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魏学洢的《散愁(其三)》
拼音和注音
jú huā liáo zì zhí , péng jìng bù wèi shā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菊花:植物名。菊科,多年生宿根性草花。品种极多。叶互生,柄短,色泽浓绿,叶缘有缺刻和锯齿。茎端分枝,生头状花序,花冠有舌状、筒状、丝状等,花色丰富,有红、黄、白、紫等,一般为黄色。也称为「黄花」、「九花」、「日精」、「延龄客」。
不为:1.不做;不干。2.谓收成不好。3.不算,不是。
魏学洢
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人,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一生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
原诗
长日茅檐下,轻风动短衫。
菊花聊自植,蓬径不为芟。
入俗刃初试,畏人枚可衔。
只应深自戢,清影倚长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