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王安中的《送晁以道》
拼音和注音
bǎi yōu huāng cùn tián , shú yǔ gēng xīn shā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孰与:1.与谁。《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庄王曰‘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吾亦从子而归尔。’”《史记·孟尝君列传》:“齐无秦,则天下集齐,亲弗必走,则齐王孰与为其国也!”《新唐书·韩翃传》:“时有两韩翃,其一为刺史,宰相请孰与,德宗曰:‘与诗人韩翃。’”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2.犹言何如。意谓还不如,常用于反诘语气。《荀子·天论》:“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汉班固《东都赋》:“且夫僻界西戎,险阻四塞,脩其防御,孰与处乎土中。”《周书·杜杲传》:“若使齐寇乘之,则彼此危矣。孰与心忿悔祸,迁虑改图。”3.比对方怎么样,表示疑问语气。用于比照。《墨子·耕柱》:“巫马子谓子墨子曰:‘鬼神孰与圣人明智?’”《战国策·齐策一》:“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功彰万里之外,声名光辉传於千世,君孰与商君、吴起、大夫种?”宋王安石《酬王濬贤良松泉二诗·松》:“试问苍官值岁寒,戴白孰与苍然好?”明徐渭《自为墓志铭》:“不知古文士以入幕操洁而死者众矣,乃渭则自死,孰与人死之?”
王安中
王安中(1075~1134) 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年青时曾从师苏轼、晁说之。晁教以为学当谨初,故牓其室为初寮。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徽宗时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以谄事宦官梁师成、交结蔡攸获进,又附和宦官童贯、大臣王黼,赞成复燕山之议,出镇燕山府。后又任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被贬送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又内徙道州,复任左中大夫,不久去世。
原诗
人才限南北,河岳日边徼。
异时颇自振,以远得轻笑。
顾我尚友心,与渠不同调。
吾州向虽陋,属令文元肖。
仙凫谢云罗,雪浪涌海峤。
问山如登天,翰墨相焜耀。
高标快目击,胜语醒耳剽。
永怀种秫潜,不翅憩棠召。
八年杖屦隔,坐睡梦嵩少。
何人似严陵,寒滩理幽钓。
无因接孙登,半岭听清啸。
渐恐落流俗,中夜回光照。
倒海觅三珠,更复得二妙。
风埃邺王城,晚从折简召。
仓曹宾客次,玉立见孤峭。
神锋森挺脱,俛嘿愿还鞘。
至今牛斗间,宝气干两曜。
伯宜承华勋,仲合典书诏。
翩翩谁辈行,官职忽哄叫。
美须草未斗,好面丧可吊。
斯人但寂寞,瑚琏不荐庙。
我尝当馈叹,吞愤类牛噍。
渊龙岂易扰,遽敢议处劭。
念昔忝闻道,锐甚冠始醮。
百忧荒寸田,孰与耕新烧。
区区冀有获,韅鞅鞭复掉。
端来求代公,兀守信麦漂。
便将涂六凿,风籁息号窍。
政自畏攀援,拄颊遭诟谯。
一官涕唾了,得失已悬料。
囊中餐玉法,朝饥傥能疗。
纵无钱买山,解有杖荷蓧。
从公问箕颍,策足事游眺。
共待四明归,重丐一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