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庆侍者之净众

风摇顶笠晓山隈,觅法心如未熟梅。
去路两肩担不起,会看撒手得空回。

作品评述

《送庆侍者之净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庆侍者(僧侣)离去的送别之情。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风摇顶笠晓山隈,
觅法心如未熟梅。
去路两肩担不起,
会看撒手得空回。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庆侍者离去时的情景。清晨,风吹动着顶上的笠帽,山间的轮廓在朦胧中摇曳。庆侍者离去寻求修行的方法,但他的内心还像未成熟的梅花一样不甚明晰。他背负的去路太过沉重,难以承受。然而,他能够看到自己释放束缚后的自由归来。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离别的情感和修行者的境遇。诗中的风摇动顶上的笠帽,形象地描绘了离别时的动荡与不安。晓山隈的描写则给人以朦胧而神秘的感觉,仿佛庆侍者远离人世,踏上了一条未知的修行之路。

诗中的“觅法心如未熟梅”表达了庆侍者内心的踌躇和迷惘。未熟的梅花象征着他还未完全领悟修行的真谛,心境尚未成熟。这种隐晦的比喻使得诗意更加丰富,给人以深思的空间。

“去路两肩担不起”表达了庆侍者面临修行之途的艰难和压力。他所承受的重担太过沉重,无法负荷。这种无奈和无力的感受使人对他的处境产生同情和思考。

最后两句“会看撒手得空回”则表达了庆侍者在放下一切束缚后,获得自由归来的希望。这种回归并非是放弃,而是在经历一段修行之后的回归,能够以更加自由的心态面对世间的一切。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展现了庆侍者离别时的情感与内心状态。它不仅表达了离别的悲凉和修行者的困惑,还寄托了对自由归来的希冀。这种表达方式给人以启迪和思考,使人对人生的意义和修行的道路产生深远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学道已非生死流,极知心外更何求。理穷性尽命亦至,气住神全形自留。大药一炉真度世,孤桐三尺可忘忧。故人怪我归来晚,太华峰头又素秋。

记言闻直史,筑室面层阿。岂不承明入,终云幽意多。沉冥高士致,休浣故人过。前岭游氛灭,中林芳气和。兹辰阻佳趣,望美独如何。

十里绛山幽,千年汾水流。碑传门客见,剑是故人留。陇树烟含夕,山门月照秋。古来钟鼎盛,共尽一蒿丘。

简惠唐苏令,文章汉甲科。满朝空慰藉,漫仕竟蹉跎。有命穷何病,无年理则那。挽讴嗟不及,留与邑人歌。

士人臭味自薰兰,一度相逢一破颜。随牒抗尘吾著急,弄花踏月子偷闲。熟眠无梦到槐国,倦醉有人扶玉山。李杜吟魂已长往,兴来时以笔追还。

三日东园近却赊,东风翦翦雨斜斜。春容雨打风吹尽,犹有金沙最後花。

鸾凤不相待,白鱼困密网。但讶鹿皮翁,冥冥任所往。

酒泻银壶莫近傍,怕惊花睡损残妆。拟题报答春风句,也恐春风未敢当。

朝亦视簿书,暮亦视簿书。簿书视未竟,蟋蟀鸣座隅。始觉芳岁晚,复嗟尘务拘。西园景多暇,可以少踌躇。池鸟澹容与,桥柳高扶疏。烟蔓袅青薜,水花披白蕖。何人造兹亭,华敞绰有馀。四檐轩鸟翅,复屋罗蜘蛛。直廊抵曲房,窈窕深且虚。修竹夹左右,清风来徐徐。此宜宴佳宾,鼓瑟

落日照江东,思君讯便风。栖迟定何处,约莫过残冬。小隐时曾到,安书久未通。处怜心易老,盘屈似寒松。

南寺上人禅学苦,东冈老子法筵开。遥知大设伊蒲供,送汝挑包去捞斋。

两朝书命媿无才,谩逐词臣侍玉阶。病似相如多避事,拙于方朔少诙谐。命奇只合先休退,道在何妨更卷怀。白首犹期议封禅,一随銮辂见燔柴。

截发哀号孽妇前,晋家无地亦无天。当时阮籍丘中骨,掷向黄河尚带膻。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错错在禅庭,高宜与竹名。健添秋雨响,乾助夜风清。雀静知枯折,僧闲见笋生。对吟殊洒落,负气甚孤贞。密谢编栏固,齐由灌溉平。松姿真可敌,柳态薄难并。映带兼苔石,参差近画楹。雪霜消后色,虫鸟默时声。远忆沧洲岸,寒连暮角城。幽根狂乱迸,劲叶动相撑。避暑须临坐,逃眠

纤手搓来玉数寻,碧油轻蘸嫩黄深。夜来春睡浓于酒,压褊佳人缠臂金。

昔年常恨李白杜甫不相从,又见韩愈孟郊恨不如云龙。我今与子别,正与二子同。我在大江北,君归五湖东。我犹作楚客,君复为吴侬。江湖吴楚休相忆,青云有路各努力。

小径斜穿入竹林,曲阑通转亚花阴。墙隈势逼风如旋,落地残红几许深。

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常得预时髦。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庭前昨夜秋风起,羞睹盘花旧战袍。

未上滕王阁,先登孺子亭。朝廷党锢传,湖海少微星。独善非忘世,高风自有灵。东湖山上色,长为此人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