胡人在这片荒凉之地上奏出的笛声给人们带来的一丝慰藉。

最后两句诗,诗人借问梅花何处落。梅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之一,它常常被赋予坚贞、寒冷中的美、不畏艰难的品质。诗人用梅花的形象来寄托对边塞军民的关切和问候,同时也表达了对梅花坚守在寒风中的敬佩。

最后一句诗,风吹了整整一夜,满山的关隘。风声此处象征着戍楼上的寒冷和荒凉,而满山的关隘则表达了对边塞戍卫的敬意。整首诗通过描绘边塞的景象和胡人吹笛的声音,表达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思考和对边塞军民的关怀之情。

《塞上闻笛》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边塞的凄凉和边塞军民的坚守,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示了边塞生活的艰辛和悲壮。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边塞戍卫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展现了梅花坚守在寒风中的意志力,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情感内涵。

诗词推荐

致主唐虞上,东山志不渝。衮衣重入觐,胡骑敢长驱。梦已商楹奠,朝犹汉殿趋。哀荣极终始,何止渡江无。

柳边深院。燕语明如翦。消息无凭听又懒。隔断画屏双扇。宝杯金缕红牙。醉魂几度儿家。何处一春游荡,梦中犹恨杨花。

蜀公爱山水,无不到牛心。岁久无从问,诗亡不可寻。云堂环碧嶂,溪路擘青岑。从僻须回杖,穷探不厌深。

男儿初嗜学,如日晓行天。意气无余子,诗书有夙缘。果能知此道,深欲候吾船。梦寐心常在,孤灯可不传。

清曙萧森载酒来,凉风相引绕亭台。数声翡翠背人去,一番芙蓉含日开。茭叶深深埋钓艇,鱼儿漾漾逐流杯。竹屏风下登山屐,十宿高阳忘却回。

中州寒燠与南异,常恨梅花开不早。今年朔雪冬不飞,腊月繁英似南好。君怜芳物感时节,愁见高风冻雪扫。苦嗟十九不称意,徒自令人颜色老。雪迟梅早非我力,会使金樽日倾倒。

沧溟之德,东南具依。与波出素,国计攸资。石白欲敌,济我王师。神其享锡,益车燕绥。

持节西南二十年,华堂遗像已苍然。归来侍従三朝旧,老去雍容平地仙。落笔纵横题壁处,诵诗清壮举杯前。东游邂逅迎归旐,泪落城南下马阡。

君到共黄花,君去早梅将发。君不待梅归去,问与谁同折。白头潘令一年秋,有酒恨无客。莫忘道山堂上,话清音风月。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吃他娘,着她娘,吃着不够有闯王。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

绕树寻花得得来,摩挲苍石更徘徊。题诗未有惊人句,谩想华光写照才。

朝锁烟霏,暮凝空翠。千峰迥立层霄外。阴晴变化百千般,丹青难写天然态。人住山中,年华频改。山花落尽山长在。浮生一梦几多时,有谁得似青山耐。

紫庭金凤阙,丹禁玉鸡川。似立蓬瀛上,疑游昆阆前。鸟将歌合转,花共锦争鲜。湛露飞尧酒,熏风入舜弦。水光摇落日,树色带晴烟。向夕回雕辇,佳气满岩泉。

垂杨无态不堪夸,犹有馀情解作花。三月纷纷飞似雪,白门啼杀叛儿鸦。

何事苦萦回,离肠不自裁。恨身随梦去,春态逐云来。沈定蓝光彻,喧盘粉浪开。翠岩三百尺,谁作子陵台。

玉笋持杯,敛红颦翠歌金缕。彩鸳戢羽。未免群鸡妒。我为情多,愁听多情语。君休诉。两心坚固。云里千条路。

钟陵风雪夜将深,坐对寒江独苦吟。流落天涯谁见问,少卿应识子卿心。

不念建德游,枉作心奋飞。一溺狂泉饮,坐受人所悲。吾乐有余地,醉乡真可依。酹觞初问涂,嗽醪便知归。弃置近药裹,改弦计扶衰。欢趣固自若,谁谓志原违。

万里谁能访十洲,新亭云构压中流。河鲛纵玩难为室,海蜃遥惊耻化楼。左右名山穷远目,东西大道锁轻舟。独留巧思传千古,长与蒲津作胜游。

平横云栋塞空虚,倒影仍临碧玉壶。千佛威光归宝所,九霄宸藻粲河图。人天共叹未曾有,燕雀相惊不敢踰。试问南询童子看,化城曾见此楼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