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竹林先生中秋玩月之作(至正庚子)

浪说今宵明月好,干戈满地几人看。
惟堪院落清尊赏,忍照沙场白骨寒。
彩笔写残思缚兔,玉笙吹罢拟乘鸾。
知君此会非忘世,只为良辰一笑难。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明代文学家鲍恂创作的《次韵竹林先生中秋玩月之作(至正庚子)》。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浪说今宵明月好,
干戈满地几人看。
惟堪院落清尊赏,
忍照沙场白骨寒。
彩笔写残思缚兔,
玉笙吹罢拟乘鸾。
知君此会非忘世,
只为良辰一笑难。

诗意:
这个诗词描述了明月当晚的美丽,以及观赏月亮的人们和他们各自的情感。诗人感叹明月的美丽,但周围却充满了战乱与杀戮。他认为只有在宁静的院落中,才能静静欣赏月亮,并感受到战场上白骨冰冷的寒意。虽然心中充满了离散之思,但他用彩笔记录下这残缺的思绪,又用玉笙吹奏,想象着乘坐凤凰飞行。他知道这次相聚非常珍贵,因为现实中的良辰美景很难再次重逢。

赏析:
这首诗词以明月为主题,通过对明月及其背后的意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绪。首句“浪说今宵明月好”表达了对明月美丽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对月亮的讨论和赞美。接着,诗人用“干戈满地几人看”来描绘战乱的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使得明月的美丽更加鲜明,也凸显了诗人内心的思考和感慨。

诗的第三、四句“惟堪院落清尊赏,忍照沙场白骨寒”表达了诗人在宁静的院落中欣赏月亮时所感受到的冷寂和对沙场惨象的痛惜。作者将明月与战争的残酷对立起来,传达出和平与战乱的强烈对比。

接下来的两句“彩笔写残思缚兔,玉笙吹罢拟乘鸾”展示了诗人笔下的残缺思绪和对远方的向往。彩笔记录着诗人内心残缺的思绪,而玉笙的吹奏则象征着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幻想。

最后两句“知君此会非忘世,只为良辰一笑难”表达了诗人对此次相聚的珍贵和难以忘怀。作者深知美好的时光难以重逢,因此这次相会的快乐只能成为难以磨灭的回忆。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明月、战乱、离散和渴望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和平、美好时光的向往和珍惜。同时,诗词中巧妙运用了对比和意象,使得诗情更丰富,读者在欣赏诗词时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诗词推荐

巴山任喧云,僧窗睡方悄。风清月到床,露白虫鸣草。

江南雪,轻素剪云端。琼树忽惊春意早,梅花偏觉晓香寒。冷影褫清欢。蟾玉迥,清夜好重看。谢女联诗衾翠幕,子猷乘兴泛平澜。空惜舞英残。

三盏醺醺四体融,妓亭檐下夕阳中。千声方响敲相续,一曲云和戛未终。今日心情如往日,秋风气味似春风。唯憎小吏樽前报,道去衙时水五筒。

食指清晨动,馋涎异味来。高情分石芥,辣性似徂徕。

明月双溪水,清风八咏楼。昔年为客处,今日送君游。

屋负山陲晚,篱侵水泺秋。农桑能自力,鹅鸭岂它求。逆数曾来日,遮留更觉稠。夜歌听欸乃,催兴满沧洲。

丝毫触石千山泽,喙吻传声万壑雷。信有苏书标洞府,不应俗驾半途回。

春风秘殿翳华芝,亲见枚皋作赋时。秀色并开棠树萼,隽科先赏桂林枝。汉邮给传蕃恩告,蜀醑浮觞荐寿祺。几日陕郊迎郡副,车前悬弩杂军麾。

雁池衰草露沾衣,河水东流万事微。寂寞青陵台上月,秋风满树鹊南飞。

空有奇胸貯石渠,功名不许老头丰。凭君细阅寒窗下,还有它年房杜无。

欲攀淮南树,人去山寂寞。袅袅凉风生,疏花月中落。

雨折霜干不耐秋,白花黄叶使人愁。月明小艇湖边宿,便是江南鹦鹉洲。

别样幽芬,更无浓艳催开处。凌波欲去,且为东风住。忒煞萧疏,怎耐秋如许?还留取,冷香半缕,第一湘江雨。

秋风淅淅苍葭老,波浪悠悠白鬓翁。范子几年思狡兔,吕公何处兆非熊。天寒两岸识渔火,日落几家收钓筒。不困田租与王役,一船妻子乐无穷。

富贵来时人已老,光阴去后如何。有时无事閒思省,我独人间人岁多。

翠华香重玉炉添,双凤楼头晓日暹。扇掩红鸾金殿悄,一声清跸卷珠帘。

天悠悠,云悠悠。辊底浪花翻雪,竞龙舟。

香拨檀槽奉客杯,细音馀响碎琼瑰。只应强作弦中误,且欲周郎一顾回。

金徽玉轸韵泠然,言下浮生指下泉。恰称秋风西北起,一时吹入碧湘烟。

已老犹痴作蠹鱼,出门延望立须臾。或深或浅花先后,半霁半阴云有无。山有向人俱引领,海风无日不嘘枯。论诗各尽诸郎意,篱落之中自可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