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事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閒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作品评述

诗词:《书事》
朝代:宋代
作者:叶采

双双瓦雀行书案,
点点杨花入砚池。
閒坐小窗读周易,
不知春去几多时。

中文译文:
两只瓦雀在行书的案上来回跳跃,
点点杨花飘落进砚池。
我静坐在小窗前读着《周易》,
不知道春天已经过去了多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安静的书房景象。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书房内的一些细节,同时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首先,叶采提到了两只瓦雀在书案上行走,这种描写方式给人一种清静和宁谧的感觉。瓦雀是一种小鸟,它们在书案上的活动象征着书房内的静谧氛围。

接着,诗中提到了点点杨花入砚池,砚池是用来沾墨的容器。杨花的轻盈和飘落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这里通过杨花入砚池的描写,传达了春天的气息已经渗入到书房中,给整个环境带来了一丝生机和活力。

然后,作者描述了自己静坐在小窗前读《周易》。这显示了作者对古代经典文化的热爱和追求。读《周易》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行为,也表明了作者对内心世界的关注和探索。

最后两句“不知春去几多时”,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无奈和感慨。作者在静静地读书,却不知不觉中春天已经离去,时间如流水般匆匆而过。这句话透露出对时光逝去的无奈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引发人们对时间和生命的珍惜和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意境,展现了一个安静的书房景象,并通过对时间的感慨,引发人们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它传递了思索和沉思的氛围,启发人们反思自身的生活状态和对时间的珍惜。

诗词推荐

陆子江海人,所愿守节死。潮生钓濑边,月落菱歌里。

步步入林中,山穷意未穷。偏逢僧话久,转与鹤栖同。烛焰风销尽,兰条露湿空。又须从此别,江上正秋鸿。

灵山通上界,羸马涉遥岑。天净峰如掌,风悲虎出林。空岩春昼冷,石洞夜坛阴。渐悟真如性,还同出世心。

五峰双涧旧标名,我恨当年去不成。却羡个中人自在,饱看山色听泉声。

主人庭叶黑,诗稿更谁书。阙下科名出,乡中赋籍除。山春烟树众,江远晚帆疏。吾亦家吴者,无因到弊庐。

绝顶荒寒断客过,偶携之子共扪萝。纵观天外皆鲸浸,下视城中等蚁窠。悼友孤怀方濩落,逢僧逆境暂销磨。夜归剩乞松明火,霜满前山滑处多。

谪宦亡聊又出奔,敢期冠盖也临存。豪华自厌蒸人乳,冷落能来叩席门。莫叹愁肠充苜蓿,从来醉眼盖乾坤。相知政在世情外,赐达回穷不足论。

烟石寒流细,沾裳白露多。疏林生晓籁,片月偃秋河。肃肃征人语,劳劳牧子歌。因思岩穴者,高日卧松萝。

翰墨场中对抗旌,黄陈一笔万钧轻。武安屋瓦秋鼙震,湘水波光夜月晴。沮洳求鱼真自笑,渚涯向若倍驰情。吾生恨落任公后,不见投纶掣海鲸。

六年落草野狐精,跳出浑身是葛藤。打失眼睛无处见,诳人刚道悟明星。

生涯何有但青山。小溪湾。转潺湲。投老归来,终寄此山间。茅舍半欹风雨横,荒径晚,乱榛菅。强扶衰病上巉巅。水云闲。伴跻攀。湖海苍茫,千里在吴关。漫有一杯聊自醉,休更问,鬓毛斑。

峙立交辉紫翠间,疏帘半卷镇长閒。神仙似有祈年术,一缕青烟起博山。

湖上春何在?罗浮梦已空。清香入书屋,不是杏花风。

南我不为雨,躬即宝陀求。地势到此尽,天河相接流。鳌舒千丈背,蜃吐数层楼。念彼观音力,杨枝洒有秋。

古木向人秋,惊蓬掠鬓稠。是重阳、何处堪愁。记得当年惆怅事,正风雨,下南楼。断梦几能留,香魂一哭休。怪凉蝉、空满衾禂。霜落鸟啼浑不睡,偏想出,旧风流。

澄潭之月,苍山之雪。清白家风,灵明事业。秋空净无痕,野云闲不彻。如今借问旁观,且道看何行列。

春去花随尽,红榴暖欲然。後时何所恨,处独不祈怜。叶叶自相偶,重重久更鲜。流珠沾暑雨,改色淡朝烟。著子专寒酒,移根擅化权。愧非无价手,刻画竟难传。

忆昔北征秋遇雪,穹庐苦寒不堪说。飞花如席暗燕然,把酒悲歌度佳节。胡儿馆客类西河,鐍户不容浮蚁泄。当时已分餐毡莩,宁复梦游炎岭热。忽逐梅花行万里,又与故山轻话别。天公恐我愁瘴雾,十日号风吹石裂。同云乃肯度严关,一夜玉峰高巀嵲。老榕蓊密最先缟,稚竹枵虚时一折。

吏散重门印不开,玉琴招鹤舞裴回。野人为此多东望,云雨仍从海上来。

旭日照高岑,天风振远林。不分沧海色,那识白云心。瑶树空香满,珠林积翠深。坐来明月上,何处起潮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